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汉代风云人物 项羽7:自毁长城

汉代风云人物 项羽7:自毁长城

时间:2022-09-14 16:06:56

相关推荐

汉代风云人物 项羽7:自毁长城

演讲人:王立群

讲师简介: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文选〉成书研究》等。

内容简介:项羽二十七岁就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他三十一岁就兵败乌江,自杀身亡。项羽这短暂的一生的大起大落是政治幼稚还是军事失策?这一切与项羽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全文:

解说:在前面的节目中,王立群教授为我们讲述了项羽在追随其叔父项梁的过程中屡建奇功,项羽正是靠着他所向披靡的勇气,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节节取胜,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这无疑也显示了项羽的霸王风范,但是相遇却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想法,尤其是鸿门宴中放走刘邦,显示其政治幼稚,更让人不解之前,在荥阳大战之前,项羽竟然弃用了重要谋士范增,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项羽究竟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作客百家讲坛,为你细致分析项羽的性格之谜。

王立群: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项羽为什么会在政治上跟军事上犯下那么多的错误,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在政治上、军事上犯了那么多错误呢?有关项羽的成语非常多,比如我们讲到项羽的英勇善战,大家马上会想到破釜沉舟,如果我们今天想到这一场酒不好喝,我们想到鸿门宴。我们今天再讲一个跟项羽有关的非常有名的成语叫沐猴而冠。沐猴是一种猴子,冠是一种帽子,猴子戴帽,这是一句骂人的话,表面上像一个人,但是实际上不是个人,这个著名的成语也出资《史记项羽本纪》,这个成语怎么来的,说项羽到函谷关之内,主持分封了18路诸侯王,自己自封了西楚霸王,项羽在关中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投降的子婴杀了,另一个就是他放了一把火把秦朝的咸阳的宫殿烧了,这一把火烧了三个多月,项羽准备东归了,把自己的西楚国的国都定在彭城,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所以他要从陕西返回徐州去,当他要走的时候,就有一个人,这个人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史书上记载,叫“说者”,这个人给项羽提了一个建议,说关中这个地方太可贵了,说你不应当东归到彭城去,说你应当在陕西,在关中建都,我们知道陕西这个地方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陕西是一个大盆地,整个陕西省是一个大盆地,陕西四面有四个重要的关口,东边是函谷关,南面是武关,西边是大散关,北边是萧关,陕西这个地方,四边是四个关口,其他地方进不来,所以自古以来,陕西有一个别名,叫“四塞之地”,这个地方可以建都,你在那建都,你要称霸天下非常容易,项羽一听有道理,但是这个时候项羽再一看,整个咸阳的宫殿已经让他烧光了,他又觉得没法呆了,他有没有听这个“说者”的意见,就把这个“说者”打发走了。这个“说者”一出来,很遗憾,说了一句话说:“人们都说,南方的楚国人是沐猴而冠,果然。”什么意思?人们都说南方人是猴子戴帽,看起来像个人,其实不是人,看看项羽,果然这样。“说者”是说自己心中的一个感慨。但是马上有人打一个小报告,把这个话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骂他是沐猴而冠,把这个“说者”抓起来,“烹”,一个大锅,把水烧热,把人在里面煮死,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法,这就是沐猴而冠的成语。这个成语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地方,这个“说者”既然历史上没有记载他的姓名,那他肯定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你采纳也罢,不采纳也罢,其实就是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很豁达,即使骂他是沐猴而冠,哈哈一笑就完了,另一种就是不理。我们把刘项两个人对比一下,刘邦还有一个故事,刘邦手下有一个大臣周昌,这个大臣是刘邦手下的御史大夫,相当于副总理的职位,有一天向刘邦汇报工作,刘邦正在拥抱戚夫人在亲热,周昌汇报工作,很不好意思,转脸就走,刘邦看到周昌过来,把戚夫人放下来,他赶周昌,做了一个今天看起来不太雅观的动作,他按着周昌的脖子,弯下腰,骑在周昌的身上,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一下子骑到副总理的脖子上了,这种事不太多,刘邦这种事做得出,小菜一碟,他问周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周昌回答了一个很重的话,说:“陛下是桀纣之主。”这个话很重,如果是项羽,肯定是一个字,“烹”,刘邦听了,哈哈一笑,放周昌走了,刘邦比较豁达,项羽比较计较。在我们评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项羽这个人非常自尊,你稍微伤了他的自尊,他绝对不会放过你的,说者提了这么好的一个建议,落了这么样的一个下场,原因在于他犯了项羽的大忌。

解说:项羽在处理“说者”给他的建议时,面对沐猴而冠的说法,竟然烹杀了那个无辜的说者,项羽给人的印象是小肚鸡肠,这与他在战场上刚毅豪爽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项羽究竟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项羽的性格对他的事业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

王立群:这些原因和性格有关,因为性格就是人,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业,一个人的性格也可以损伤他的事业,项羽的性格中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自信,当然我们这个过于自信是口语,如果我们换一个比较文雅的词叫什么,叫“刚愎自用”,项羽太自信了,本来自信是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你在实现你人生目标过程中间的所有的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过了头,那就坏了,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谬误了,就是刚愎自用。项羽的刚愎自用的失误就是失察、失人、失态、失信。我们逐一来说。

