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身上的三分静气

《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身上的三分静气

时间:2023-08-11 04:26:05

相关推荐

《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身上的三分静气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韩楚风和五台山一禅寺的智玄大师谈经论道。智玄大师看丁元英,是三气居中,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份驻于心间,游离于身外,痞气!

我在上篇文章《》中,对丁元英身上的痞气进行了探讨,今天我们分析丁元英身上的三分静气。

丁元英身上的三分静气,是指什么?我想大家看这一段的时候,肯定也是一头雾水,智玄大师通过一番交谈就看清了丁元英身上的气质,我们这样的普通读者,肯定还在云里雾里呢,只是觉得大师的话有道理,但是却左看右看,就是看不明白。至于书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些气质,也不是很清楚。而我个人认为要探讨丁元英身上的静气,就不能不看丁元英在柏林熬的日子和在古城躲清静的日子。在柏林是为了德国居留权,从而去纳税,工作,一直住在柏林熬日子。在古城是结束私募基金之后,资金被冻结,只能选择一个生活成本低的地方,等待资金被解冻的日子。我想正是这样的日子,熬出来的。但这并不是全部,我想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学识,境界,使他只能在孤独中沉默,一种被迫的静。

韩楚风给丁元英画了一个圈,让他在里面好生待着,否则只要一出圈子就会被另一种声音活埋。韩楚风太了解丁元英了,他的观念,思维,逻辑都与世人的价值观格格不入,貌似掌握着强势文化属性的丁元英,也只能用来挣几个铜板,却不能用来开启民智和推动社会认识的进步,在无比强大的传统面前,还是免不了一败涂地。这样的情形下,又怎么能指望丁元英高调起来呢?所以韩楚风脑海里想着尼采的一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丁元英道:“我原打算……不,是理想……等有钱了我就在柏林近郊买一套像你这样的房子,做一间特别隔音的听音室,上下左右没有邻居,没人敲暖气管抗议,能把音响开到听力的极限,音质至真至纯,能被《伏尔加河》、《新大陆》这种排山倒海的音乐淹没,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哪儿,那就行了。”丁元英说:“没钱的时候就选择既清静又生活成本低的地方,有条件了就选择更清静点的地方。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清楚丁元英的所作所为,他并不执著于出人头地,也不想在社会上博得大名,而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而在我看来,即便是当下的社会中,也是容不下丁元英的,更遑论当时的社会了。

书中的丁元英身上没有太多的主角光环,相反,他就是个普通人,能够随遇而安,入乡随俗,是个放到人群中都找不出来的普通人。上至得道高僧,总裁大鳄,下至贩夫走卒,只要他乐意,都能将他引为知己,这就是他的魅力。但是将他惹毛了的情形除外。

丁元英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很深的成见,这是基于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反思之上的。基于同样的理由,他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深深刻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所以他说: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有一种自卑感,老是格格不入,就想找个地儿一个人呆着,没有主义,也没观念冲突,相互之间谁都不妨碍。过去做不到,现在有了俩钱儿,有可能了。

丁元英身上的静气,不是他自己想静下来,而是在更大范围内的一种妥协,他的声音会刺痛传统文化,会刺痛那些有识之士,会引起观念冲突,而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和谐,和谐之下,掩盖了所有的矛盾和错误。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孩,在喊出了皇帝没穿衣服这句话后,人们并没有把他打死,而是发现了真相。但是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我们的国度,即使说出真相的是个孩子,也免不了悲惨的下场。这就是丁元英对传统文化自卑的由来,也是丁元英不得不静下来的根本原因,否则他一发声,就会被另一种声音活埋,这不是韩楚风的危言耸听,是真的,最残酷的现实。

传统文化对我们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即使有那么个别的智者,面对滚滚的洪流,如果不想被淹没,也只能保持沉默!沉默!沉默!

本来没想写这么多的,但是写着就“静”不下来了,不吐不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