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郴州市嘉禾县

郴州市嘉禾县

时间:2024-01-03 03:48:26

相关推荐

郴州市嘉禾县

嘉禾县,湖南省郴州市下辖县,崇祯十二年(1639)始置嘉禾县。

嘉禾县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西南部。周边从东北往东至东南与本市桂阳县、临武县接壤,由西南往西到西北和永州市蓝山县、宁远县、新田县毗邻。县内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年平均气温18.2摄氏度;年均日照1338.8小时;年均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417.8毫米。

嘉禾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全省重点产烟县;被评为“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七是城乡一体,全省示范。是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被列为全省城乡公交、就业、社会救助一体化试点县和供水一体化示范县。

嘉禾,明属桂阳、临武县地。

崇祯十二年(1639)始置嘉禾县,县治设禾仓堡。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占领长沙、衡州,其部属胡尚月、胡圣华、朱衣点进驻桂阳、临武、蓝山。嘉禾为刘新宇起义军余部占领。

清顺治四年(1647)平南王尚可喜占领桂阳州,献忠领兵转移,嘉禾入清版图。次年,南明永明王袭取嘉禾。顺治九年,明兵败走,嘉禾复归清,属衡州府。

雍正十年(1732),嘉禾属桂阳直隶州。

民国元年19,撤销府州建制,嘉禾直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1927年属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湖南设10个行政督察区,改原第八区为第三区,嘉禾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嘉禾隶属郴县专区。1950年11月改名郴州专区;1952年11月并入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恢复郴县专区;1960年复名郴州专区;1979年3月改名湖南省郴州地区;1994年12月,郴州地区改设郴州市,嘉禾属郴州市。

嘉禾建县较晚,明崇祯(1639年)划桂阳州西南五都六里,临武县上乡六都八里,以禾仓堡(一名仓禾堡,即今城关镇)为县城建县。清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引《湘衡稽古》:今桂阳县北有湛江,其阳有嘉禾。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敖耕,以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19曾迁至今田心乡五百地村,19又迁回原地。1958年11月与蓝山县合并为蓝嘉县。县城设在蓝山县城关镇。1961年5月恢复嘉禾县。

嘉禾县在12月乡级区划调整前,下辖8镇5乡共计13个乡镇。12月,将其中5个乡镇进行调整,撤并为4乡镇;调整后全县共有珠泉、塘村、袁家、龙潭、行廊、石桥、坦坪、广发、晋屏9个镇,普满1个乡,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份之一。

风土人情

伴嫁歌:嘉禾伴嫁歌是嘉禾妇女创造的以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艺术珍品,内容极其丰厚,现已搜集到的歌曲达1300多首。嘉禾伴嫁歌具有鲜明的特色:①音乐旋律婉约、柔美;②用方言土语演唱,乡土气息浓;③曲调结构灵活多变、广泛应用衬词衬腔、节拍交替自由、调式变化巧妙、羽调式多和频繁的阴性终止;④演唱形式多样;⑤有一套完整的演唱程式。综观伴嫁歌,就像一串独特的反映妇女婚嫁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抒情歌舞剧。

花灯戏:嘉禾花灯戏是湘南五个剧种(昆曲、湘剧、花鼓戏、祁剧、花灯戏)之一。花灯戏初为唱民歌,是以童子装丑、旦对唱的对子调,进而演人物故事,发展成为戏曲形式的两小(小旦、小丑)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开始伴随龙灯、狮子表演,后受昆剧和祁剧的影响,对子调再逐步发展成小戏,故事情节越来越丰富。它又吸取了嘉禾民歌、伴嫁歌舞等民间艺术之营养,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1994年文化馆组织搜集整理对子调20个、剧目130多个、曲目200多首,为研究、传承嘉禾花灯戏奠定了良好基础。纵观嘉禾花灯戏在千百年来不断传承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她来自民间、土生土长、源于劳动,创作于生活;2、音乐优美、常用的许多小调乡土气息浓厚,加上老艺人口头加工发挥,更显特色。3、表演自然活泼、恢谐、动作夸张,富有生活气息。4、花灯戏角色不多,一人可代多角,不需很宽的舞台和复杂布景道具。5、内容贴近生活,紧扣真善美的人间情愫、痛诉假恶丑的社会现象。

嘉禾狮舞:历史悠久。嘉禾舞狮有毛狮、神狮两种。舞狮均在正月初一到十五进行活动。

嘉禾民歌:嘉禾民歌种类繁多,包罗万象,有情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历史传说歌……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谣2369首。但最具特色的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伴嫁歌。现已搜集整理的歌词1300多首,曲调200首。民间传说嘉禾歌仙罗四姐到广西找刘三姐对歌,三天三夜不分输赢。“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嘉禾县曾被专家学者们誉为“南国歌乡”。1993年,省文化厅授予嘉禾县城关镇为群众文化艺术之乡(民歌之乡)。

