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为啥长春人把左转弯叫大回 右转弯叫小回?

为啥长春人把左转弯叫大回 右转弯叫小回?

时间:2022-05-26 16:17:20

相关推荐

为啥长春人把左转弯叫大回 右转弯叫小回?

老照片里找到“大回”“小回”出处

为啥左转叫大回、右转叫小回?长春80后小伙找到答案

近日,在人人网,许多长春网友都分享了一个名叫《在长春,有一些角落,让你爱恨交加》的相册,里面两张解释为什么左转弯叫大回、右转弯叫小回的老照片引来了许多长春网友的评论。一位网友称:“我在长春待了,一无所知啊。长见识了。”

俩80后爱研究老建筑

相册的主人叫李雨楠,今年30岁,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大学时学的是旅游专业,目前是一名媒体人。“学了旅游专业之后,突然发现对自己生长的这座城市熟悉而又陌生,这让我对老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雨楠说。

与李雨楠同样喜欢老建筑的是比他大一岁的高中同学杨宇。杨宇同样是地道的长春人,也是一名媒体人。学习中文的他对历史也很感兴趣,尤其喜欢研究日本史。“伪满时期,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大量的建筑,我觉得老建筑不应是以文字为载体,而应是以照片。”

都夸长春老建筑保护得好

平时两人在工作之余总会上街寻找老建筑,用相机拍下来,到图书馆查资料开始研究,还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论坛。“这是一个全国的民间论坛,一些网友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文化遗产。吉林省研究老建筑、喜欢文化遗产的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李雨楠说,通过研究老建筑,结识了很多朋友。长吉两地的朋友也会有互动。“吉林市乃至省外的朋友说,长春在老建筑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好,这让我们感到很自豪。”

杨宇说,研究老建筑的这个圈子里,目前在长春比较活跃的有20人左右。“有60多岁已经退休的,也有20多岁的在校大学生。还有外地人,由于在长春学习、工作、生活,喜欢上了长春的老建筑。”杨宇说。

老建筑考证困难多

最近这3年,包括两人在内的论坛好友共找到10多处长春老建筑及历史遗迹,长春跑马场遗址、东环城路19美国卡内基钢铁公司的铁轨栅栏、长椿寺遗址、站前日本神社灯幢残件等等。李雨楠说,曾经有一位叫“老长春”的圈内朋友,花了一天的时间找到了伪满时期的满铁界桩,“曾有一个纪录片说满铁的界桩都不能存在了。结果我的这个朋友,在胜利公园里找到一个仅存的界桩,这也是大发现了!”

李雨楠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老建筑很难从史籍、地方志等各种史料中查明名字、用途和具体建造年份。在考证的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发展,一些老建筑年久失修,最终拆掉了,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发现“大回”“小回”的出处

除了研究老建筑,李雨楠对于所有的老物件也都有所关注,正因如此,他考证出为什么现在长春人管左转弯叫大回,右转弯叫小回。“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去一个同样喜欢收藏老物件的朋友家做客,他拿出一张民国时期的照片,照片中有两名士兵在十字路口中央站岗,背后是一块铁牌,上面写的是"左大回,右小回’。后来偶然找到一个伪满时期的短片,片中有一个场景,里面也有一个十字路口,里面的铁牌和照片中的铁牌形状大小一模一样,放大之后发现上面的字是"左小回,右大回’。这是由于当时日本开车是左侧行驶,因此在日本战败投降后又改成右侧通行,因此变成了"左大回,右小回’,我发现这个之后非常兴奋,立刻发到了论坛分享给大家。可以说这个考证算是一个原创吧!”

在这两张照片的评论中,一位叫黄瑞庭Rayard的网友更进一步地作了解释:“现在日语中也有"大廻り、小廻’的说法,无论左拐还是右拐,贴着马路边拐就叫"小回’,远离马路边拐大弯就叫"大回’。”

把研究老建筑当第二职业

目前,李雨楠在吉林广播网上制作了一个《老长春的记忆》的主题网页,他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能够寻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搜集所有与长春记忆有关的实物、音视频和照片。而杨宇的新书《长春近代建筑图鉴》也在今年出版了,书中使用了大量新老照片,把1932年到1945年时期,日本留下的很多建筑做了翔实的介绍。“现在研究老建筑已经成了我的第二职业了。”杨宇说。

未来,李雨楠希望能够结识更多喜欢老建筑的朋友,杨宇则有着更大的梦想,目前他正在准备他的下一本老建筑方面的书,“新书将是今年这本的一个续,可能会是清朝以前的,也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优秀的长春建筑,总之我会努力的。”杨宇期盼着。

--来源于新文化报10月18日A08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