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厦门记忆:鹭江 十三路头明月在?

厦门记忆:鹭江 十三路头明月在?

时间:2021-04-29 15:21:18

相关推荐

厦门记忆:鹭江 十三路头明月在?

原创-07-26刘瑞光

1880年前后拍摄的鹭江一段(《中国摄影史》)

十三渡口谁渔父,多少桃花劫后栽。

厦门岛旧名嘉禾屿,就一海岛耳。孤悬海中,四望沧波。清代孙云鸿在《嘉禾海道说》中称“环嘉禾者为嘉禾海”。不过无论在官在民,并不将岛屿周边的水域称“海”,而是称“江”。其北有“浔江”、“鳌江”、“镏江”,以西则有“鹭江”。

鹭江水道:在厦门半岛西南与鼓浪屿之间水域,北起原筼筜港口南岸,南至沙坡尾避风坞。厦门岛别称鹭岛,引申水域称鹭江,以此水域得名。水道长约3.5千米,宽0.5-0.8千米,最窄处0.4千米。水深7-25米,最深处27米。……鼓浪屿一侧有客、货码头,多岩石滩和沙滩;厦门岛一侧为人工岸,为低桩承台砌石或混凝土驳岸。为厦门旧港区。(《厦门地名志》)

鹭江北岸的码头渡口,早期见于文字记载的,为乾隆年间编纂的《鹭江志》。其在“关津”一章载有:寮仔后路头、水仙宫路头、岛美路头、港仔口路头、新路头、大史巷路头、磁街路头、得胜路头、小史巷路头、打铁路头、洪本部路头、典宝路头、竹树脚路头等名称。这也就是后世书面或口头时常提及的“十三路头(渡头、渡口、码头)”。道光《厦门志》在沿袭《鹭江志》的说法之后另加按语:“厦门渡连列者十三,各处大小船辏集停泊,乃通商要地”。

诸多路头始建于何时,地志无载。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路头至少在明末清初时就已存在。

“洪本部路头”得名于郑成功的部将洪旭,洪旭曾建衙门府第于鹭江岸边,又“筑石成津,利于行人”。

“得胜路头”,又称“提督路头”,原为水师提督的专用码头。清康熙(1683年),施琅率水师东征平台,得胜归来,故又有别名。

“水仙宫路头”的历史恐怕更早。顺治七年,郑成功谋取厦门,还是国姓爷亲信的施琅就献计将策应战舰寄泊在水仙宫前。康熙二年后,清廷迁界。嘉禾一屿为海贼陈白骨、水牛忠等盘踞。五年,郑经部将江胜联合潮阳邱辉力量反攻厦门,江胜军由崎尾登岸,邱辉军从水仙宫登岸,合力大战,再度夺得厦岛控制权。

这些码头无不带有战争色彩。有趣的还是“典宝路头”,其名由来有多说,其一与“洪本部”相似,“典宝”原为南明官职,职掌王府的印玺符牌等物。永历(顺治)12月,郑成功被南明小朝廷册封为延平王。郑依例设立长史、审理、典宝、典杖、典仪、典膳等官。永历34年(康熙)2月,郑经弃鹭岛,“令典宝刘陶、銮仪陈庆将演武亭花园所有辎重宝玩,悉运过台。”据说当年典宝官衙府也设在洪本部附近。另说见《厦门市地名志》,“典宝路头街,古时为码头。传说码头附近有两块含金的黑宝砖,被外国人偷换;又说码头沿岸设有珠宝店、典当铺”。何者为确,只能存疑。十三路头之后,鹭江沿岸也不断有新的路头兴起。沿江得地利之便,遂成商埠。

黄名香的《水仙宫》说的不仅是一宫庙的兴衰,更是见证了一段的繁华:

劫火当年遍鹭洲,独存古庙碧江头。

山分龙虎东西峙,水接台澎日夜流。

万里舟车频辐辏,四时风月足观游。

饮知圣世人烟盛,高下层楼压蜃楼。

晚清林鹤年在《鹭江棹歌》中这样唱道:

大担横来小担开,千重海蜃幻楼台。

十三渡口谁渔父,多少桃花劫后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