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传统文化|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斗鸡

传统文化|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斗鸡

时间:2022-11-09 00:21:19

相关推荐

传统文化|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斗鸡

儿歌曰:鸡篓子,条子编,抓只鸡扔里边,叫你去斗你不斗,叫你上场你溜边,叫你去赢你偏败,叫你去败你争先,明天用刀宰了你,做成酒肴尝尝鲜。

斗鸡,不同于一般公鸡,它是一种特殊鸡种,这种鸡高腿、长颈、粗嘴、薄毛。饲养时有许多规矩,小鸡出壳的第二天必须喂凉开水和浸过水的白芝麻,第三天喂青菜、蛋黄和小米,生长期喂知了、土鼋,八个月进行头窜,九个月时试斗,十个月时开始训练。两鸡相斗时十分激烈,有时头皮撕裂,眼睛叨瞎,羽毛多半被叨掉,但鸡就是不服输,一斗就是一、两个小时。

斗鸡是我国的古老鸡种,又名打鸡、咬鸡、军鸡。约有两千多年历史,以“善打善斗”著称。两雄相遇或为争食,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于度外,直至战斗到最后一息。

斗鸡以体型魁梧、体质健壮结实、结构匀称紧凑、肌肉发达、性强悍、善斗为基本特征。骨骼发达,骨质致密而粗硬。头、颈昂起,颈、胸、胫几乎成一直线。冠红色,冠、髯、耳垂不发达。眼大而锐,喙粗短、坚硬呈楔形,尖端微弯而甚锐,颈粗长灵活,腿强劲有力,胫长,距发达,长而锐,生向上方。爪粗大、坚硬锋利。全身羽毛稀薄、粗刚、短而紧贴体表,并富光泽,羽色多样,以黑色羽居多。翼羽拍打有力。

全国不少地方都有斗鸡之俗。史载,斗鸡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早在战国时就已流行。《史记》和《汉书》上多处载有“斗鸡走狗”之事。《战国策》载:“临菑(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在河南开封等地,还有斗鸡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十二日举行,会场大小约半亩,围以4尺高的土墙,参加斗鸡的鸡主,各执斗鸡一只,等候参战,观众则在墙外观看。

在广西仡佬族地区,每年秋后或春节后举行斗鸡比赛。人们云集一处,锣鼓喧天,彩旗如林。斗鸡场设在空旷地方,用竹编在地上围成直径3—5米宽的斗鸡笼。斗鸡顺序从小到大,按鸡的斤两排列。两鸡相斗,一只急逐,一只败退,即分胜负。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用诗描写斗鸡场面:“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孟郊野写过斗鸡诗云:“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一带素有斗鸡风俗。活动由当地热心公益的人组成首事会,负责有关事宜,定期举行。

参加斗鸡的,手抱大雄鸡,看斗鸡的男女老小则拥挤在台下。每个参加斗鸡的人,很早就作准备,除精心喂养外,还有铜粉末拌饭,放在铁板上,给鸡啄吃,以训练鸡嘴,其尖锐坚硬,以制服对手。

斗鸡不排次序,自由参加。战场内,以鼓声起停为号,一人放下一只,两鸡伸颈鼓翅,相互狠斗,台上有人擂鼓助威。一鸡胜利,一鸡逃逸,算一场结束。斗胜者喜气洋洋,台下观众欢呼四起,据说还有小型铜牌给斗胜的鸡挂在脖子上。战场外,商贩会合,地摊遍是,熙熙攘攘。

斗鸡,在今日的梁山,依然盛行不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