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故里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故里行

时间:2022-11-20 22:44:37

相关推荐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故里行

鲁迅故里,浙江绍兴。

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也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周恩来、秋瑾、马寅初、王羲之、贺知章等名人故居,齐聚绍兴,是名符其实的名士之乡。

大越小院。

沈园边上的家庭式旅舘。

小巷—王羲之故里。小巷尽头是戒珠讲寺,寺后是王家山。

王羲之故里的洗墨池。

乌逢船码头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茅屋,狗,塔,村女,云,……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个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鲁迅《好的故事》。

咸享酒店

沈园

沈园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所以称为“沈氏园”。

沈园的入口。“沈氏园”三字系郭沫若手书。

沈园里的诗境园

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而建,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太湖石,取名“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诗境石具有瘦、透、漏、皱、丑五个特点。“瘦”,是因为上大下小,给人高高瘦瘦的感觉;“透”,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到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互不相连。“皱”,是因为这块石头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丑”,是人以美自称而石头却以丑为美,越丑越显示它的欣赏价值。

陆游手迹“诗境石”

千古绝唱的《钗头凤》碑,见证了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陆游20岁左右娶表妹唐婉为妻。陆游英俊潚洒,才华过人,唐婉才貌双全,通晓诗词,和陆游情趣相投。女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无䣳,陆母逼陆游休妻,母命难违,陆唐两人忍泪吞声,分手后各自嫁娶。宋朝惯例,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四月初七,私家花园都要对外开放,陆游与唐婉在沈园不期而遇,唐婉对陆游非常殷勤,派家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菜。陆游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即兴在沈园的园壁上题写了《钗头凤》词“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当时陆游已另娶四川王氏为妻,而唐婉也改嫁绍兴名士赵士程。当年的山盟海誓虽还在耳边回响,但两人已不能再通书信。唐婉看了这首词后十分伤感,回到家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沈园偶遇让唐婉情意凄绝,不久便抑郁而逝。《钗头凤》由此而成千古绝唱。

石桥叫“伤心桥”。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一汪池水也见证了八百多年前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石板小桥—伤心桥。

下图左侧叫“广耜斋”,系东苑主体建筑,在池水南岸,茅草覆顶,有古拙之风,斋前设宽敞的临水平台。 心形水池,名谓“琼瑶池 ”。取自《诗经》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孤鹤轩亭

“孤鹤轩”三个字是著名画家谢稚柳题写。传说陆游在82岁时写有《城南》一诗,在诗中,诗人以”孤鹤“自喻,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取名“孤鹤轩”。轩中有一幅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倚思频抛细雨送黄昏”,由萧挺撰文,钱君匋手书。

双桂堂原是沈家的堂屋,因为旧时在堂前种了两株桂花树,左边为银桂,右边为金桂,故称“双桂堂”。

沈园的鹊桥。

小桥,因为一端起自平地,另一端搭在假山上,会意传说中喜鹊们为牛郎织女搭建的相会之桥,取名“鹊桥”。

沈园夜景。

沈园夜景。

沈园戏台夜景。

东湖

东湖在绍兴古城东六公里,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成为著名园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

东湖原名箬篑山 ,又称绕门山。“箬”其实是东湖山上的一种草,形状似竹叶。相传,这里原来是一座青石山,与越中诸峰 同为会稽山脉。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东巡南下至此,曾用箬竹喂马,因此而得名“箬篑山”。

东湖享有“天下第一水石”美誉。它宛如一使人玩味无穷的水石盆景佳作。湖中崖壁蹉砣,有的对峙如门, 有的倒悬若堕,有的深曲如洞,水色深黛、清凉幽静,巧夺天工之奇观,风格独特,使人陶醉。

东湖的气质就是在平凡中见着真奇,小巧中透着灵气,普通中显示高雅。有人把东湖比作巨型山水盆景,颇领古越风姿。

寒碧亭。因为它整年在山北的角落里,终年见不到阳光,因此而得名

绕过寒碧亭,拾阶而上揽越亭,极目远眺,古越风貌一览无余。

秦桥

弯弯的石拱桥,垂柳行人,江南的柔美和山的峻峭,相得盖彰。

湖中多有乌篷船,船工一手撑橹,双脚躅桨,可以一览沿岸风景。

船在水上漂,如在镜中游。乌篷船就象水乡精灵,悄然无声却穿梭不息。

霞川桥 西游记的拍摄地之一。

两侧桥联写道:“剪取鉴湖一曲水,缩成瀛海三山图”。

明镜般的水面,咿哑咿哑的乌篷船,来回移动,飘逸出江南水乡轻盈明澈的韵味。

东湖,没有浩渺的水波,浅浅一弯湖水,湖边的建筑与斧削般的悬崖峭壁相得益彰,小巧、别致、灵秀。

东湖自汉代起,相继在此凿山取石,至隋,越国公杨素为修越城,大举开山取石。经千年鬼斧神凿,遂成悬崖峭壁,奇潭深渊,宛如天开。湖内有陶公洞、仙桃洞,最富情趣。小舟入洞,如坐井观天,碧潭岩影,空谷传声。

