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银行服务火速落地上海自贸区新片区

银行服务火速落地上海自贸区新片区

时间:2020-11-21 06:19:44

相关推荐

银行服务火速落地上海自贸区新片区

实习记者 胡杨 仇兆燕 记者 付习习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方案出台后,银行已经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启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尝鲜”自贸区政策红利。

多家银行首笔业务火速落地

8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记者注意到,方案共提及“金融”一词26次,可见金融服务对于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作为金融服务的践行者,现阶段,包括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以及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都已经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有所布局,力争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片区增设当天,多家银行的“首笔”业务就火速落地,不少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内企业已经享受到相关政策红利。其中,交通银行为新片区生物医药研发企业上海赛默罗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投资便利化服务,办理新片区成立后首笔跨境投资款汇出业务。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还完成自贸区新片区首笔绿色贷款的发放。

国有大行布局体现“自贸速度”

作为金融服务的领军者,国有大行已经为服务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实体经济做了充分的准备。

“实施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是方案涉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来说,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借鉴国际通行的金融监管规则,进一步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研究开展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探索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

在这种政策背景下,为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便成了国有大行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落点。

以中国银行为例,新片区增设当天,上海市分行就为多家新片区内企业开立了自由贸易账户,提供金融服务。具体来说,通过开立自由贸易账户,企业可以“享受”自贸区人民币存款服务,能进一步丰富企业资金配置渠道,助力企业提升资金价值。

而农业银行则是上海首家在跨境金融委员会自贸账户同业操作指引项下制定完善的自贸账户资金划转操作规程的商业银行,从“准入、持续管理、退出”等环节建立了自贸白名单客户机制并配套多项流程简化措施。同时,是首批通过人民银行网银白名单功能验收的银行之一,在国际业务系统中设定了“网银渠道白名单、网银渠道非白名单、非网银白名单、非网银非白名单”四级优先规则。

同样力图简化操作流程,使“资金流动便利”落到实处的还有交通银行。据其介绍,企业使用自由贸易账户网银功能,基于真实贸易背景,仅需在网银上提交跨境汇款电子指令,即可完成跨境汇款结算,可省去常规纸质材料审核环节,实现快捷直通的跨境汇款业务。

探索上海自贸区综合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长期深耕上海市场的其他商业银行亦在加快启动自贸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助力自贸区科创企业“尝鲜”政策红利,并在自贸区金融业务领域先行先试,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机会,加快探索自贸区金融服务新模式。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记者表示,传统银行拥有存、贷、汇三大业务,可以从不同角度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企业提供支持与服务。

具体来说,苏筱芮指出,“存”的角度,银行业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做好资金保管、本币账户支付结算工作等;“贷”的角度,对于有资金需求的企业,银行业机构为其提供合适的贷款产品,提升融资效率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汇”的角度,自贸区跨境交易频繁,对专业的跨境金融拥有较大需求,银行业机构应担当其中的重要桥梁。

就融资相关业务而言,浦发银行提出:在跨境资产管理方面,充分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首次推出了针对财资管理中心和人民币贸易融资平台的专属服务;在前沿产业集群方面,进一步优化对于前沿产业客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重点关注了企业在跨境资本市场的需求,提供包括股权架构调整、过桥融资、上市顾问及投资者退出的综合金融服务。

同样探索综合金融服务的还有上海银行。作为首批在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分行的商业银行,上海银行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上海市金融办、自贸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创设了投资型跨国公司资金池,服务于投资型跨国公司资金管理总部,满足其配置全球资金、开展境外内投资业务、调配成员企业资金往来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在苏筱芮看来,这种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路径有望成为未来银行业机构深耕上海自贸区金融业务的重要方向。她解释称,自贸区作为跨境贸易的重镇,拥有诸多金融机构追求的真实交易场景,银行业机构可根据信息流、物流等要素,针对企业需求开发出合适的金融服务产品,甚至为其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用金融为实体充分赋能。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强化

除上述首批自由贸易账户诞生外,记者注意到,就在方案正式发布后一天,新生的临港新片区还迎来了首家银行分行。8月7日,经批复,原建设银行上海临港新城支行升格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这也是银行业金融服务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落地的又一个标志性动作。

众所周知,设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我国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而经济想要高质量发展,则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撑。

为此,近年来,政策层面陆续出台措施,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体来说,今年3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提出多组具体目标,如:信贷投放方面,强调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下同),全年要实现“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的“两增”目标。其中,要求5家大型银行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力争总体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0%以上等。

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及了“完善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监管考核办法,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能力”“今年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规模要大幅超过去年,力争达到1800亿元以上”等表述。

对此,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未来,要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效,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借助科技手段,激发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动力,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形成长效机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