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高三数学成绩96分向140分的逆袭 清华学霸给出答案​ →点我查看

高三数学成绩96分向140分的逆袭 清华学霸给出答案​ →点我查看

时间:2021-04-05 15:21:14

相关推荐

高三数学成绩96分向140分的逆袭 清华学霸给出答案​ →点我查看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数学成绩的提分,一直是高三学生最为头疼的事情。考试测试时,每个知识点都会,考试成绩总是遭遇“滑铁卢”。90分的成绩,终于成为“名校梦”的致命伤。而清华学霸言覃在改善学习方法后,实现高考数学只丢了4分的逆袭,快来看看他的提分秘籍吧~

数学学习两大坑,坚决避免

数学的日常学习中,除了知识基础、解题技巧、刷题量,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学习习惯。

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往往事半功倍。

高中阶段,言覃对周围同学不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最是印象深刻。在他看来,很多同学存在的“频繁在同一题型失分、大量刷题没有用”等问题,其实都来源于两个误区。

误区一:错题本从不翻第二次

“整理错题本”,是大多数高中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做的事。然而,同样都有错题本,为什么有些学生能逐一消灭所有薄弱点,有些学生,却在同一类问题上频频失分?

区别在于,前者整理错题用脑,后者整理错题只用手。

什么意思?

错题本有没有用,取决于你是否分析错因、归类简化、分类整理,是否经常拿出来重做,直到确保不会再错一次。

这样做了的同学,用的是脑;错题整理后不翻第二次的同学,则用的只是手。

在言覃看来,千万别低估自己重复犯错的可能性。老师讲过后听懂了,不代表下次考试就能自己做出来,学习数理化一定要有自己的错题本。只有亲自在错题本中,将题目重新做一遍,并真正用脑思考过错因,整理过思路和步骤,才能让错题本发挥作用。

很多同学之所以觉得错题本没用,是因为他们只是机械地将错题收录进去,而不会再做进一步的工作——将错题分类,思考同一类错题的典型解法,不断总结、记忆和练习。

另外,错题本实际上也是总结本,除了能将错题整理进去,还可以将典型例题分类归纳起来,考前复习时不断重做,从而了解哪些题型是自己熟练掌握的,哪些题目又是不太熟练的。这样一来,就能在考试时游刃有余,合理分配时间、有策略地放弃。

言覃强调,自己平时数学学得还是很给力的,但是这没有什么特殊秘诀,最有效提升成绩的方式,就是认真对待错题本的总结,了解自己的进步和弱项,有针对性地一一突破。

误区二:盲目刷题,忽略思考

很多高中老师都会说,你数学考不好,肯定是题刷得不够。因此,题海战术成了所有同学的标配。

但是,为什么同样刷题,有些同学进步明显,有些同学却越刷越糟?关键差别有两点。

一,刷题同时,要对关键步骤仔细思考,加强记忆、持续练习

比如导数题和解析几何,如果每次遇到雷同的题目,都是机械地闷头去做,或不假思索地整理进错题本,而没有对此类题型的关键步骤有所思考,提高不会很大。

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即只对知识的单点细节有所掌握,未能从整体逻辑有深度理解,这就不算学得很好。刷题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需要跳出寻常的思考框架,从一个制高点看所学的东西。

深度理解的思考归纳,远比机械刷题重要。

学数学考数学,考试时间管理要重视

很多同学认为,数学学得好,考试一定没问题。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有很多同学,就由于缺乏必要的考试策略,以至于平时学得好,一到考试就掉链子。

这样的丢分,就像是临阵举枪却没子弹,实属吃大亏。

向来注重思考与策略的言覃,自然没给自己吃这种亏的机会。在很多同学只是以“学数学”的技巧应对“考数学”时,言覃早已经认识到:学数学只是1.0,考数学才是2.0. 两个过程都做到最好,高考数学才能拿高分。意识不到这一点,高考结果就会充满不确定性,脱离自我掌控。

那么,对于“考数学”这一环节,言覃有什么高效策略值得借鉴?

