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华语乐坛没有人像她这样唱歌

华语乐坛没有人像她这样唱歌

时间:2019-10-04 10:55:41

相关推荐

华语乐坛没有人像她这样唱歌

袁娅维这一路,走得比我们想象要辛苦。她没有优渥的身世背景,唱歌自学,英文自学,成名前只身一人在北京闯荡。但她能唱,会唱,还是闯了出来。在登上电视综艺走入大众视野前几年,就有公司找过她,希望签约她走抒情慢歌路线。但她没有答应——“那不是我”。如果那时她妥协了,或许成名会比现在要早得多吧。但她不后悔。在北京地下音乐圈玩乐队的日子里,最吸引她的音乐就是Soul/R&B,仿佛刻进了她的血液里。尽管最后乐坛还是和她开了个玩笑。她成名后,目前最广为人知的两首歌都是芭乐抒情,《说散就散》和《阿楚姑娘》。

的确,她的声音唱抒情歌太合适了,细腻明亮的声线,磨砂触感的气声,总能把抒情唱出千回百转的韵味。但她没有顺从市场对她的“暗示”,继续走着属于自己的路,那条被她称为“neo-soul”的路,就像她自己的logo上“Ain"t Nothing But Soul.”这条路难走,真难走。她要同时面对各种挑战。

乐坛环境的挑战

乐坛环境的挑战有多大?一言以蔽之——neo-soul这条路,乃至urban soul这条路,中国在2000年之后,可以说几乎没有女歌手走通过。什么叫走通?成为风格的标志性人物,广受大众认可。没有。2000年之前有吗?有,林忆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把中国风urban音乐玩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后来转战都市抒情、另类流行,都成了标杆式的人物。袁娅维用“timeless”来形容林忆莲的音乐,与时俱进,持续探索,始终保持音乐中的“新鲜感”。

▲林忆莲

在袁娅维之前,00年后的这一波华语soul music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形成规模,没有人知道,只能她自己去摸索。这种摸索有多困难呢?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已经很习惯一张流行唱片是有“范式”的,你想要唱什么样的音乐,去找什么样的制作人——比如文艺清新找徐佳莹陈绮贞,冷调电子找陈珊妮,雷鬼找Matzka,那,soul,找谁?这不仅是袁娅维一个人的困境。她的困境代表了所有在国内做新流行音乐的人的困境。他们没有前人参照,要么找欧美制作人买歌,要么找本土比较搭得上的人做,要么自己磨着写,但几种方式各有各的问题。

▲戳封面试听袁娅维《TIARA》全辑

我们在袁娅维的前两张唱片中会发现,她基本也穷尽了这三种方式的可能性。自己写了一些,本土这里从方大同到常石磊等等都合作了一圈,在《TIARA》中欧美制作人的参与带来了更多的摩登气息。值得注意的是,在《TIARA》中,她已经开始和欧美制作人共同创作歌曲,这为新专辑《1212》的制作模式探了路。

关于新专辑《1212》

从新专辑《1212》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音乐上的努力,而且这些努力没有白费。

▲戳封面试听袁娅维《1212》全辑

专辑里6首歌的创作,她参与了5首,大多与一群获得过格莱美肯定的制作人一同写成。比起《TIARA》时期,明显感觉到她更强烈、更本质的参与感。在演唱上,她发挥了自己在气声、弱声上的优势,最为典型的是《遇上爱的可是我》和《来》。而《时间不解释》这样的作品则更多地开发了她在中低音区的表现力。专辑中没有过多的强声轰炸,即便在《呃》这样比较外放的曲目中也只是点到为止,《我爱》里的高音可以听出她音色控制上的进步。这带给她的挑战更胜以往。对一个歌手来说,要强弱恰到好处地“hold”住一个高音,比外放地“喊”出来要困难得多。在演唱进阶的基础上,专辑在音乐上的表现,我个人认为是她目前发行作品中的最佳。平衡了独立与流行,平衡了东方与西方,平衡了感性与性感,6首歌的长度让人意犹未尽,又让人觉得领略到了她的不同侧面,不至腻味。

六首歌中,《我爱》是性感撩人的迷幻R&B,《呃》融合复古爵士和Soul,怀旧中又有时尚感,专辑中最锐利的歌。《不亏不欠》则是华语抒情与soul的联姻,最具流行潜质。至此专辑的情绪开始越来越往下沉中走。《时间不解释》喃喃自语般的Trap R&B回旋感游荡在半梦半醒间。《遇上爱的可是我》是专辑中听感最为“轻松”的歌,一点点隐藏的热带风托着她的气声,如沙滩上的梦乡。《来》则是久违的中西融合neo-soul,为专辑画上一个余韵悠长的句号。六首歌在曲风和题材上各有侧重,从欲望说到情感,从现实写到意境,从明亮唱到低回,恰好是六个彼此互补的侧面。

就个人而言,《1212》是她目前发布作品中的最佳。无论是从专辑的听觉愉悦感,还是音乐上的多元性、探索性,都称得上可圈可点。在这些歌中,你能明显感觉到她的进步,无论是演唱的收放,还是在音乐丰富性上的用心。她也的确离Urban时期的林忆莲更近了一些。这张专辑崇尚的就是某种timeless的音乐,它有意识地把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去模糊音乐元素的时间概念。在评价《TIARA》的时候,我曾提出过关于Tia的两个问题——一是她的“人设”:她没有人格上的“性格”定位,所有的“人设”就是音乐,就是唱歌。这在重视外在“特型”(比如少女、文艺)的华语乐坛需要时间去铺垫。二是她的风格定位:她好像什么都能唱,但如果要成为某个领域最被人记住的人,她最擅长的领域是哪里?《TIARA》时期她找到的定位是都市,是Urban,那么在《1212》中她会如何破局?

和《T.I.A》一样,和《TIARA》一样,《1212》依然不是一张谈“文本概念”的唱片。但我们同时也发现,《1212》似乎在听觉上更具整体性,袁娅维的形象也清晰了,为什么?在专辑里,袁娅维在演唱上强调了她嗓音中最具辨识度的气声特质,你很容易就在歌曲里层层叠叠的气声中找到她鲜明的坐标。这比以往urban之类的标签都要直观、都要清晰。她以此统合起迷幻、性感、细腻与前卫,这些元素结合专辑的视觉,无形中走出了一个大胆而摩登的女性形象。这种成熟、性感的中西结合型R&B女歌手,在当今华语流行圈是断代的,袁娅维在《1212》中用声音塑造出的角色,用音乐立住了这个位置。

华语乐坛没有人像她这样唱歌。这也是我认为《1212》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它证明,经过时间和作品的沉淀,袁娅维不再只是个很能唱的“唱将”,而是一个独领一方的风格翘楚。我们不再依靠演唱的难度与现场的实力来定位她,而是能够借助音乐、视觉、感受来描摹出她的角色。华语Soul Music这条路难走,但她正一点点开辟出属于她的疆域。

文|呆若木一(ID:rayofmusic)

编辑|胡萝卜


- 长按关注QQ音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