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最全药品服用时间 建议收藏

最全药品服用时间 建议收藏

时间:2023-07-19 05:38:05

相关推荐

最全药品服用时间 建议收藏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伍俊妍

患者如果不懂得正确地选择服药的时间,结果不仅影响药品的治疗效果,还会给用药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服药时间一般以说明书为准,所以用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服用时间服药。药品的服用时间通常有以下几类:饭前服、饭后服、餐中服、空腹服、晨服,睡前服等,以下逸仙药师分别介绍:

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

饭前:饭前15-60分钟服用;

饭后:饭后15-30分钟服用;

餐中: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

晨服:早上服(早餐前或早餐后);

睡前:睡前15~30分钟服用。

一、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

1、空腹可增加药物的吸收

有些药物因为食物可显著减少其吸收,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比如卡托普利片,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因此宜在进餐前1小时服用。

吗替麦考酚酯片,食物对吸收的程度无影响,但食物使吗替麦考酚酯片的达峰浓度(Cmax)降低40%,因此需在空腹服用。

阿仑膦酸钠、左甲状腺素钠需在早餐前至少3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用药后至少30分钟方可进食,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以下这些药物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

(1)治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雷奈酸锶等

(2)增强免疫力的药:细菌溶解产物、匹多莫德等

(3)抗菌药物:罗红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等

(4)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

(5)降血压药:卡托普利、培哚普利。

(6)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

(7)解毒药:青霉胺。

(8)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胰激肽原酶。

(9)抗乙肝病毒药:恩替卡韦。

(10)影响脑血管药物:丁苯酞。

(11)利胆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12)终止早孕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13)抗凝血药:舒洛地特。

(14)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

(15)辅助治疗药:角鲨烯。

2、空腹有利于发挥作用

有的药物例空腹服用有利于发挥作用,如驱虫药在空腹服用时,肠道的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肠道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因此建议清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盐类泻药如刺激性强的、高浓度的硫酸镁、蓖麻油等,早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迅速经过空胃而快速进入大肠,在大肠内保持较高浓度,强烈刺激肠壁而发挥致泻作用。

止泻药洛哌丁胺空腹服用可提高疗效。

补益类药物如四物汤、四君子汤、生脉饮等,宜空腹时服用,可以避免与食物混合,迅速进入肠中,使药物被充分吸收,更好地发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的作用。

(1)抗血吸虫药:吡喹酮。

(2)驱蛔虫药:驱蛔灵、左旋咪唑。

(3)盐类泻药:硫酸镁。

(4)止泻药:洛哌丁胺。

(5)补益类中药:四物汤、四君子汤、生脉饮。

二、需饭前服用的药物

饭前服用药品主要是为了更好发挥药效,比如大部分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泌药、胰岛素增敏剂和DPP-4抑制剂等,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因此要求服药时间也不一样,如果服药时间不正确,很难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以下这些药宜饭前服用:

1、降糖药

(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应餐前30min服用,至作用最强时间与进食后血糖升高水平时间相一致,从而起到有效的降糖作用。而格列美脲起效快,可以在早餐前即服,不必在餐前半小时服。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餐前半小时可能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饭前15分钟服用或进餐前即服。

(2)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该类药的药理作用为增加外周骨络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服药与进食无关。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每日仅需服药一次,早餐前空腹服药效果好。

(3)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等,该类药物的服用方式为一天一次,与进食时间无关,早餐前空腹服药效果好。

2、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由于质子泵抑制剂对抑制餐后食物刺激引起的壁细胞泌酸最有效,壁细胞中的H-K-ATP酶数量在长时间禁食后最多,因此质子泵抑制剂宜在早餐前至少半小时服用。

(2)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伊托必利等,此类药物饭前15-30分钟服用,服药半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达到最佳疗效。

(3)胃黏膜保护剂:如复方谷氨酰胺、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此类药物饭前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在酸性条件下与胃粘膜表面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宜饭前服用。

(4)利胆药:如托尼萘酸等宜饭前服用。

3、粘液溶解性祛痰药

粘液溶解性祛痰药如标准桃金娘油、桉柠蒎等饭前服用更好发挥祛痰效果。

4、其它

需饭前服用的药物还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依帕司他;钙拮抗剂地尔硫卓;抗凝血药蚓激酶;抗贫血药蛋白琥珀酸铁等。根据说明书,以下中成药宜饭前服用:消渴丸、参苓白术颗粒、五子衍宗片、固肾口服液、复方阿胶浆、益气维血颗粒、振源胶囊、玉屏风颗粒、诺迪康胶囊。

三、需饭后服用的药品

“饭后服”通常是指饭后15-30分钟服药,不过,个别药物需饭后立即服用,利于发挥疗效,如二甲双胍、米曲菌胰酶、螺内酯等可在饭后即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哪些常用药品需要饭后服用。

饭后服用增加吸收的药物

脂溶性的维生素 A、D、E、K在餐后摄取到的脂肪的协助下有较高的吸收率, 故餐后服用为佳。头孢呋辛酯,头孢泊肟酯、替普瑞酮、四烯甲萘醌、螺内酯等在饭后服用,食物使到以上药物的吸收增加。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等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有利于吸收。