我们先说失察。因为项羽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西楚霸王,他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所以你作为西楚国的国君,或者说你作为诸侯国的盟主,你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你要善于考察和观察你手下的人,哪些人可堪重任。我举一个例子,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对自己在项羽手下有一段很伤心的话,他说:“臣侍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话不用。”我在项羽手下的官位最高不超过郎中,我的任务就是拿着一个执戟为项羽放哨,我做了这么一个官,言不听,计不用,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的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韩信跳槽了,韩信这么一个军事天才,楚汉战争中作为一流的军事天才的只有项羽和韩信,刘邦是二流的人,韩信提什么建议,我们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据我们的判断,韩信给项羽的建议不是毫无价值的建议,但是项羽听不进去,他只相信自己,一个站岗放哨的卫兵向他提建议,他能放在眼里吗?所以就失去一个军事天才,这就是他刚愎自用给他带来的一个致命伤,失察。

第二点,失人。如果我们熟悉楚汉战争的历史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刘邦手下谋士特别多,张良、陈平、箫何,这是一流的,二流的就不说了,还有草根,草民,他的谋士特别多,反过来,你看项羽,项羽手下谋士有什么?大家只知道一个,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项羽手下没有,这个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为什么项羽手下没有谋士,只有一个范增,为什么没有?这个其实和他的刚愎自信太有关系了,项羽按照我们今天老百姓的话说,这个人的主意太大,他的主观意见太强了,他不需要谋士,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作主,我们前面讲过鸿门宴,决定第二天消灭刘邦的是谁?是项羽,决定第二天撤销军事行动的是项羽,他和谁商量过,他召集过会议吗?他和谁商量过吗?连他最信任的范增都没有商量,所以项羽没有谋士,这样使他失去了一大批为他出力献策的人,这是他刚愎自用。

第三,失态。失态就更明显了,如果我们翻翻《史记》《汉书》,有关项羽的记载中间,司马迁也好,班固也好,写到项羽,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怒”,“大怒”,我仔细翻《史记》和《汉书》,找不到项羽的笑,找来找去,他只有一次笑,就是乌江自刎,那个亭长划着船让他过江,说你将来还可以东山再起,项羽仰天一笑,自杀了。我们看到最多的是项王“怒曰”,我曾经做过统计,怒有几十次,怒在很大程度上是伤害了项羽的自尊,项羽是一个极其自尊的人,一旦伤了他的自尊,他一定大怒,我们看看日常生活中间,气性大,最爱大怒的人,其实都是最自信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多多少少都是刚愎自用的人,认为自己都对,别人做得不顺心,别人说得不顺心,马上就发火,这是他第三方面的表现,失态。

第四,失信。项羽的失信中间,表现得最多的就是项羽很难相信别人,因为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间知道,在任何一个群体之中,他总有两类人,一类是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就是一般的人,这是大多数,另一类人就是才智之士,我们也可以叫精英,有才之士他很容易招嫉妒,这个招嫉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自群体之内,比较有才干的人机会比较多,可能得到的也比较多,而其他的人可能机会少,或者机会来了,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所以得到的也可能少,这是一种招嫉,另外还有一种招嫉,如果是两个敌对的群体,比如说刘邦跟项羽两大集团,某一个群体中间最杰出的这些人最容易招致对方的嫉恨,我们前面就讲过,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个范增,范增在项羽集团中间应当说是一个最有谋略的人,虽然这个人的本事不是很大,但是毕竟是项羽集团唯一的一个谋士,就这招嫉了。陈平用了一个很拙劣的计谋,项羽的使者出使刘邦的阵营,陈平首先让手下的人准备一桌很丰盛的宴席,就问了,我们准备这么好的宴席是为了招待范增将军的使者,这个使者一楞,我不是代表范增来出使的,我是代表项王来出使的,陈平手下的人说,你不是范增的人,你是项王的人,那好,那好,端了一桌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回去就跟项羽汇报,说范增通敌,他这个使者一去,好酒好肉,我一说代表你去,好酒好肉全撤了,二锅头也没有了,全上了一些劣质的,项羽一听,大怒,对我的使者,这样一个待遇,打狗还要看主人的面,我的使者去受这么个待遇,范增的使者受这个待遇,稍有头脑的人我们都知道,这是“反间计”,这是末流之计,不入流的计策,用这能骗项羽,为什么陈平用这个计策骗项羽,陈平在项羽手下呆过,他知道项羽这个人多疑,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这么一来,这个计就灵了,这个使者实际上不自觉地充当了一个说客,给项羽进了点谗言,这个谗言项羽一听就信了,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项羽如此轻信,范增临走的时候就说,大王好自为之,范增的离去可以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件事情。

