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怎样正确地选择大学专业?

怎样正确地选择大学专业?

时间:2022-04-20 10:02:47

相关推荐

怎样正确地选择大学专业?

职业兴趣测验也许可以帮助题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专业。

对于刚刚结束高中生涯的同学们来说,选专业似乎更多是基于:

听妈(爸)的,这专业出来很好找工作,就选这个。

好想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啊,学心理!

我以后想做数学家,不然选个数学专业吧?

然而大学四年一眨眼就过去了,找工作的时候,回想着自己当初选专业的情景,内心:“今天流下的泪,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要知道,选什么专业与以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关联,我们在决定选什么专业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自己对这个专业的兴趣,一定程度上也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呢,你可能需要一份科学的测验作为自己参考,职业倾向测验或许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为什么问卷可以帮忙呢,它比七大姑八大姨靠谱吗?这可以从它的编制说起。

职业兴趣问卷的编制方法通常分为理论法和实证法两种:

综合大量前人职业兴趣的研究成果和自身经验提炼出理论,再依据理论编制问卷,这种方式被称为理论法。

研究者制作或者挑选大量的测验项目,挑选特定的人群进行施测,依据不同类型的人对同一项目的反应或者同一类型的人对不同项目的反应,选出有差异的项目组成问卷,这种方式被称为实证法。

下面给大家热烈推出理论法的代表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实证法的代表测验斯特朗职业兴趣问卷和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霍兰德是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在1959年提出职业兴趣理论,并据此理论编制出了一套在全世界广泛应用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测验理论

霍兰德认为兴趣是描述人格特征的一种方法,根据职业兴趣可以将人格类型划分为与职业相关的模式,每一种人格类型(职业兴趣)都有相应的最适合的工作环境。当一个人的人格类型(职业兴趣)与职业相匹配时,个体的潜在能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据此,霍兰德提出了四条测验假设:

1)人格六种类型:实际型(现实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事业型(企业型)(Enterprising)与常规型(Conventional);

2)工作也因此分为六种类型,分别与人格类型相对应;

3)人总是寻找适合个人人格类型的工作环境;

4)个人行为取决于个体人格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理论模型可以画成如下图形:

六种职业兴趣类型按照顺序排列成一个六边形模型分别位于正六边形的不同角,相邻的两种倾向有较多相似点,倾向距离越远相差越大。

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模型图

六种倾向:

(1)实际型(现实型):更喜欢与事物一起工作,而不是与人一起工作。 通常被描述为诚恳的,明智的,实际的,节俭的,谦虚的,坚韧的和诚实的。适应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熟练的技能性职业(如厨师、技工、修理工、司机等)和技术性职业(如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

(2)研究型: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推理的和独立的定向任务,通常被描述为有逻辑的,好奇的,智力高的,谨慎的,独立的,安静的,谦虚的。这类人所适合的工作主要是各类科学研究人员、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数据分析师,医生等。

(3)艺术型:感情丰富、善于想象,对艺术创作充满兴趣,喜欢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自我。通常被描述为开放的,创造性的,独立的,情绪化的,冲动的和有创意的。他们典型的职业包括艺术方面的(如演员、导演、雕刻家等)、音乐方面的(如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等)与文学方面的(如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等)。

(4)社会型:对社会交往感兴趣,关心社会问题,愿为社会服务,有教导别人的能力。 通常被描述为乐于助人的,善解人意的,负责任的,热情的,善于合作的,友好的,善良的,慷慨的和耐心的。典型的职业主要是与人打交道和为人办事的工作,如教师、医生、护士、律师、翻译、导游、公关人员等。

(5)事业型(企业型):具有支配、劝说和使用语言的技能,喜欢管理和控制别人。通常被描述为外向的,冒险的,精力充沛,乐观,善于交际和自信。适合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决策方面的工作,如政府官员、法官、律师、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

(6)常规型: 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讲究实际,习惯按照固定的规程、计划办事。通常被描述为实际,谨慎,稳重,高效,有条理和稳重。典型的职业包括秘书、办公室人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税务员、统计员等。

需要注意的是,霍兰德在研究中指出大多数人并非只有一种倾向类型,绝大多数人都属于混合型。

作为职业兴趣领域影响力最大的理论,Stoll等人的一项的调查研究发现,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编制的测验,它对于未来工作收入和感情状况的预测力要甚至要大于人格测验。