1、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酯,头孢泊肟酯,伊曲康唑、灰黄霉素等。

2、胃粘膜保护药:替普瑞酮、吉法脂。

3、维生素类: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多维元素、维生素E、维生素AD、维生素A、维生素K。

4、肝病用药:多烯磷酯酰胆碱。

5、利尿药:螺内酯、氢氯噻嗪。

6、治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7、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四烯甲萘醌(维生素K2同类药物之一)。

8、泌尿系统用药:坦索罗辛。

饭后服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

有的药品对胃有刺激性或有胃肠道不良反应,饭后服用,胃里的食物将药物隔离,使药物缓慢释放,减少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比如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美洛昔康等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而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由于有局部麻醉作用,宜在饭后与饮料或食物同时吞服,不得嚼碎,以避免局部麻醉导致口干、舌唇麻木不良反应。

1、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奥硝唑、甲硝唑、多西环素、黄连素、特比萘芬等。

2、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普通片)、布洛芬、吲哚美辛、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等。

3、肌肉松弛药:乙哌立松。

4、抗痛风药:苯溴马隆。

5、抗狂躁症药:碳酸锂。

6、影响脑血管药物:倍他司汀。

7、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

8、抗甲状腺激素药:甲巯咪唑。

9、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

10、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

11、其它循环系统用药:果糖二磷酸钠。

12、祛痰药:氨溴索。

13:平喘药:复方甲氧那明、氨茶碱。

14、肝病用药:门冬氨酸鸟氨酸、复方甘草酸苷。

15、泌尿系统用药:枸橼酸氢钾钠。

16、抗血小板药:贝前列素钠。

17、电解质平衡调节药:门冬氨酸钾镁、氯化钾。

18、降眼压药:醋甲唑胺。

19、骨科用药:双醋瑞因。

20、铁剂补血药: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

21、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替吉奥。

22、治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2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

24、抗帕金森药物:吡贝地尔。

25、治疗痔疮药物:迈之灵(马栗提取物)。

26、抗抑郁药:曲唑酮。

饭后服用能更好发挥药效

1、助消化药:复方阿嗪米特、米曲菌胰酶、胰酶、复方消化酶等。

2、H2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

3、肠道微生态药物:双歧三联活菌、双歧杆菌活菌。

4、利胆药:熊去氧胆酸。

5、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用药:巴柳氮钠。

6、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包醛氧淀粉。

需饭后服用的中(成)药

中药的服用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

1、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

2、毒性较大的药,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辛辣刺激性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可防止刺激胃黏膜,比如中药鹅不食草,空腹服用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让人们出现胃痛和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症状,应饭后服用并避免过量。

4、根据药品说明书,以下中成药如鼻炎康(含鹅不食草)、苍耳子鼻炎胶囊、防芷鼻炎片、松龄血脉康、血脂康、心脑舒通、地奥心血康、心脉通、七叶神安、昆仙、雷公藤多甙、红金消结、安康欣、复方皂矾、壮腰健肾等需饭后服用。

四、需餐中服用的药物

有的药物说明书里,写明要在“餐中”、“随餐”或“餐时”服用,指的是在吃饭的同时服用药物。餐中服用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吸收,充分发挥药效,也有部分是为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下这些药物需随餐服用:

1、降糖药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由于很多患者对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较重,宜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为佳。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是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而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该类药只有与进食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2、助消化药

米曲菌胰酶、胰酶宜在餐中服,可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避免被胃酸破坏。

3、大环内酯类抗菌药

克拉霉素缓释胶囊餐中服用可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

4、雄激素

十一酸睾酮用餐时服用以产生适当的血浆睾酮水平。

5、生物靶向治疗药

伊马替尼餐中服用可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6、抗心力衰竭药

卡维地洛餐时服用,以减缓吸收,减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7、血脂调节药

非诺贝特餐中服用可减少胃部不适。

8、治疗痔疮药物

地奥司明餐中服用可减少胃部不适。

9、退乳药

溴隐亭餐中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

10、皮肤用免疫抑制剂

异维A酸为脂溶性,进餐时服药可促进吸收。

11、抗骨关节炎药

氨基葡萄糖宜在饭时或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不适。

12、抗病毒药

更昔洛韦餐中服用生物利用度比空腹高。

13、心绞痛防治药

曲美他嗪餐中服用有利于吸收。

14、胃肠解痉药

匹维溴铵餐中服用更好发挥药效。

五、需睡前服用的药物

对于一些受昼夜节律影响的药物,应按照其节律规定用药时间。部分平喘药、血脂调节药、催眠药、抗过敏药等,晚间睡前服用效果较佳。

1、止喘药

如沙丁胺醇、氨茶碱、丙卡特罗、孟鲁司特钠等宜晚上服用,因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容易发作,故一日服用一次的抗哮喘多在睡前半小时服用,至凌晨时血药浓度最高,疗效较好,亦可起到预防作用。

2、他汀类降脂药

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钠、氟伐他汀,此类药物作用机制是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因此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