解说:上面立群教授分析了项羽自酿的刚愎自用的苦酒,项羽太自信使他不能明察人才独断专行使他失去了别人为他出力献策的机会,自己也落了是经常发脾气,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但是项羽也要打天下,也要用人,但是他为什么如此刚愎自用,项羽为什么不能把握自信的度,而是自信地过了头。

王立群:项羽的刚愎自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项羽自身的才干。项羽自身确实,他的才干我们概括成四个字“能征惯战”。他自己说过:“吾起兵至今八岁矣,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业天下。”他是非常能打的,一个没有才干的人绝对不会刚愎自用,所有刚愎自用的人都是有才干的人,他肯定是有才的人。

第二个原因,少年得志。项羽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项羽叫“不落空”,所有的好事都赶上了,我们看看项羽,24岁一起兵反秦,项梁是主帅,他是副统帅,27岁都做盟主,做西楚霸王,主持国家大政,27岁当国家主席,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也给他带来负面的影响,他的一生什么好事都赶上了,什么机会都没有失去,太顺利了,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阅历的丰富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项羽生活中的磨炼太少了,太顺了,一个人的人生,特别是为官之人,他的人生太顺了,他就太相信自己了。

第三个原因,内外失聪。项羽这个人是内无自知之明,外无逆耳之言,他个人太顺利了,又不太善于自省,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即使做了错事,他也不认为自己错了,这叫内无自知之明,我们讲那个沐猴而冠,稍微有一点逆耳之言,就是一个字“烹”,谁敢给他进逆耳之言,我们知道忠言逆耳,不好听的话,甭说项羽,听不到入耳的话,总是不顺心,听到拍的话,总是飘飘然。

这三个原因导致了他过度自信,和项羽对比的,我们再看刘邦,刘邦在整个楚汉战争中我们没有看到刘邦出过一个金点子,张良献计,袁生献计,所有献计的都是别人,没有刘邦的献计,说明刘邦在智谋上二流。

我们再看军事,军事中间有项羽、韩信在,刘邦在军事上撑破天就是二流,刘邦什么行,打仗老打不过项羽,出力献策,他周围的人,且不说包括张良、箫何……,比他高明的人很多,刘邦老是听人家的。

解说:在我们的印象中,刘邦是“为之奈何”的人,这样的人为什么能够作为君主,能够作为一把手统领那么多人才,而项羽在战场上战必胜,攻必克,却不能夺取天下呢?项羽和刘邦比究竟差在哪里?

王立群:三国时期卫国有一个文人叫刘劭,他写了《人物志》,是中国第一部专讲人才的书,刘劭在讲《人物志》的时候,他把天下的人分成两类,一个是特殊人才,帝王是特殊人才,第二类是普通人才,就是做臣子的,就是普通人才,刘劭有一个观点,他认为所有的臣子,无论是将,无论是相,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偏才,只有国君,才是通才。刘劭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做菜的有很多佐料,最重要的是酸甜苦辣咸,都不能放多,盐放多了,河南话叫打死卖盐的,辣放多了,那是川菜,也不行,这五样都不能作为烧菜的主帅,糖放多了也不行,什么都不能多,大厨师烧菜,什么是主帅,大厨师做菜,作为主帅的就是那一瓢水,那一瓢水是主帅,咸了倒一瓢水,不咸了,刘劭讲得很有道理,他说我们想想刘邦,再想想刘劭的《人物志》很有道理,刘邦就是那无色无味的一瓢水,啥也不是,啥味道也没有,那是主帅,那是领导,那是一把手。

这个项羽是什么?项羽是那个辣椒,项羽只能烧出一盆让四川人、湖南人不能吃得辣得太狠的菜,刘邦是那一瓢水,所以,我们要是看了刘劭的《人物志》就知道,主帅不需要很大的才能,你手下的才子会领兵打仗,去打仗去当吧,会出力献策,谋士你去当吧,主帅三件事,会听、会用,会赏罚。

会听有两层含义:一是别人提了个好意见,你一听,立即付诸实行。会听还有另一层意思,别人不听意见,你要会向别人说四个字“为之奈何”,这叫会听,别人给你提了好建议,你听了,这不算真正的会听,真正的会听,别人不说话,你能问他为之奈何,这叫真正的会听。

第二,会用。酸甜苦辣甜该放多少,哪个人该放在哪个位置上。

最后一条,会赏罚,该赏的赏,该罚的就罚。做到这三会,你就可以做无味之水,统领天下。

我们看看沐猴而冠的故事,那个说者的悲剧在什么地方?这个说者的悲剧找了一个不会听的人去说话,所以提意见,你还得看看你的领导是一个什么样,如果你的领导只会说一个字“烹”,你可千万别提意见,要找那个会听、善听的人,你去提意见,这样你才能够把你的意见变成实际的行动,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们,所以这就是说者的悲剧。但是我们从另一方面看,“说者”的意见很对,项羽没有听“说者”的意见,他也不会听其他人的意见,这是项羽的悲剧,所以我们前面讲项羽,军事如何如何?政治如何如何?其实那都是表象,军事上的被动,政治上的幼稚,归根到底,是他个人的性格所致。是他的性格导致了他政治的、军事上的失误。这一集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