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隋炀帝与隋唐大运河

隋炀帝与隋唐大运河

时间:2024-04-23 17:18:56

相关推荐

隋炀帝与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世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例如,从现在的北京不远的通县起,即可乘船顺潞水由泉州渠到沟河口入海,经过一段短短的海程,再进入泒河,经过平虏渠,入漳水,经过利漕渠和白沟而入黄河,进入汴渠上游,沿蒗荡渠而下,由颍水入汝水,再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入淯水,入汉水,入杨口渠,入长江,入洞庭湖,入湘水,入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达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长江达巴蜀,以通西南。这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大业元年至六年(公元605年至6),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筑了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十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八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公元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四十六个世界遗产项目。

从后世来看,隋炀帝修建隋唐大运河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隋炀帝修建隋唐大运河却是一件丧失民心的坏事。

隋文帝做皇帝期间,一心都想着国家,不但,让百姓在战乱后休养生息,提高生活水平,而他自己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但是,隋炀帝上台后,不但没有按照父亲的政策来治理国家,反而动用了国家的很多财力和物力,修建大运河。

隋炀帝常被人拿来和秦始皇相比较,因为两人实在太像了,都是残暴不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而且两朝同样二世而亡,最后,被农民起义推翻了统治。

隋朝建立之初,国家还未稳定,为何隋炀帝要一意孤行,冒天下之大不韪,调动百十万民众修建大运河呢?联系当时天下的大势,修建隋唐大运河的原因,窃以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修建大运河便于隋朝控制南方,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隋朝结束了中原三百余年的纷乱,在此基础上成就了大一统王朝,但从大格局而言,中原的纷争主要集中在北方一带,而南方许多政权得以趁机休养生息、壮大己身。哪怕隋文帝挥师南下征伐陈国,将其统治政权粉碎,但陈国的残余势力却十分顽强,潜藏在南方各个角落,一等隋朝主力军撤出南方,他们又跑出来兴风作浪。

正是这样,南方名义上归入了大隋的版图,实际却在陈国的影响下,始终对隋朝抱有敌意,并且,时不时又制造一些骚乱,让隋朝十分头疼。比如,隋文帝为了平定南方动乱,就因为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足足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就算这样,依旧没能彻底根除南方动乱的病根。这种情况下,南方很容易给他人有可乘之机,一旦有擅于领导并手段狠辣的枭雄出世,就可以毫无阻力的收拢兵力,对隋朝的统治造成威胁。

隋炀帝眼看南北矛盾日益尖锐,而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隋兵,根本没办法把手过多的伸向南方,于是,他毅然决定修建大运河,铺平一条快速南下之路,能在动乱时第一时间赶至镇压,巩固隋朝的统治。

另外,大运河能够促进南北贸易,隋朝可以通过大运河,将南方富余的资源运至北方,天子也可借大运河下南方游玩。

再者,在两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北方纷争中,诸多百姓无法忍受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纷纷迁至相对安稳的南方,这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再加之南方雨水充沛、气候宜人,非常适合作物生长,于是,南方得到很大发展,一跃成为全国的“粮仓”。而北方容易遭受天灾,时时会爆发饥荒,于是,南方的资源就能通过大运河,向北方输血,救灾赈民。

不过开凿大运河,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却是一次灾难,这样一项庞大的政绩工程,是无底洞,烧再多的钱也填不满,民脂民膏被挥霍无度,何况当时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初衷,并不完全是发展民生,而主要是为了游江都。

在修建大运河的过程中,隋炀帝用著名的酷吏麻叔谋主管开河工程,他强迫老百姓浸在水中做苦力,动辄打骂,由于无休无止的做工,百姓累死和虐死的难以计数。据统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不到一年,三百六十万民工竟然死了二百五十万,白骨积盈于两岸。所以说,大运河对当时来说是一场大灾祸。

正当隋炀帝乘坐纤夫拉的官船前往南方,一路上风花雪月、吃喝玩乐的时候,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被压榨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随着各地势力的起义,他长治久安的美梦也随之破裂了。

(全篇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