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民国东陇人物传:抗战英烈林剑鸿

民国东陇人物传:抗战英烈林剑鸿

时间:2023-01-20 13:28:13

相关推荐

民国东陇人物传:抗战英烈林剑鸿

缘起:己亥之春,位于东陇村港下的林氏家庙由族人集资重建。林氏家庙始建于民国二年(19),堂号“立本堂”,由东陇村上林下林两支不同祖源的联宗林氏,合力出资建成。族老记起上世纪40年代,林氏家庙办过学校,校名就叫“剑鸿学校”,是下林氏乡绅林世玉先生出资办的学校,以方便族内子弟接受教育。世玉先生的长媳“成绪嫂郑少玲”和三女儿林成绮当年也在剑鸿学校任教。林世玉先生是辉煌公第四子,林剑鸿的叔父,设立剑鸿学校,是为纪念林氏家族的抗战英烈林剑鸿。剑鸿学校于1950年土改时解散,林氏家庙后来也被征用为东陇村农业社第七生产队队址,彻底荒废了。今年8月,笔者受林氏家庙理事会和烈士亲属委托,搜集林剑鸿史迹,撰写《抗战英烈林剑鸿传略》。

(重建前的林氏家庙,即“剑鸿学校”旧址)

林剑鸿(1917-1943),籍贯澄海县东陇村,祖父辉煌公,东陇村下林氏知府公派下“辉”字辈。林剑鸿为知府公派下“成”字辈子孙,父亲林烈卿(绍字辈,辉煌公长子),早年过番暹罗,事业有成,是暹罗侨领,泰京曼谷海天酒楼大股东(曼谷华侨称海天酒楼为“天外天”)。剑鸿于19出生在暹罗,“七七事变”之后回国参加抗战。

(黄埔军校十七期纪念戒指,来自网络)

当年黄埔军校第四分校为开拓学生来源,并鉴于海外侨胞青年子弟热爱祖国,同仇敌忾,但请缨无路。乃建议中央招考有志青年回国受训,请侨务委员会及战时驻东南亚各国领事馆负责招生。计招生254人,成立华侨大队,以黄百强(黄埔3期,广东琼州人)为大队长。1940年又奉命扩充华侨入伍生团,从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越南、泰国、菲律宾、欧美各地,总共招收了1000余人。林剑鸿投考黄埔军校,于1940年入学,成为黄埔第十七期学生,军校登记年龄24岁(1940年),籍贯广东澄海,住址:泰京海天酒楼。隶属于黄埔第十七期二十六总队,下辖第一、二、三大队于1941年陆续毕业。其中第一大队(下辖第一、二队)200余名同学是最早一批归国的华侨,黄埔十七期全部于1942年10月毕业(侨生毕业人数837人)。毕业时间较早,同学录中仅有名录而无照片。

(黄埔军校毕业证书,来自网络)

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华侨生中有百余名同学被选送贵州省息烽县,以中央警官学校名义所设的特种政治警察训练班(简称特警班或息烽班),及四川省重庆市之南洋工作人员训练班(简称南训班)接受特训,林剑鸿就是南训班学员。南训班毕业后,学员大多奉命潜入各自侨居地,在日本占领区进行搜集情报工作。

(广州黄埔军校,来自网络)

根据黄埔十七期同学吴瑜先生的回忆:林剑鸿、何成彤、吴瑜、文汉武、云刚5人(均为上尉军衔),均生长在泰国,都精通中文、泰文、英文和印地语等数国语言,泰语更是十分流利。军校毕业后,都被军事委员会选送重庆“南洋工作人员训练班”第一期学习。1943年奉调至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工作。司令是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将军,司令部设在印度锡兰岛(后独立为斯里兰卡)的迪里。林剑鸿等人到司令部之后,再接受特种技术训练并学习跳伞技能。

这时东南亚各地,已尽陷于日本侵略军之手,敌人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泰国、缅甸、安南等地非常重要,其西北连接我国之云南,广西,可封锁我国的国际运输线,进而打通滇桂、湘桂铁路以威胁重庆;敌人还可以南向掌握新加坡、马六甲海峡,以阻挡英美海军并弥补其海上运输困难。当时我国的国际运输线受到破坏后,不得已开辟了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到昆明,运输极其困难。

(林剑鸿上司,盟军司令蒙巴顿将军)

蒙巴顿将军,肩负重任,准备对日反攻,林剑鸿和吴瑜等5位黄埔同学奉令空降泰国敌后开展工作。1943 年,泰国已被日军占领,泰国人民亦成立了“自由泰人”运动,坚决抗日救国。自由泰人重要人物由国外先后潜返泰国,从事敌后地下工作。盟军为准备尔后军事战略行动的配合,首次以空降方式,特派一组情报人员空降泰国,该组全为泰国华侨之黄埔军校华侨总队学生,即云刚、吴瑜、林剑鸿、何成彤、文汉武5位上尉组员。至于空降的地点却是极大的关键,因为是盟军第一次在泰国空降情报人员,地面又没有接应人员,一切得靠组员自己的判断与运气,行动是冒险的。而他们是黄埔军人,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任何危险早已置之度外。