斯特朗职业兴趣问卷

斯特朗选择两组人,一组为对自己从事职业的较为满意的人,另一组则代表一般人。两组人接受测查,记录两组的人反应,并将两组人员反应不同的题目放在一起,构成斯特朗职业兴趣问卷。斯特朗职业兴趣问卷通过与从事某种职业较为满意的人作对比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

它主要适用于高中生和大学生。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库德将职业分为10个宽泛的兴趣领域,然后确定与此对应的的10个量表,通过10个量表得分的高低确定兴趣领域。对于库德职业兴趣调查,通过不同兴趣间的比较确定自己的感兴趣的领域。

它主要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至高中的青少年。

这些测验如何帮助我们选志愿呢?

这里有一些tips:

1)对于缺乏职业经验萌新毕业生,三种量表都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职业兴趣的信息;

2)做职业兴趣测验时,不用多想,凭直觉做答,结果会更准确。

3)如果只能做一份,最推荐做你用我用大家用(最广泛)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4)多种职业倾向测验结果一致性越高,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对该类职业的倾向性越强;

5)根据职业兴趣测验推荐的职业,对相应的专业多加关注,或许它就是你的命中注定。

还有一些决策偏差也需要了解一下

证实性偏差

我们心中确定一个信念后,在搜集信息时,往往认为支持性的论据更有说服力,有意或无意的忽略可能与信念不一致的信息和解释。

选专业时,如果你早有心有所属,可能会出现证实性偏差。比如学堂君很喜欢心理学,在证实性偏差的影响下,你迷之觉得它的就业很好,它简单易学,它未来发展很不错。但心理学是真的很好。

投射偏差

我们通常会有将当前偏好投射到未来的心理倾向性,也就是说会高估自己当前心理偏好与未来心理偏好的一致性。

高考成绩出来了,数学分数140+,好喜欢数学,兴奋,学数学专业。这个时候,先吃块瓜冷静一下吧。

规划谬误

如果一个人过度乐观,就会低估未来任务的完成时间。比如学堂君想到了一个很棒的选题,觉得自己一天就可以写完稿子,但实际上光查文献就花了好几天。

在选专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能觉得自己用几分钟就可以了解一个专业,但实际上却需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选专业查资料要趁早!

萌新毕业生在报考高考志愿之前,可以选择一个权威的职业测评机构进行一次系统的评价分析。

大学选什么专业是一个重大决定,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很多方面。不仅仅考虑到职业兴趣,还需要结合自身能力、价值观、家庭经济条件和职业今后的发展等诸多信息进行选择。

即使选到了自己目前感兴趣的专业,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萌新毕业生们正处于人的快速发展时期,你在变,你的职业兴趣也在变。

人生路很长,随着自己的社会经验的增加,想找准自己的职业兴趣,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能力是必要的。

作者:王王磊

相关原文:高考生们,职业兴趣测验了解一下 | 职业倾向测试指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

参考

姚爱贞. (). 大学生职业兴趣类型结构与测量工具的编制.(Doctoral dissertation, 郑州大学)

石建勋. ().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曹彩彩. ().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南京师范大学).

陈硕. (). 高职生所学专业、职业选择和职业倾向的一致性与未来规划. (Doctoral dissertation, 山东师范大学).

Stoll, G., Rieger, S., Lüdtke, O., Nagengast, B., Trautwein, U., & Roberts, B. W. (). Vocational interests assessed at the end of high school predict life outcomes assessed 10 years later over and above IQ and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3(1), 167.

龙立荣. (1991). 国外三个职业兴趣测验的发展趋势. 心理科学(6), 61-62+24.

吴修良, 徐富明, 王伟, 马向阳, 匡海敏. (). 判断与决策中的证实性偏差. 心理科学进展, 20(7), 1080-1088.

徐富明, 李欧, 邓颖, 李燕, 史燕伟. (). 判断与决策中的投射偏差. 心理科学进展, 24(3), 422-430.

郑秋强, 徐富明, 罗寒冰, 李彬, 张慧. (). 判断与决策中的规划谬误. 心理科学进展, 22(3), 482-49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