仙桃洞景点,绝壁峭峙、湖水深不可测,惊险奇绝,别有洞天。

洞两旁刻有“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门联。传说中当年皇母在此崖壁上植了一棵仙 桃,此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食之可以长生不老。为了防止仙桃被盗,皇母特派一员天将在此日夜看守。崖壁上至今还留有天将坐过的靠背椅。

山壁几乎都是垂直的。石壁上题着历代名家的诗词。

郭沫若当年秋游东湖题有四言诗一首,“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干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

周公洞里抬头看,四面都是合拢的石壁,天就剩下这么一小块。坐井观天的意境,悠然在目。

陶公洞内水色深黛,气温冬暖夏凉。

漫步在白玉长堤上,东湖奇景可以细细品味。这里杨柳清风,景随步移,看岩石,形状怪异,有的壁立千尺,鬼斧神工;有的相对而立,就象石门;有的曲折有致,状如石洞。

沿长堤漫步,有四个亭子,听湫亭、饮渌亭、香积亭、静趣亭,这些亭子的名字充满诗情画意,合起来,便是春夏秋冬的寓意。

东湖水上戏台

荡着乌篷船听越剧,别有情趣。

鲁迅故居

“百草园”之所以出名,缘于鲁迅那篇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百草园朝北的园洞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仰视桑椹熟;俯听蟋蟀鸣”。短短的十个字,一仰一俯,将孩童的天真纯朴刻画得惟妙惟肖,稚趣盎然。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原是鲁迅老师寿镜吾(1849~1930年)家的书房(北边的厢房)。鲁迅在这里就读,前后六年,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

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第一件事是要先对着匾额图行礼。

《松鹿图》右下侧有老师寿镜吾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鲁迅祖居灶屋。

鲁迅先生有一段名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按此定义,为鲁迅冠以“民族脊梁”,受之无愧。

绍兴是周恩来祖籍。周恩来祖居、故居是明清风格的台门建筑。周恩来纪念馆坐北朝南,平面呈三条轴线布局,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

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园林。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

鹅池碑亭是一座三角形石质建筑。石碑高188厘米,宽68厘米。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写,故也称父子碑。

父子同写一碑

碑上 “鹅”字和“池”字分别为王羲之和王献之所书。那一天,王羲之正饱墨临书,写完一个“鵞”字,忽闻皇帝诏至,即出接诏。当时王献之只有八岁,见其父已写完“鵞”字,遂提笔续上一个“池”字。

王羲之笔力雄劲。相传晋帝要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木板上,再让工人雕刻。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去,刻字者削进三分才见底。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喜欢鹅,他曾为一位道士抄了一部《黄庭经》,书成换鹅。

兰亭内的 曲水流觞景。

一条曲曲弯弯“之”字形的小溪,清水流淌,两侧石块砌筑,可坐可卧。

兰亭御碑亭。

“兰亭碑亭”呈四方形,三面临水,砖石结构,古朴典雅。碑上的“兰亭”两字,系康熙皇帝御笔。

御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83年重建,高12.5米,八角攒尖顶,重演翘角。亭中御碑系乾隆年间原物,碑高6.86米,宽2.64米,重约18吨,碑底为须弥座,碑冠勒云龙浮雕。

安昌古镇位于绍兴西北部,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安昌古镇现存三里长的依河古街市,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粉墙黛瓦的台门民居,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桥,穿梭往来的乌篷小船,风貌古朴迷人,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美誉。

安昌古镇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别具特色,每年的腊月风情节都吸引了大量游人。

毎年腊月时节,古镇人家纷纷忙着操办年事,搡年糕、裹粽子、灌腊肠、扯白糖,“祝福”祭祀,婚礼寿庆,处处风情处处景,体现着浓郁的越地民俗文化特色。

小桥流水白墙绿瓦,典型的江南水乡风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