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军峰山下最后的土法造纸村落

军峰山下最后的土法造纸村落

时间:2020-08-18 12:56:17

相关推荐

军峰山下最后的土法造纸村落

荡料

挑杂质

“南丰自古有洽湾的豆皮、三溪的黄烟、沙岗的草纸的说法,原来沙岗这一带有六七个村庄都使用土法造纸,如今只剩下沙岗一村了……”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闻说南丰县市山镇沙岗村,如今还保存着原始的土法造纸作坊。近日,记者驱车前往探访,车上,市山镇的干部告诉记者,沙岗土法生产的草纸由于历史悠久,在南丰一直很有名气。

沙岗村地处军峰山山麓,山高岭险,竹林茂盛。抵达沙岗村后,只见一条小溪环绕着秀美的村庄,远远传来轰隆隆的水车转动声和“扑通”的捣纸浆声。循声而去,溪水间有两座四边没有遮拦的工棚,巨大的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走进工棚,首先入目的是水轮车推动巨大水椎砸向地面的一堆发黄的碎屑,一村民赤裸着上身,坐在潮湿的地上,不断地挑拣出杂质。工棚的两头,有10多个水池,水池内是米黄色液体,村民操纵着一个长约1米的木框。轻轻将木框平铺在水面前后荡一下后取出,此时的细篾竹帘上已铺上了一层乳黄色薄膜。待水稍干后,从木框中取出竹帘,将取出的纸帘倒盖在旁边的一块木板上。如此反复操作,木板上由黄色薄膜所形成的凝固物越积越厚,最终叠成高高的纸堆。再经过烘烤或晾晒,一张张绵软细嫩的纸就做好了。

乘着片刻的休息时间,记者与挑拣杂质的村民符志文聊了起来。符志文说,土法造纸术过去一直是生产队的副业,原来在远离村庄的小溪上游。20多年前,他与10位村民先是承包了队里的造纸坊。后来,为了方便生产,慢慢造纸坊搬迁到离村庄近一些的地方。这两间造纸坊是近些年建造的。

据沙岗村宗谱介绍,沙岗村的传统的造纸,一直都是沿用祖宗传下的古法造纸工序生产。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明代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覆帘压纸”和“透火焙干”等有关造纸的工序和方法。

符志文告诉记者,听祖辈人说,清康熙年间,沙岗村的先民就是看中了军峰山下这块丰盈的水资源,从外地搬迁至此,造纸谋生,因此造纸工艺也随之代代相传。造纸,曾经是沙岗村的主要经济支柱,村民们十分钟爱它,一直传承这份传统工艺,走过了300多年时光。

“记者同志你也看见了,造纸是极为辛苦的活计,丰水季节里,工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符志文说,冬天,寒风凛冽,手浸入纸糟抄纸常常被冻僵。夏季,在低矮的纸棚里,高温逼人,稍不慎就很容易中暑。由于常年与水打交道,造纸的村民,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性关节炎。

据符志文介绍,当地生产的纸叫火纸,主要用于祭祀。采用嫩竹做原料,经过选笋、压榨、磋笋、抄纸、切割等二十多道工序,最终才制作而成。产品具有质地良好、纤维细长、拉力强、张片均匀、色泽淡黄、卫生无毒,经久不被蛀蚀等特色。

“造纸与种桔子相比,效益是远远比不上的,年轻人没有兴趣干这行的。但传承了这么年的老手艺,我们舍不得丢失……”土法造纸这门传统的工艺在沙岗村还能坚守多少年,符志文也说不清楚:“听镇上的干部说,传统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可以申报文化遗产,我们希望这门老手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黄初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