特产

三味辣椒:集香、辣、甜三味于一身的嘉禾三味辣椒久负盛名,称雄于市。据民国《嘉禾县图志》卷七记载:1929年嘉禾“制造出产麻、辣二品于西湖博览会”,获得好评。它畅销两广、南洋群岛、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地,驰名海内外。嘉禾三味辣椒在民间种植历史悠久。其椒尖味甜,椒身味辣,椒蒂味果香,是湘菜、川菜调味配色的必备品。鲜食、腌渍、加工制酱、制干均可,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开胃增强食欲之效。嘉禾人种植辣椒选用本地良种。按椒果形状划分,主要有小羊角椒、鸡心椒、大羊角椒三种。辣椒采下来,青绿色的炒肉片,火红色的炒猪肝。吃不完的索性剁碎,加入盐、生姜和生茶油,封入坛中,一周后便可吃到鲜辣成香的辣椒酱了。更有姑嫂巧手穿针引线,用麻线把红辣椒穿起来,挂在门口屋檐下,晒成干辣椒,用于煮走油肉、炒土鸡、焖狗肉。

湘嘉鱼湘茶鱼:“湘嘉鱼”“湘茶鱼”是指在嘉禾千家洞水库生长的各类鱼的总称。嘉禾县广发乡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远离工业污染,地质条件好,千家洞水库的水源除雨水外,都来自优质山泉。山中水下生态环保,各类生物自然生长,饵料丰富、光照长、增温快。这里生长的各种鱼类体形肥美。一是肉昧鲜而不腥;二是肉质细嫩紧凑;三是鳞片薄,鱼皮厚,胶质含量高。

凌云豆腐:凌云豆腐包括水豆腐、油炸泡豆腐、油炸满心豆腐,各具特色。水豆腐雪白鲜嫩、任其沸煮棱角分明,汤水不浊,放入口中,不嚼自溶。老年人把它当作养颜长寿的滋补品。油炸泡豆腐和五花肉焖煮,焖到一定程度时,空心变满心,里面渗入五花肉精华,猪肉油而不腻,豆腐滋味醇香,其表皮色泽金黄,内心如云似玉。煮熟后的这种豆腐,香嫩嫩、颤悠悠,口感绝佳,令人赞不绝口。油炸满心豆腐还一种吃法,清晨,当豆腐店豆腐飘香时,便陆续有人去吃“赖(热)豆腐”。他们一手提酒壶、一手端一小碟酱水,在油锅边夹起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豆腐往酱水里一醮,便有滋有味地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嘉禾水酒:是独特的活性干型黄酒。酒度为12%左右,酒色米黄微绿,半透明,口感醇厚清爽,有糯米的回甘。制作好水酒讲究选用“齐籽糯”,即每一粒都很完整的、粗加工的糙糯米。这种糯米米皮完整,营养几乎完全没有被破坏,而且蒸熟以后的饭不糊、透水,酿出的酒液不浑浊。

嘉禾狗肉:嘉禾狗肉以其香浓、味纯、滋补等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狗肉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当然,因为有“打狗散场”的说法,嘉禾在红白喜事中,也是回避狗肉的。嘉禾狗肉的特点是块头大。先将狗肉切成三个手指大小,除内脏外,尽可能做到块块带皮。嘉禾广发—带的狗肉切的块头更大,有三四寸长。嘉禾狗肉有多种做法,最常见的是:热锅加入茶籽油,油微热放入八角、桂皮、草果和姜,香气散发下入狗肉。中火将狗肉所含水分炒干,待狗肉粘锅时盛出,将锅洗净,再将狗肉齐水下锅,水漆后大火改为温火焖,待水面齐至狗肉时加入大蒜、陈皮等,改小火焖,待香气释放,锅里汤成胶状后,投入新鲜辣椒等,稍作翻炒即离火,淋上少许生茶油翻匀、装盘。

风景名胜

珠泉涌月

座落县城北门外,亭侧有泉名珠泉,水从泉底砂砾中如串串银珠涌月,泉水晶莹,清澈如镜。明月天空,映在水中,一轮涌起,金光闪烁,古题“珠泉涌月”,列为嘉禾八景之一。

该亭始建时,为青石杉木结构,四柱方形,双层飞檐,石柱上刻一联:“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此联乃清朝知县达麟所撰,至今脍炙人口。以后几经修建,石柱改为钢筋水泥柱。1986年县拨款4.5万元重修,重修后的珠泉亭为两层,12根亭柱支撑,通高13.1米,长宽各8米,门匾“珠泉亭”3字系萧克题书,园柱上新撰一联:“亭亭只为腾空近;泉好皆因爱土深”。亭侧新立石碑,碑长1.2米,高0.8米、厚0.2米,阴刻直排碑文《珠泉亭记》。文曰:

珠泉亭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民国九年(1920)重修。新中国成立后,一九五八年再次修葺。随着岁月推进已显简陋,乃鸠工重修,以偿众望。

