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矛盾的蟋蟀皇帝朱瞻基:既开创了太平盛世 又充当了王朝的掘墓人

矛盾的蟋蟀皇帝朱瞻基:既开创了太平盛世 又充当了王朝的掘墓人

时间:2023-04-20 15:06:47

相关推荐

矛盾的蟋蟀皇帝朱瞻基:既开创了太平盛世 又充当了王朝的掘墓人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等。

但所有盛世都没有朱瞻基开创的盛世厉害,因为别的皇帝都是殚精竭虑、兢兢业业搞出来了,唯独朱瞻基的盛世是玩出来的。

朱瞻基是个蟋蟀皇帝,对蟋蟀情有独钟,不但重金购买稀有品种,而且还亲自观察蟋蟀习性,成为养蟋蟀的专家,其蟋蟀方面的知识和成就一点也不亚于南宋的政治家贾似道。

有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朱瞻基治国就到了这个境界。

虽然朱瞻基爱玩,但人家并没有荒废朝政,给大明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明史》所言:"(宣宗)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那些专家们就说了,朱瞻基在位,政绩斐然,"功绩堪比文景"。

专家们的溢美之词太多了,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我们知道一点,朱瞻基统治的时候,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有枪就能打天下,其实有枪也可以坐天下,因为开国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威,个人威望高到难以想象,即使犯了错误,不仅人民可以理解,大臣也战战兢兢、不敢埋怨,更不会产生信任危机。

但越往后皇帝越难做,首先是官员对皇帝的迷信程度越来越低,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其次官员对皇帝的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挑剔。

皇帝渐渐发现,祖宗留下的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制度全靠自己摸索。

但朱瞻基是不仅是个聪明的皇帝,也是个非常自信的皇帝,正是他的自信,一不小心就玩出了个仁宣之治,但也出现了一个失误,让老朱家江山日渐衰落,为朱由检的上吊埋下伏笔。

朱瞻基最大的失误就是过分依靠宦官,为太监干政祸乱朝纲创造便利。

都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江山也不是一代皇帝弄垮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朱家江山的隐患不是朱瞻基一个人埋下了,他爷爷朱棣也有一份功劳。

每逢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出生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要做梦,有的梦见太阳落入院子,有的梦见飞龙入怀,有的梦见大鹏进屋。朱瞻基出生之前,爷爷朱棣也做了一个梦,梦到玉玺飞到了屋里的办公桌上。朱棣醒来大喜,天降祥瑞啊,说明孙子是个当皇帝的料。

可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坐在家里等不来皇帝,老子不当儿子怎么当皇帝,孙子更不可能当,于是朱棣才坚定了夺权的念头。

朱棣成功夺权登基,如愿以偿成为皇帝,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是法定接班人,朱瞻基作为朱高炽的嫡长子,注定是大明江山的接班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帝王家的儿子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央视名主持人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弄条狗放到他们单位也会出名;这句话放到这里,就是说哪怕皇后生出一头猪,也能当皇帝。

这里只是强调平台的重要和环境的重要,没有别的意思。

朱瞻基从小在皇宫长大,厚黑学、权谋之术、帝王之道和治国安邦之道耳濡目染、无师自通。

朱瞻基登基后,小试牛刀就获得成功,一举粉碎了朱高煦反动集团的分裂阴谋。

枪打出头鸟,藩王一看朱高煦被拿下,他们纷纷很识趣,纷纷向交出兵权,表态坚决拥护朱瞻基领导。

经过一番较量,朱瞻基牢牢掌握了枪杆子,政权得到空前巩固,高枕无忧地当起了皇帝。

这时候的朱瞻基觉得江山稳如泰山了,就该好好放松一下了。

要知道朱瞻基不仅是个皇帝,也是个文艺青年,有艺术细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手到擒来。

比较起来,政务太枯燥了,弄得人头昏脑涨,艺术才是朱瞻基一心向往的生活。

因此朱瞻基心想,乏味的奏折让别人处理,自己去追求艺术,既给了下属立功受奖的机会,自己也能专心去搞创作,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瞻基是个很聪明又很有魄力的皇帝,他说干就干,把皇帝独揽大权的祖宗制度抛在一边,创立了司礼监联合内阁辅政的制度。

其程序如下:

一、内阁先浏览对各种奏章,然后提出处理意见,

二、皇上进行"审核"。

三、宦官同志——"司礼秉笔太监"来代表皇帝,在文件上签名盖章,这样的文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皇帝审核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皇帝要追求艺术,一心不能二用,真正一锤定音的其实是太监同志。

这样一来,皇帝就能做到江山和艺术两不耽搁。

太监虽然不是中国的专利,但是中国把这种制度发挥到了极致。太监在宫里又能胜任各种脏活累活力气活,又不至于跟皇上的女人乱搞,可谓是最伟大的发明。

而且太监无儿无女,没有野心,比较靠得住,没有监二代监三代的后顾之忧。

太监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被阉割后没有了阳刚之气,多了些女人的缜密细腻和善解人意。

他们总能把大事小事处理得有条不紊,对皇帝的关怀也无微不至。

因此皇帝跟太监既是君臣,也是同志和战友,还是保姆和知己,更是皇权的合理延伸。

但太监不男不女,有些人心理很变态,一旦掌权就会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甚至会葬送皇帝江山。

所以,朱元璋登基后,强调宦官不能干政。

老朱明文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并把制度制作成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面,而且不允许宦官看书识字,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但是朱瞻基为了更好地让太监为自己分忧解难,打破了祖宗的禁令,专门在宫里开办了太监学校,聘请名师进行指导,让他们成为有文化、有理想的新一代太监。

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太监识字干政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发而不可收拾。

一时间,太监势力遍布各行业、各部门,连军队也是太监影响范围内。

他们仗着皇帝的宠幸陷害正直官员,到处吃拿卡要,榨取民脂民膏,胡作非为,无恶不作。

更可怕的是,这些太监没有执政经验,却往往自以为是,经常出台拍脑门政策,将国家推向深渊。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就是被脑残宦官王振坑了,不听大臣的劝阻,擅自亲征被瓦剌俘虏。

到了熹宗年间,皇帝朱由校宠信大宦官魏忠贤,大权独揽、祸乱朝纲,成为大明的掘墓人。

明朝亡国不是皇帝多无能,也不是闯贼和蛮夷多厉害,“太监干政”要背很大的锅。

《明史》有言:"宦寺之盛,自宣宗始"。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创了宣宗之治的朱瞻基,同样也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