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甲骨文的启发—线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理论创新需要发散性思维

甲骨文的启发—线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理论创新需要发散性思维

时间:2021-06-19 19:16:37

相关推荐

甲骨文的启发—线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理论创新需要发散性思维

号称研究甲骨文,实际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研究这两字挺唬人的,实际就是指先学习、偶尔发现点小问题,再产生点自我的小想法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个小想法对不对呢?这不好说,并不一定。有对的时候,也有错的时候。不管你是专家、学者、教授还是什么,都有可能错,这才有意思,很娱乐。

通常人都是以为专家、教授说的就是对的。这实际是线性思维的非黑即白逻辑。这有点理解偏差。实际是这些人对的概率至少大些,毕竟一个领域研究时间长了,知道的内容多一些,那么产生一个新的小想法,通常对的多些,错的少些。

这种线性逻辑的人就容易受刺激。所以专家、教授万一有点错了,这就伤害他幼小的小心灵了。这事怨谁呢?你不自己动脑思考,也不学,人家说什么你就以为什么、信什么,人家就学术上错了一点点而已,你崩溃什么呢?

西方的物理专家、教授这方面更能刺激人,今天说宇宙可能大爆炸过,过些年又说可能没爆炸过;以前说有以太了,过些年把以太取消了,变成暗物质了。实际这些东西都没物理证据,也就允许猜想,甚至瞎说。这让这些不动脑,还不懂人家说什么的小心灵很受伤害,很是困惑。到底信什么啊?实际那都没证据,你又不懂,信那东西干什么?吃饱撑的?那种无知的追捧啊,整天跟着跑来跑去的,多累,真懂他说的是什么吗?

我通常就知道盘古开天辟地,解决了混沌问题;就知道老子一个无中生有解决了世界的原初问题。这些也没物理证据,但是我就当这是对的,也就吃得好,睡的香了。小心灵也就没被伤害过。也不操心星系相撞、太阳爆炸、宇宙坍塌的问题了。上百亿年以前、以后的事情,想着都累。到时候,这些学说也早就没了,届时你来找他们算账评理吧,我现在找他们点麻烦也就算了,到时候我就不来了,穿越挺麻烦的。

遥想当民科的时候,还可以没事跟外国人抬抬扛,你不就用数学嘛,我也用数学。就用你西方的数学方法,不小心就把大爆炸假说給否了,弄出个双臂螺旋总时空的新理论,自己又给否了,还把几个诺贝尔物理奖顺手也給否了,这刺激。后来觉得数学这么玩也没意思,这研究到玄的境地了。从此洗手不干,不当民科了。

外国那专家、教授的,哪天又蹦出点没证据的新假说,新臆想,你就哈哈一乐,在那里猜,这用几年可以推翻呢?按现在的知识发展速度,以前还是几十年才推翻一个假说,现在通常几年就推翻了。他们自己窝里头,很娱乐的。你若能猜出来几年它被干掉,这就很娱乐。至于你信这些东西,千万别跟别人说,否则人家明白人一下子就知道你智商多少还是有点欠缺。

我的同学,现在有些都当专家、教授了,我还是个小小学者。因为当年选择的路不同,人家当老师了,我进了企业。后来这帮人着急写书升职称,我这头着急赚钱。等人家不写书了,我又开始写书了。没事喝酒还损他们几句,不求上进,一点不好学。人家说的也实际,我这职称都到头了,还写书干什么?你写书不吃饱撑的。细一想,人家说的也对。可是这好学板不住啊,没事就看书,这成习惯了。谁让我上学的时候,就比这些专家、教授还学习好点呢,奥妙就差在这看书上了。

前些年被人说民科,也没太在意这事,后来才知道这是骂人呢。也就呵呵。实际我写那东西就是一点基于数学的小想法,你说我民科,又不说哪错了,粗略估计90%的概率是你没看懂,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和无知罢了。所以轻易别张口闭口说别人民科,这太容易露怯,让人知道你不太懂数学。古代的名人都是民科,否则就没有自然科学的发展了。学术错了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学术探索过程中的一种必然性。倒是叫别人民科的,连哪对了、错了都不知道,这才可怜啊。同情他们,也就不计较他们怎么说了。

后来体力不济了,也就不当民科了,研究数学、写书这实际是体力活,不赚钱不说,中医传统文化还说思极伤肾,也就不当民科了。看看古书,学学国学,最近对甲骨文兴趣颇高,因为这地方又能满足民科的爱好了,太多未知、不能证实了。

文科这个领域没人说有民科,否则文科的民科这嘴,唾沫星子就淹死你。哈哈。文科的民科实际是常态,反正考古没证据的,谁也不服谁,天天掐,都有道理,也就没有民科这词了。考古不能直接拿出证据的东西太多了,这文科也就需要民科在那猜、在那想啊的。都是民科也就没民科了。不像物理,现在不能拿出证据的领域越来越小,中外民科能够玩耍、外国的专家能忽悠出假说的领域越来越窄,民科竞争太激烈,而且还得懂高等数学。

这没跑题,还在说发散性思维呢。再说甲骨文,如何能促进发散性思维。

看了很多别人写的甲骨文论文、资料、想法、学说等等,然后也就认了甲骨文的几个字。学习的过程通常都是先学别人的,这也就是“自古文人一大抄”的基本意思。不可能是凭空起楼阁,得先有学习的基础。至于现代网络上的盗版、混乱粘贴,和这文人的“一大抄”没关系,那不算文人,那算商业目的、商业行为,不认字都可以干的,自己都不知道粘的是啥内容,傻子玩傻子的游戏罢了。

看多甲骨文了,麻烦又来了,他的想法怎么和我的想法不太一样呢?民科的问题又来了,就说一说小想法,汇总一下实际又是一本书了。书,也就是小想法表达出来的意思。这和销量没线性关系,销量需要炒作。炒作得法,垃圾也可以上天的。而书这东西,没销量,没市场,没认可,自然哪天就佚失了。查祖冲之的书,一本没找到,都是别人说他说的。书这东西,多一本不多,少一本不少,也别太当回事了。

古人创造甲骨文的时候,小想法很多,而且没有多少禁锢,都是大概差不多知道一种造字的逻辑,这可能来自于仓颉的想法。所以甲骨文的造字方式,也就很发散思维。没有太明确的即成之规,也就各玩各的。后人发现,这种混乱中还有普遍认同的规律,也就有了所谓的造字法之说。但这造字法是后来形成的规律总结,造甲骨文的时候,并没这造字法约束。因此多看看甲骨文,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用惯了一种工具,很少有人想想这东西是否有改造的必要呢?用的麻烦、有问题、不顺手,通常线性思维的人就是想办法克服,而不是改变工具。而发散性思维的人,就开始琢磨了,怎么改一改,才更好用呢?机械设备实际都是这帮发散性思维的人搞的。当然改好改坏这看水平了,不好的自然后来被淘汰;好的,就是这个工具的发展主线了。

甲骨文的发散特征还有什么呢?让你觉得和现在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呢?

接下来就说说甲骨文的上下不分、左右不分、横竖不分的特点。

别忘了,甲骨文首先是抽象的简笔画,在讲一个故事,之后才是文字。它可不见得是一个字的意思,而是一个过程或者一种状态的意思,是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我们用字标注甲骨文,这本身就是线性逻辑的禁锢产生的问题,它是现在这个字的意思吗?不见得!

这文还长,是连载。你关注我,也就接着看着了。我可能没票回关,见谅了。

待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