亭因珠名,泉以亭彰。珠泉之水,其质清醇,其色晶莹,其味甘冽。泉水涌出,累累贯珠,酷似筛米,故俗称米筛井。每当月夜,一轮倒映,幻影浮光,俨然泉中涌月;更深人静,泉泡有声,凝神聆听,犹如唾珠滴玉。亭临泉上,圆柱挺立,朱黄辉映,八角飞檐。亭泉浑然一体,宛如玉盘托金冠,人们至此游憩,或坐、或观、或歌、或舞,赏心乐事,各得其宜。

龟山

在嘉禾县城郊大坪岭村,有一座三面环水,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石山,就象一只巨大的乌龟在湖里昂头环顾,人称“龟山”。

上古时候,女娲氏这后炎帝神农,南下觅得嘉谷,住在九老峰东侧脚下的丙穴,教民耕种于禾仓堡,从此九州之人皆知谷食,结束了人类吃野物野果的生活。相传共工与祝融为争夺女娲的爱情,大战于撑天柱下不周山,结果共工因失败而撞击不周山,顿使天倾地陷。而女娲为炼石补天,杀死了一只神龟,用龟的四只脚当作四根柱头,把大地支起,方才转危为安。神龟之后龟丕为报女娲杀祖之仇,追寻神农经闽粤入湘南郴州,到达禾仓堡,与神农背山而居九老峰西侧一水湖。因龟丕明斗敌不过神农,便潜居水湖伺机破坏神农教民耕种百谷。龟丕趁神农夜宿之时,折其禾苗,毁其禾田,致使神农初试嘉谷无一收成。当神农知晓原因后,不但没有责备龟丕,反而把丙穴溪流里的田螺全部挪往水湖,供龟丕饮食,并对它晓之以理,要龟丕顾全百姓苍生,摒弃前嫌,一起培育,播种嘉谷。龟丕深受感情,悔过自新,不记前仇,配合炎帝教民耕作,从此谷穗收成年年见好。当时,位于九老峰西边的蓝岭山上有一群蛮人,见神农教民耕种出百谷,起了盗心,常来捣乱,夺掠嘉谷,并弄得村民不得安宁。这时龟丕便向炎帝请愿,戍守山西南,以防蛮人入侵,保百谷和村民平安。龟丕以水湖为营,抵御外侵,年复一年,风雨无阻,才使人们安心地跟着神农播种百谷,中华农耕业逐渐走向兴旺发达。年长日久,龟丕化为一座石山,镇守在九老峰西北面,保佑着一带人的健康平安和农耕业的兴旺。

2002年3月,龟山被县政府列为全县重点保所旅游景点。

桐梁潜渡

桐梁桥位于今行廊镇沙坪村西北侧,是陶家河、邝家河、神仙殿河三水汇集地。桥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长35.2米,宽5.4米,高6米,桥上曾建有路亭、茶屋,雕龙画凤,极为雅致。桥下流水潺潺,卷入石洞,潜渡而出,旧题“桐梁潜渡”,为嘉禾八景之一。现在陶家河河水已经上山,正是:千年难奈逝波何,留得声名无义河,今日人民揿电钮,上山水唱有情歌。1985年,在桐梁桥下游新建一座郴嘉铁路桥,陶家河又添新景。

禹迹龙门

桥位于今石桥乡仙江村侧,是横跨钟水两岸的天然大石桥,旧题“禹迹龙门”,为嘉禾八景之一。该桥东西向,中通一一孔,可通帆船。传说仙人用神鞭赶来两座石山,横截钟水,水阻不流,仙人用脚踢开一孔,呈上尖下宽三角形,水方畅流。桥两端各有一对石狮俯视,两侧为石栏杆,浮雕名人古画。西端建有石龙庙,全用浮雕火砖砌成,内塑齐天大圣等佛像,右旁竖一石碑,表面极为光滑,人称“石镜”,可照出人影,靠“石镜”右侧斜看,可见仙江村一角映影。桥孔旁有一天然石洞。县人贡雷德焕题“桃源洞”3字。1962年改修为公路桥,为通往石桥、桂阳等地交通要道。有联云:“从来不信神仙,缩地鞭石,大有人在;此去直通岭桥,穿云破雾,试比天高”。

丙穴瀑练

丙穴位于县城西效里许的丙穴山麓,穴口上方石壁有“丙穴”等石刻,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丙穴有钟乳石,地下流水清澈。秋冬水涸。漩人可备照明灯具入穴,行约2里,出石羔背山后洞。丙穴地下水注入小溪,“油鱼”沿溪流游入丙穴。“油鱼”骨软、味美,是上等佳肴,故有“丙穴嘉鱼”之称。20世纪50年代,兴修水利,溪中筑坝,游鱼被阻,“嘉鱼”绝迹。现丙穴山巅新建烈士纪念碑,自然景观加上人文景观,览物之清,又有不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