3、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

如特拉唑嗪等须在睡前服用,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4、催眠药

艾司唑仑、唑吡坦,因起效快,需在临睡时服用

5、抗过敏药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异丙嗪、西替利嗪等,此类药物有嗜睡副作用,宜在睡前半小时服用。

6、补钙剂

由于夜间血钙浓度比较低,钙吸收性会增强,补钙的效果更好,因此在睡前2小时左右服用钙剂有利于钙的吸收,还可以避免食物的影响。

7、轻泻药

如液体石蜡、酚酞,服后8-12小时见效,故可在睡前服下,第二日上午排便,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

六、需晨服的药物

人体的生理变化具有生物周期性,在生物钟的控制调节下,人体的基础代謝、体温变化、血糖含量和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节律性和峰谷值。以下药物晨服符合时间药理学原理:

1、糖皮质激素

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的峰值在早上7~8点,因此,将一日的剂量于早上7~8服用,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最轻,副作用最小。小剂量短程抗炎用药不在此限。

2、抗抑郁药

因抑郁症有暮轻晨重的特点,故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需在清晨时服用。

3、抗高血压药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等,由于血压呈昼夜节律性波动,白天血压高于夜间,故一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多在早上7~8点服用。

4、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高峰为上午6~12小时,而治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也存在昼夜节律性。钙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在上午使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下午服用的作用强度不如前者。所以心绞痛患者最好早晨醒来时马上服用抗心绞痛药。

5、质子泵抑制药

雷贝拉唑钠、泮托拉唑等。因胃部壁细胞中的H-K-ATP酶数量在长时间禁食后最多,质子泵抑制剂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效果较佳。

6、利尿剂

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利尿剂如每日服药一次,应于早晨服药,以免夜间排尿次数增多。

7、其它

治疗肝性脑病用药:乳果糖(早餐时);抗痛风药:苯溴马隆(早餐后);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早餐前至少30分钟);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早餐前至少30分钟)。

七、药品服用间隔有讲究

但患者拿到药品后,就会按照药品标签或说明书指示服药,假如是“一日两次”或“一日三次”,那么到底是间隔多长时间服药?接下来由逸仙药师进行解答:

1、每日一次

每日的同一时间服用一次,比如每日清晨或晚上。但某些药物要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应在早晨的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2、每日二次

每日早晨、晚上各一次,相隔约12小时,比如丙卡特罗。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一日两次”是在早晨和中午服用。

3、每日三次

每日早、午、晚各1次,相隔约8小时。

如早上7点、下午3点、晚上11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内药物的血药浓度的稳定,比如对于血药浓度稳定要求较高的抗菌药物、抗癫痫药、治疗震颤麻痹药、降压药等。

如果严格做到8小时服用一次有困难,也应使服药间隔尽可能均衡。

不过,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确实和就餐时间有关,如降糖药和治疗消化系统药物,由于血糖或胃酸的高低与进食有关,这两类药应跟着三餐走,而不是隔8小时一次。

4、每日4次

相隔约6小时服一次,如7点,13点,18点,睡前。

八、服药时间因人因药而异

药品的服用时间除了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吸收与代谢等特点外,还要因人因药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

1、二甲双胍

在患者可以耐受时可以餐前服用,不能耐受的可以在餐中或餐后即服。

2、降压药

人的血压有一个正常的生理波动,大多数人24小时血压变化表现为“双峰一谷”现象,即上午6~10时之间有一个血压的峰值,14~15时有一个血压谷值,然后下午16~18时又形成一个血压峰值,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时的全天血压最低谷值,我们形象地称这种血压为“勺型血压”。

对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应用每日服1次的长效降压药,以早晨7:00~8:00为最佳服用时间。对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抗高血压药,以免造成凌晨2~3时的血压过低。

当然,少数患者可能还会在夜间再次出现一个较高的血压,对这种“非勺型高血压”,就需要在睡前再服用一次长效降压药。因此,降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也要因人而异。

3、H2受体阻断剂

如西咪替丁和法莫替丁,餐后服用比餐前服效果更佳,因为餐后服用可以延缓吸收并延长作用维持时间,而雷尼替丁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不存在饭前饭后服用的问题。

4、不同剂型的阿司匹林

服用时间也有差异,阿司匹林普通片要求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的刺激。但肠溶包衣在正常情况下只溶于碱性液体,饭前服用更利于药物快速进入肠道溶解吸收,减轻胃刺激。

再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应空腹服药,进餐时服药可使美托洛尔的生物利用度增加 40%,可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其药品缓慢释放,服用于饮食无关,可在餐前、餐后或空腹服用。

5、胃黏膜保护剂

同为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复方谷氨酰胺饭前服用可以在胃形成一层保护膜,需饭前服;而替瑞普酮的机制是促进粘液的分泌,饭后服用比饭前生物利用度高,故需饭后服用。

6、抗病毒药

同为抗病毒药物,伐昔洛韦宜饭前空腹服用,饭前空腹服用后迅速吸收并转化为阿昔洛韦;而更昔洛韦需餐中服用,因为在饥饿状态下口服更昔洛韦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大约为5%,进食后为6%至9%。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