一言以蔽之:将每一次大小考利用起来,逐渐摸索出自己的“考试时间预案”,通过不断的总结与补充,高考前拿出一个完美应试预案,最后自信走进考场。

对于言覃来说,他摸索出来的“考试预案”,是这样的:

开考前5分钟:概览试卷,粗略根据各部分难度,确定所花时间。

开考后:严格约束自己看时间,不到特定节点,不看时间;根据试卷难度,决定答题顺序。

考试不止120分钟,考前5分钟也有大作用

每次数学大小考,开考前的5分钟,基本是言覃确定时间分配的时间。

在浏览试卷时,他会首先翻到圆锥曲线和导数题,看是不是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题型。接着,他会粗略看看填空最后一题,判断它的难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题目过难,一时半会没有思路时,策略性舍弃某一道题。

填选题后,通过剩余时间决定大题解决顺序

对于数学考试的时间安排,言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策略:严格规定自己什么时候看时间,不到特定节点,就不看时间

言覃第一次看时间的节点,是做完选择题以后,此前完全不看

如果选择题比较难,用时较多,而考前5分钟发现填空最后一题也比较难,他就会在做完选择题的节点,提前决定舍弃填空最后一题。如若选择题不难,并没有花很多时间解决,那么他依然会花一点时间,完成填空最后一题。

完成填空题后,就到了言覃第二次看时间的节点。此时看时间的目的,是根据剩余时间,决定大题的解决顺序。

填选题完成后,如果剩余时间充足,那么他就会按照自然顺序,做前三道大题、圆锥曲线、导数,最后去做选做题。

而如果填选题比较难,在第二次看时间时,已经发现剩余时间不多,那么此时,他就会根据圆锥曲线、导数的难度水平,决定大题的答题顺序。

如果导数和圆锥曲线题难度不大,他就会按照原计划的顺序答题,即“前三道大题-圆锥曲线-导数-选做题”;如果导数和圆锥曲线题,不是自己熟练掌握的题型,他的答题顺序就会调整为“前三道大题-选做题”做完后第三次看时间,再从圆锥曲线和导数题中,优先选择一道相对容易的解决。

完成这道题后,言覃会第四次查看剩余时间。如果时间还足以解决一整道大题,那么就会完成剩余的另一道大题;而如果时间不足,他会先把剩余大题的第一问解决掉,舍弃第二问,回过头检查已做好的题。

之所以如此果断地策略性舍弃,主要是因为,言覃认为,如果剩余时间不足以解决剩余的第二问,那么再去纠结于此,实际上并不能拿到很多分数。

试卷难度判断预估+四次节点看时间+印刻在脑中的不同情况下的对策,言覃严格执行着这样的策略,不允许自己在任何题目的切换中看时间,这是因为,当刷题到达一定程度,我们就会充分了解,试卷每个部分到底需要自己多少时间。一旦建立起这样的了解,我们就能逐渐摸索出两个关键点:考试进行到什么时间时,该做什么事;看时间的时候,自己快了还是慢了。

如果频繁、无计划地看时间,就会对整场考试造成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浪费过多时间

影响考试状态

打断做题思路

只在整块题型切换的过程中看时间,就会对自己的考试水平有更好的把握。

那么,对于至今仍然难以管理考试时间的同学,言覃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这要从“学数学”和“考数学”分别来说。

“考数学”:专题训练和整套试卷训练时,要按照考试节奏,限时做题。最开始的时候,由于考生需要有身临其境的时间压迫感,最好有老师或家长在旁边提醒时间进度,比如“考试已经过去一小时”、“考试还剩下三十分钟”,同时摸索最拿分的答题顺序。而自己看时间或定闹钟做题,就比较缺乏真正的考试体验。

“学数学”:平时的作业,只需记录用时长短。做作业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及时巩固,而非盲目求快,所以在做作业时,只需自己计时,看自己每一类题型用时长短,通过这个用时结果,估计考试时圆锥曲线、导数等题需要多少时间,从而做出更好的取舍和答题顺序的判断。

“学数学”和“考数学”的经验总结

以上,就是言覃对于“学数学”和“考数学”的独到经验。

真正让言覃明白数学成功的学习方法的,还是换位思考带来的分数效益。从学生视角转换到老师视角,他从原来的单纯做题目,变为更多地看题目、发现题目,并思考与总结数学基本思想方法、逻辑纲领,从全局角度看待高考数学。

基于这样的成长与思考,对于朋友圈疯传的“高考数学难度将下降”,言覃淡定地回答“不太可能”,因为“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需要有区分性的难度,既不会太难为学生,也不会太简单,失去区分度”。

至于学生和家长,更不应因为这样的传言,就草率放弃对数学的深耕,否则,进入大学以后,可能就会苦不堪言,因为“大学理工科专业对数学要求很高,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就连偏文科专业,数学好在很多研究中,都有优势”。

-End-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