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汉科公观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全文有感

汉科公观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全文有感

时间:2018-09-15 05:52:44

相关推荐

汉科公观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全文有感

作者:汉科公

亲爱的观众朋友,汉科公今天看到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全文,心中有一点沉思。屠呦呦在诺贝尔奖演讲全文中提到:“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

汉科公过去就和大家说过,凡是运用现代科技化学提取物,化学分子结构那些什么C.H.N的这些东西,都是过于简单的东西,最后,都一定会产生抗药性。这和破解密码的道理是一样的,密码位数越多的,越不容易被破解。所以,平时,我们在网络上设定密码,必须数字和英文参杂而且要多位数才不容易被破解,这密码就有点像化学分子结构一样。一颗植物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分子结构,我们若把一颗植物和从一颗植物提取物的化学分子结构来做比较,一颗植物的化学分子结构就像复杂的密码,非常不容易被破解。但是,那些提取物就像简单的密码,固定的密码,是很容易被破解的。所以说,汉科公请问大家,疟原虫要破解“青蒿”这味药容易,还是破解“青蒿素”这个提取物容易?有智慧的人就可想而知了。

再如,从黄连提取出的黄连素,对于消炎止痛效果快,但却少了清热和燥湿的功能,只能针对性的治疗炎症反应,用在消炎这个效果快。但是,黄连素三个月后就容易产生抗药性了,再用也就没效果了。反观,黄连这味药本身依旧保存了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而且,始终不会有抗药性。一颗植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分子结构,我们再用现代科技的方法去萃取和提炼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最后,因为过早产生抗药性而得到反效果,结束了这个药物使用的寿命。这等于是把一组原本安全、有效、无后患的密码进行了简单化,固定化。一个安全的密码可能是10位数,你把她简单化了,变成了2位数,平时也懒得更换密码(固定不变)。尔时,不要说是细菌和病毒可以很轻易的破解,你随便找一个三岁小孩从1数到10都能破解。因此,这就是西方医学一直从微观世界去钻牛角尖的悲哀。

但是,你不这样思维,他们就说你不科学,你也拿不到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说“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葛洪用青蒿绞汁可以治疗疟疾,即使,你不把她提取成青蒿素,用这个方法还是有效果的。中医辨证系统的可贵事实上也就是在这里。青蒿素就好比是一组简单又固定的密码,确定了青蒿素化学分子结构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她将来有一天会被疟原虫破解的命运。因为,这只要疟原虫再多花点时间,相信几年之后,一定能破解青蒿素这个密码。这时候,抗药性就出来了。可是中医的辨证系统呢!他就像是一个非常安全的防护系统。她的辩证体系是活的,她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改密码。也就是我们《伤寒论》中说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所以开出来的方子,只要是对证,这个方子的密码,疟原虫永远破解不了。而且,只要能对证,肯定药到病除。

张仲景当年写了《伤寒论》十卷,《卒病论》六卷(此书现已佚失,卒同猝。仓促,急速的意思)。《伤寒论》至今我们仍然看得到,而且,至今还是有效果的。在《伤寒论》中太阳病讲最多,为什么太阳病讲最多?因为,这本书主要是以治疗外感疾病为主。六经辨证用的是中医特有的藏象学,用的是取象方法,这六经辩证,或者,说是六纲辩证,实际上,就是治疗疾病的六个大方向。记得恩师广济老人曾经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地”再“上”面是“天”,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天”。《周易》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从这个意义说,“形而上”乃是指“天”上的“象”。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象”,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用抽象(理性)思维,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用具体(感性)思维,形而下者器物,起于教,行于法,止于术,故有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医讲的不是西方医学解剖的脏腑实体,中医谨遵的是藏象学。中药本身就是取象,所以,西医之实验,无法搞明白中药的真实功用。””

