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易经》中唯一记载的最古老的算卦方法——《大衍筮法》

《易经》中唯一记载的最古老的算卦方法——《大衍筮法》

时间:2022-04-19 07:35:28

相关推荐

《易经》中唯一记载的最古老的算卦方法——《大衍筮法》

大衍筮法:

大家都知道《易经》最早是一门占卜的学问 (哲学化那是以后的事儿了) ,但是,当你认真拜读了《易经》之后,你会发现,其中居然没有一句直白的告诉你如何占卜。

《易经》只讲了占到这一卦代表了什么,占到那一卦代表了什么,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算卦,怎么起卦。

这就好比有人扔给你一副象棋,告诉你哪个叫马、哪个叫炮,却没告诉你玩法。

有人可能会问了:这怎么可能呢!从古代到现代,这么多人都拿《易经》算卦,人家是怎么学会的啊?

记录算卦方法的最原始的文献就是《易传》。

《易传》是一个统称,它包括了十篇孔子解释《易经》的文献,这十篇文献历来也被称为“十翼”,这就是孔子写给我们的《易经》的辅助教材。

“十翼”里有一篇《系辞》,有史以来第一次讲解了算卦的方法,这也是《易经》中唯一的最古老的有文献记载的算卦方法——《大衍筮法》。

最早接触《大衍筮法》是八十年代就读浙江中医学院期间,当时的学术氛围,易经术数的研习还比较传统(遵古法),不像现在各门各派卜筮之法层出不穷,多有“创新”,令人眼花缭乱。

有人就问了,难道铜钱卦和梅花易数就不古了吗?

当然古了,只不过那是中古近古的事儿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咨讯的发达,人们都奔着更简洁更快速的方法去了,像这种需要较长时间起卦的复杂之法,逐渐的被冷落了。

其实,后世铜钱卦乃至梅花易数的出现,就决定了卜筮之术(至少是起卦方法)的便捷化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了。

在追求效率和急功近利的当代,《大衍筮法》几乎已经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少有人问津了,只有少数人还守着这份坚持——遵古法!

《大衍筮法》即蓍草揲蓍法,是《易经》原文中唯一记载的一种最为古老的筮法。

筮即策,是运用蓍草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得出特定的数字组合,从而以数字转化成阴阳卦爻符号,并以此结合《易经》卦爻辞论断吉凶。

《大衍筮法》出自今传本朱熹隶定的易传《系辞上传》。

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两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大衍筮法》中“五岁再闰”,是二十年八闰,这比四分历十九年七闰的闰周要疏得多。这说明“大衍筮法”产生年代十分久远,当在商末周初。

具体方法 :占卜前,应先沐浴更衣,找一静室,专心于所占之事,焚香祷告,准备五十根蓍草,后世之人为求方便,也有用竹签和围棋子代替的。

蓍草一共是五十根。“其用四十有九”,五十根中抽出一根放在一边,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演算求卦当中,用的蓍草是四十九根,抽出那一根始终是不用的。为什么有一根不用?本号另有论述,这里就不作探讨了。

第一步:把49根蓍草随机分成两组,左右手分持,象征着天地初开,这两组蓍草,一组象征着天(左手),一组象征着地(右手)。

第二步:从任意一组当中拿掉1根蓍草(我习惯从右边那一组里拿),这根蓍草象征的就是人。这样一来,天、地、人三才俱备了。

第三步:把象征天的那组蓍草数数有多少根,数清楚之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看看余数是几,古人是用减法,四根一组的逐次拿(减)出来,看余数,这里用最简洁的除法(下同)。

