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田野】田野调查简报 (梅林组)

【田野】田野调查简报 (梅林组)

时间:2023-12-10 09:59:33

相关推荐

【田野】田野调查简报 (梅林组)

凯里学院民族学、历史学田野调查

简 报

(梅林组)

梅林调查组编(第1期) 6月3日

主题:田野调查会议

时间:6月3日

地点:教学楼一楼教室

主持人:谢景连老师

参会人数:全体田野调查成员

会议目的:为了让田野调查的同学们消化一天的收获,形成自我反思,对症下药。

会议内容:主要针对对每一组得到的收获与存在的 问题

历史组:发现梅林具有历史意义的碑,询问道寨源及故事。存在的问题:信息处理不到位。

谢老师建议:多问,边问边记录,要学会及时处理信息。

信仰组:发现寺庙,说明该地有寺庙信仰,这是一大发现。

节日组:问到了一些官关于抬棺人、二月二、花炮节的信息

生计组:问道了当地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大多外出打工。

教育组:小学的孩子经常翻围墙逃课,出去玩耍。

网络组:物流,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手机的用法。

最后王建老师做了总结:田野调查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在访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1.千万不要尬聊,要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2.信息处理方法,可以用半个小时访谈,半个小时找一个地方处理信息;3.要求同学们多看资料,模仿别人如何写;4.遇到问题多与老师交流;5.与调查对象交流,应融入他们的生活,深入地去挖掘材料。

梅林调查组编(第2期) 6月8日

此次田野调查能够顺利开展,并且获得大量的关于梅林村这一田野点各方面的材料,节省我们组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必须感谢为我们提供莫大帮助的罗正明校长。罗正明老校长系梅林村小学退休职工,今年73岁,他组织人员于开始编纂《梅林乡志》(至今未刊),对梅林村当地及附近的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都十分了解,机缘之下,我们联系并找到了了他,他表示十分愿意帮助我们。

6月8日下午4点多,我们再次来到罗正明校长的家的拜访,同行的还有中山大学的黄雨老师。罗校长和他的爱人蔡女士热情的欢迎了我们,并再次解答了我们许多的疑问,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书面材料,我们表示十分的感谢!

此次访谈在傍晚6点30分左右结束,我们再次向罗校长一家表示了感谢,并为罗校长夫妻二人合影留念一张。

梅林调查组编(第3期) 6月9日

来到田野点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了,我们在王健老师和谢景连老师的带领下,收获累累硕果,我们把梦想带到这片土地,把知识回馈给了老师,我们不负老师的重望,不负此次的田野调查活动。

白天我们进入田野点,通过参与观察,直接访问等形式进行调查,展现出我们民族学专业学生学科素养,在田野中我们迎难而上,挑战自我,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脱变。

晚上我们集中讨论,分析田野收获的成果,然后老师一一为我们解答自己在田野中遇到的问题,并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教我们怎么收集资料,解决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珍惜与同学们在田野的时光,与老师同学共处的学习机会,我们在田野是一个大家庭一个集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梅林调查组编(第4期) 6月10日

早上,一部分人自己出去寻找材料,一部分人和谢老师和王老师去了村委会,了解了村委会对于梅林村的治理情况,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问题。

中午,简单整理了各自的材料,再次出门,老师们外出寻找碑刻、族谱等材料,仔细研读并拍照整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调查所得的材料,写出更精彩的内容。带队老师谢景连老师、王健老师等和大家一起讨论。帮助大家审视自己的材料、提炼关键词、列出提纲。理清了同学们对于材料使用的困惑。即已经掌握的材料是否要用,该怎么用。

同时,老师们对学生们如何做好田野调查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在金乡田野调查时,一点要有整体的、观念,关注访谈场景。其次,在田野中,要真诚待人,而不是仅仅为了材料而访谈。最后,不要忘记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要学会运用,并关注一个社会中,人是怎么生活的。

梅林调查组编(第5期) 6月11日

6月11号,今天的田野任务是要完善框架、整理材料。而为了使在田野中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人文学院领导肖亚丽院长、李斌社长等一行人来到我们的田野点——广西三江梅林乡。由谢景连老师和王健老师接待来到此地慰问的领导,不仅考察了梅林的环境,还向学生表示慰问,让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

今天晚上的报告会如往日一样继续开展,王健老师、谢景连老师和孙旭老师作为报告会的指导老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对学生的田野调查报告的文本与提纲进行指导并改正,告诉学生们在整理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框架,要有整体观的意识。并鼓励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争取顺利出色的完成田野调查任务,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梅林调查组编(第6期) 6月13日

6月13号,今天的田野调查任务结束,早上九点,由谢景连老师、王健老师、孙旭老师为这次田野调查圆满结束,在宿舍楼下集合,总结。三位老师分别对这次田野调查作了详细的概况,谢老师针对调查报告的要求提出了重要意见;王老师针对田野调查的学员提出批评和表扬;孙老师针对在学术方面提出:怎样写出更有“人类学的味道”调查报告,一定多读专着,做田野调查要摆脱来自白人的干扰……

在九点左右,我们有幸请到此次田野的报道人罗正明罗校长,与我们田野小队一起合影留作纪念。在前几天的田野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很感谢他为我们解答和处理。以及很多我们需要的资料都由罗校长为我们提供,也感谢他的不辞辛劳,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最后罗校长送我们一同走到坐车的地方,与我们一起等到车的到来。在上车之际,队友们纷纷向罗校长和孙老师告别。伴随着大巴车的启动声音,我们启程离开我们的田野点—梅林村。

此次田野让我们大家受益匪浅、脱胎换骨,相信不管是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是生活中,这都将是一次充满意义的学习之旅。

凯里学院民族研究院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贵州省民族学重点学科

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民族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