《伤寒论》就是从中医独特的藏象学来治疗外感疾病的。即使,不知道是什么细菌病毒,只要符合六经辨证中的证型,对证下药,都能药到病除。《卒病论》原本是用来治疗危急重症,大病,恶病的患者。只是,当时,大家都不肯拿出来一起研究,这本书也就随着战乱而消失了。《伤寒论》也差点就消失,所幸大家还是有福气的,今天还有机会看到《伤寒论》这本书。要治疗外感疾病,就应该好好去研究《伤寒论》这本书。而《卒病论》现在还能在李可老中医书中看到一些影子。因为,书中也是大量应用附子、肉桂、干姜。如果,那些药商不去制作有毒的化学附子(泡过胆碱水反腐烂的),这附子会变成危急重症患者急救的好药材。当然,在恩师的《痰瘀论》阐扬了更多。比如,九阳学说,痰瘀五法。只是,这些比较深奥的书籍,都必须机缘成熟才能问世。

曾经有病人得的病,西医诊断为“前庭神经炎”。吃了很多抗病毒的药物,始终没什么效果。头晕老是反反复复,时不时的,这脑袋就像天旋地转似的。这病是感冒之后引起的,反反复复吃了三个月抗病毒药物,一直都没有根治。这时候,来找我们中医了。我们中医不说细菌和病毒这些的。既然是藏象学,当然有我们自己独特的中医辩证体系。而治疗外感疾病最常用的就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了。经过详细收集四诊之后,患者一连串的症状表现,诊断为“少阳病证”,小柴胡汤主之。这少阳病的总纲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目眩就是头晕,再加上其他的兼证,结合舌苔脉象,最终,诊断为少阳病证。五剂小柴胡汤就药到病除了。这就是中医藏象学和西方什么生物学、物理学、解剖学、生化学、生理学……等等不同的地方。中医学她就是道道地地的藏象学,而不是那些什么药理分析和化学分子结构的东西。

抗药性都是这些过于简单的化学分子结构所造成的。汉科公请问大家,哪一个抗生素,可以用上五年、十年以上的,好像都没有啊!过去的青霉素(盘尼西林)是这样,刚刚问世的时候,科学教徒们以为是万灵丹。但现在,抗药性一出来,就不太好使了。头孢菌素都已经到第六代了,可还是有抗药性啊!上次汉科公的好友妙吉祥,感冒了,吃了最新,最强的抗生素。结果,好几天都失眠睡不着,他说他只要一吃抗生素就会整晚都睡不着。这就是抗生素毒性太强,造成肝损害睡不着了(中医认为肝火上亢,就会造成失眠多梦)。抗生素如果再研发下去,他未来的毒性将不是毒死细菌和病毒,而是直接把人给毒死了。反观,那些抗疟疾药物,奎宁,氯喹,都是这样。可想而知,青蒿素将来也会是这样。不要说将来,现在就已经是这样了。大家看看,屠呦呦自己诺贝尔奖演讲中说的。那些恶性的疟原虫,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以及少数的非洲地区,都已经产生抗药性了。再过几十年,这些科学教徒慢慢会发现,想要用“一药”治疗“一病”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就患了一条筋症候群,简单说也就是“死脑筋”。疟原虫为了求生存,当然也要继续演化产生抗药性了。大家慢慢看,时间可以证明这一切。

相信再过几十年,抗疟疾药物慢慢不断产生抗药性之后,大家就会踏踏实实回来研究中医的辨证体系了。毕竟,真理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永远存在。疟原虫产生抗药性了,这时候,一定又有某些药物能起到作用。如何找到这些药物,这就需要中医的辩证体系了。要把最完善的药物,献给世界人民,你就必须懂得中医的藏象学。中医谨遵的是藏象学,中药本身就是取象。你得回到取象的方法,才能找到这些能治病的药物,这样才能永远解决药物一直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只要辩证准确,哪有什么抗药性的问题。唯有中医的辩证体系,才能真正解救全人类,才能真正对付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才能面对未来不断出现的新的疾病谱。汉科公相信青蒿素的发现不会是中医界的奇耻大辱,相反的,她是向全世界打开中医殿堂的大门,以及,引导全世界科学家来重新认识中医辨证体系的一道强而有力的曙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