如果遇到整除的情况,我们就当作余数是4。

这样,余数都逃不出1、2、3、4这四个数字。将余数单独拿开。

有人问,为什么要除以4呢?因为,在古人眼里,这里的4象征的是一年四季。

现在,我们来演习一遍。

比如,代表天的左手分得的这组蓍草一共有18根,那么:18÷4=4余2数,那我们就把2当作余数,将这余数2根拿开,左手还剩下16根。

第四步:代表地的右手分得的那组蓍草也照猫画虎,和第三步的做法一样。

既然左手分得了18根,右手本来是49-18=31根,但是右手已经拿出1根代表人了,现在只剩下30根了,30÷4,余数2,把这余数2根拿开,右手还剩下28根。

那么,总数还剩下49减去2(左手余之2),再减去2(右手余之2),再减去代表人的1,共减了5根,还剩下44根蓍草。这就算是完成了“一变”。

然后把“一变”之后剩下的44根蓍草汇拢进行所谓的“二变”。

第五步:把前面“一变”剩下汇拢的44根蓍草一分为二,持于左右手象征天地,取出右手中1根象征人,再进行与前面“一变”重复的操作。

假如左手23根,右手自然是21-1=20根(已经拿出1根代表人了)。

左手23除以4得余数3,把这3根拿开,右手20除以4,除尽取4,把4根拿来,那么,3+4+1(代表人的1)=8,“二变”以后,蓍草总数还剩下44-8=36根,这就算完成了所谓的“二变”。用“二变”以后剩下的这36根蓍草进行所谓的“三变”。

第六步:将上次剩下的36根蓍草一分为二持于左右手,仍然从右手中取出1根,然后左右手分别除以4。假如左手13根除以4得余数1,右手自然是22根(已经拿出1根)除以4得余数2。

那么,左手余数1,右手余数2,加上之前右手拿出的1,加起来是4。这样,左右手剩下的的大数之和就是36-4=32。

这最终的32再除以4等于8,把这个8转化成阴阳的符号,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六爻卦中的初爻(自下而上的第一爻)。

至此,我们就通过“三变”,得到了一爻,要得到完整的六爻,总共需要重复六次前面的“三变”的操作,也就是总共“十八变”而成六爻,这样,一个卦的气数才算圆满,想一想女大十八变,终于成熟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

一变以后,天之余加地之余加人之数(1),得出的数字只有两种可能,不是9就是5,如果你算出来的数字既不是9也不是5,那就说明你前边有哪一步算错了,你就从头再来吧。

二变以及三变之后,天之余加地之余加人之数(1)不是4就是8。如果你得出的数既不是4,也不是8,那只能说明你哪步算错了,重来吧。

这三道流程(三变)做完,最后的得数只有4种情况:24,28,32,36,如果不是,那么你前面一定错了,重来吧。

无论你得出了这4个数字中的哪一个,把这个数字再除以4,得到的数字逃不出6、7、8、9。

通过六次的重复,每次三变共十八变,得出了六组数字(不出24、28、32、36),这六组数字分别除以4,依次得到了6个数字(不出6、7、8、9),以奇数为阳爻,以偶数为阴爻,以6为老阴、9为老阳,7为少阳、8为少阴。

为9、7时,表示占得阳爻(一),为9则为老阳,即同时是变爻(动爻)。

为6、8时,表示占得阴爻(——),为6则为老阴,即同时是变爻(动爻)。

为什么老阴老阳为变爻呢,这就是易经的思维方式了,凡事老了,也就是到了极限顶点了,也就要变化了,类似于武林高手,招式用老了就一定要变招了。

这样,自下而上六个爻就可以用(一)或者(——)这样的阴阳符号表画出来了,有老阴老阳的爻也就是动爻了,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变卦也就出来了。

以上成卦法叫做《过揲法》。由于历史上学术分歧的原因,还有一种成卦的方法叫《挂仂法》,是朱熹老爷子极力推崇的。

挂仂法:

用上面的一变之余、二变之余和三变之余(即每变以后,天之余数加地之余数加人之数1)。这个“之余”只有4、5、8、9四种可能。

其中4、5为小数,8、9为大数。小数为阳,大数为阴,也就是4、5为阳,8、9为阴。

如果三个“之余”中三个都是小数阳数(4或5),则得阳爻(一)且为动爻(即老阳)。

如果三个都是大数阴数(8或9),则得阴爻(——)且为动爻(即老阴)。

如果三个数的阴阳属性不统一,两阴一阳或者两阴一阳,比如:有两个大数一个小数,则得阳爻;有两个小数一个大数,则得阴爻。

上述过程可求得一个爻,用相同的步骤一共做六遍,就分别求得六个爻,按先后顺序分别为一个卦的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窃以为,不必纠结于用那种方法成卦,最重要的是静心澄虑,至诚无息。只要专一而占,天机必见,否则,天不告。

解卦法:

1、没有变爻: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卦辞,根据这个卦辞的意思来解释。

2、一个变爻: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变爻的爻辞,根据这个爻辞的意思来解释。

3、二个变爻: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两个变爻的爻辞,根据这两个爻的爻辞的意思来解释,但是要以上爻的爻辞为主。

4、三个变爻:在《易经》中分别查出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辞为主,变卦的卦辞为辅,综合解释。

5、四个变爻:在《易经》中查出本卦中两个没变的爻的爻辞,根据这两个爻辞的意思,以下爻的爻辞为主来解释。

6、五个变爻: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然后用变卦中不变的那个爻的爻辞来解释。

7、六爻皆变: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根据这个变卦卦辞的意思来解释。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不是起卦方法正确,也准确的查到了相对应的卦爻辞,就能准确知道吉凶了呢?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王充《论衡》记载了孔子和子贡就同一占卦结果产生不同推断结论的故事:鲁国要攻打越国,子贡占得鼎卦,爻辞说“鼎折足”,子贡说不吉。可是孔子说吉,理由是:越国的地方多水,是乘船前往,可以不用足。结果鲁胜越。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古人用《易经》占筮的时候,具体的解卦效果如何,也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一卦在手江山我有这么简单。或许,这也就是《易经》的魅力所在吧。

占卜三原则:

不诚不占,不疑不占,不义不占。

一、不信者不宜占卜。有些人认为易经和占卜纯属封建迷信,并不相信它所蕴含的宇宙数理之妙,认为任何事都无运势可言者,最好不要占卜。而且,易经的占卜非常讲究占卜之时的天人感应,不诚心者往往思虑繁乱,不能专心于所问之事上,占卜了也不灵验(占了白占)。

二、没有疑问不宜占卜。有些确定无疑之事不宜占卜,占了反而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决策。更不宜将占卜作游戏,经常无意义的占卜会导致你的占卜失灵。

三、不为不义之事占卜。很多卦辞都有“贞吉”之言,决无“不义吉”的。“易经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占卜是不可能为“不义”之事指出方便之门的,就算占了,结果也一定会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的。

另外,有些人为求保险,同样一件事反复找人起卦,这是很不好的。起卦虽然有固定步骤与算法,但绝对不会像物理实验那样问同一件事必然得到同一个结果。所以,每次的卦象皆有不同(也许阐述了同一件事的不同时空),在一堆“卦象”中会让问卦者迷惑和糊涂。

易经中有语曰:“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反复起卦可能是“亵渎”的,会越来越不准确。与其多起卦,不如诚心一占,寻找通晓易理的高人解惑。

结束语:

四营十八变,始成一卦,其繁复不言而喻,也就是古人才有这样的耐心和虔诚。

上古时期人们的占筮是充满仪式感的,筮前沐浴焚香敬礼静心,筮后蓍草入椟焚香致敬,这样的占筮法,别说现代了,到了中古时期,就逐渐的被铜钱卦和梅花易数等便捷的方法替代了。

另外,本文的整理过程,参考了不少同道的文章,在此表示感谢,由于内容繁杂,难免挂一漏万,谬误之处,还请同道海涵!

——处州大衍书院易学大讲堂 邹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