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城镇化建设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城镇化建设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时间:2018-09-15 19:49:13

相关推荐

城镇化建设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记得住乡愁”,自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要求。事实上,只有突出“人”这一中心,让居民有浓浓的家园情结,有深切的归属感,也才能令其积极地参与其中,并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

“乡愁”,是一种很美好的东西。诗人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一种怀着乡愁寻找家园的冲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何以那样地拨动着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心弦,以至震撼了全世界人们的心灵?就是因为“乡愁”的力量。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理应将“让居民记得住乡愁”的宗旨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须知道,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这一要求,是有针对性的。毋庸讳言,随着农耕时代的渐渐逝去,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城镇尤其是古城镇经年历久,多已破败,重修无力,有的在匆匆忙忙开发旅游,更有的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而实施“推倒重来”之策。殊不知,被任何新建筑新景观唤起的一时的兴奋,也弥补不了失去城镇应有的“乡愁”这个精神家园的永恒的惆怅。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和文化板块不同,我国形成了形态缤纷、风情各异的城镇文化。可以说,一些城镇尤其是古城镇“是一个群体辉煌的或寂寞的历史纪念碑,是人类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位、最具权威的阐述者,它们有经济、历史、旅游和欣赏的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啊,城镇尤其是古城镇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注意保留城镇的原始风貌,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文化的根基;保护城镇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也就是保护我们的“乡愁”。

城镇建设“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除了“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外,更要“融入现代元素,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并尽可能在原有城镇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毕竟,“融入现代元素”,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为更多人所接受,也才能更好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毕竟,保护弘扬只是手段和途径,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才是目的和归宿。

“乡愁”不是酸气的自作多情,而是对生命源头的眺望和对文化母体的挂念。说到底,是一个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故乡有着“最本已的东西和最美好的东西”。我始终相信:有“乡愁”在,香火就会旺盛,宗族就会繁衍,历史就能传承,后来之人,就不会是无根之木、断线风筝;有“乡愁”在,那些漂泊的灵魂,回家时也不至于迷失方向。是啊,“乡愁”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情怀和思念,宛如游子滚动的血球,牢牢地抓着游子的心脉和骨头。

但愿“乡愁”不是一个俗滥的概念,不是一坛落后的酵母!让“乡愁”依然变得美好、富于诗意,城镇化建设义不容辞,并希冀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历史文化的记忆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