经几番考虑后,决定将降落地点选在位于湄南河下游西岸之曼谷郊区吞武里府打粦仓车站附近。该地河流纵横,必要时可利用水路逃遁,如空降顺利,则可沿火车路线潜入曼谷市区。他们每人带有手枪一支,子弹数十发,万余铢泰币,此外还有约 10 铢重碎金缚在身上,并有伪造的身份证,穿着当时曼谷普通市民的衣服。那夜适值下弦月,月光微弱,盟军特派遣空军B-24轰炸机一小队在曼谷市区施行猛烈轰炸,借以分散敌人对空降的注意力。同时,另有一架 B-24 轰炸机载着 5位组员从锡兰机场起飞,经西太平洋到目的地降落,空降时间是在晚上9时许,降落次序是云刚第一名,接着是吴瑜、林剑鸿、何成彤,最后一位是文汉武,至于电报机则于各人降落后随着降落。

情报组5人甫一降落,不料即被日军发觉。几个人安全降落地面后,还未集合行动,敌人的步枪、轻机已经开始扫射。林剑鸿五人,发扬黄埔军人的勇敢精神,与敌枪战,不久被日军包围,敌众我寡,弹尽无援。林剑鸿、何成彤壮烈牺牲,云刚、文汉武重伤被捕,吴瑜侥幸逃脱。十余天后,吴瑜与“自由泰人”取得联络,这才知道当时牺牲的是林剑鸿和何成彤同学,被捕的是云刚和文汉武同学,嗣后被捕两人被自由泰人暗中营救脱险。吴瑜完成任务后,亦在自由泰人协助下返回重庆报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了。国民党当局特派刘德恩同学到泰国曼谷吞武里府打粦仓附近的越柳莱佛寺,起回林剑鸿、何成彤两位烈士的骨灰,在泰国的黄埔同学、校友,一路护灵,由刘德恩同学负责乘海轮专程护送至南京,安葬于烈士陵园。林剑鸿烈士终于魂归故国,永垂千秋!

为了忘却的纪念

——谨此纪念东陇华侨子弟抗日烈士林剑鸿

(张健秀)

国破民如犬,华侨何适从。所厅林氏子,侨领烈卿公。

曼谷为商贾,海天大股东。明当商会长,暗建抗倭功。

送子云南去,拳拳报国衷。少年立壮志,飞虎队从戎。

奉命南洋去,空投落棘丛。遭奸人出卖,恨日寇穷凶。

搜索山巴内,机枪扫射疯。身躯千百孔,英气贯长虹。

赴义同殉者,兴宁何成彤。挟尸贼倭寇,勒迫烈卿翁。

不敢认亲子,咬牙痛裂胸。一如姬西伯,子肉咽肠中。

抗日华侨史,殷殷血泪红。苦熬终胜利,英灵还樟东。

民国汕头署,表彰林剑鸿。林何二烈士,抗战是英雄。

族叔为纪念,家祠建学宫。剑鸿小学校,湮灭在时空。

英魂虽无语,今人应鞠躬。 作

有感于寻得抗战英烈林剑鸿史料

(张健秀)

八十年前冷雨飘,抗倭摩拳马萧萧。

男儿受命轻生死,壮士驱机向碧霄。

异国悲歌英烈血,侨梓痛念将星凋。

长河滚滚湮功史,磨洗终知铁未销。

(注:诗作者张健秀系樟林人,林世玉先生外孙女)

说明:以上史料内容,摘录自同为黄埔十七期的吴瑜先生回忆,编录在广东黄埔同学会《峥嵘岁月:黄埔师生抗日战争亲历记》第三辑。

感谢:汕头民革陈郴先生、志愿者刘吉通先生提供资料。

鸣谢: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广东黄埔同学会。

(重建中的林氏家庙)

附录:东陇村林氏家庙

东陇村林氏分为上林下林。上林祖先明之公,与其子辅臣,于清乾隆年间从福建莆田奉母迁居东陇上社定居,郡望“西河世家”或“九牧世家”。林明之公为东陇村上林始祖,明之公墓位于东陇尾园埔,至今尚存。民国初年,上下林联合在东陇村港下建立林氏家庙,堂号“立本堂”,上林还建立私祠“光裕堂”。上林的原辈序是:辅长启振,继祖承宗,诗书礼乐。

东陇村下林人口比较多,其始祖是明朝万历年间官居吏部左侍郎、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的林元昌知府公。东陇始迁祖从饶平石壁村一支迁来,另一支居潮安意溪银洞村。下林的原辈序是:元亨利贞,振辉绍成。

19,东陇上林下林族长,聘请樟林名士郑月川先生,为上下林续造新辈序,接上林的诗字辈:诗书必传家,礼乐能治国,文河经法志,声誉永藩昌。(郑月川先生,樟林士绅名贤,生于1877年,20世纪初毕业于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民国初年曾任澄海县第六区区长。樟林郑氏大房子孙,开创三儒里、荥阳里、梅岗里;创建树础学校,其子郑翼群任校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