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长安十二时辰》大结局:用一天时间 演绎大唐众生百态

《长安十二时辰》大结局:用一天时间 演绎大唐众生百态

时间:2019-09-17 16:51:44

相关推荐

《长安十二时辰》大结局:用一天时间 演绎大唐众生百态

点击关注绫梨,置顶公众号

回复“晚安”,送你一张特别推送,祝好

文/ Jenny乔主播 / 可乐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今天的绫梨电台

1

《长安十二时辰》,国产剧之光

“玄元灯楼应声坍塌。”这是《长安十二时辰》留给观众的最后一个镜头。

拍完这个镜头,导演曹盾起身,平静地跟现场工作人员说:“谢谢大家,我们杀青了。”

那时的他,内心并不确信,这次自己想要诠释的风格,大众是否可以接受。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作家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盛唐时期,天宝三载上元节时发生在唐城内的一次刺客行动。

剧情听起来很简单,实则很烧脑,环环紧扣的剧情中,是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

曹盾为了拍好这部作品,前后读了三遍原着。光是第一季的剧本,就用了4个月,除了23版。

剧本成型后,为了更好地还原大唐盛世,这部剧的美术设计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查阅史料文献,书籍,寻找色卡等等。

剧组前期筹备近14个月,剧中的建筑都是参照历史1:1搭建,就连路上老翁的酒杯,都是参照出土的文物,还原了历史上的“鹦鹉杯”。

被誉为“长安版清明上河图”。

导演说,“我们要拍出大唐的时代气息,就要还原出当时各种人物的生活状态、语言风格和对事物的认知,人物做扎实了,情感才能扎实。”

电视剧的热播,让原着小说销量猛增800%。豆瓣评分高达8.6。话题量高达15亿,拿下话题榜排名第一。

不仅国内好评如潮,还在海外平台陆续播出,名副其实的“国产剧之光”。

2

细微之处,最见众生百态

如果留心观察不难发现,所有口碑爆表的国产古装剧都做好了两件事:

一、在细节处还原历史,哪怕只是一个妆发,一枚扣子,一文图案,都能做到处处可查证。

二、从接地气的生活场景入手,给人以代入感。

其中,长安街头上演的一出“花车大战”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力还原了几千年前的大型追星现场。

现场的“粉丝们”,跟着偶像许鹤子一起和唱着《清平调》,样子十分投入。

演唱完,全场喊着偶像的名字。还投以丝巾,纸花,以表喜爱之情。

看得出,唐代人对诗歌的喜爱和推崇。

画面中,男人身穿着圆领衣袍,头顶唐代幞头,英俊潇洒。

女人则是身着齐胸襦裙,高髻簪花,面白唇红。

即使剧中的配角们,都是“华服全妆”,发髻的式样都各不相同,极好地映衬了唐代的鼎盛和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

呈现完大唐的娱乐生活,日常美食也必不可少。片中有不少对食物的细节拍摄,让人垂涎欲滴。

水盆羊肉、火晶柿子、胡饼都是高出镜率的食物。活生生一部“舌尖上的长安”。

胡饼更是称得上是唐代的网红美食,第一集就出镜,在“饼界”可以说是开山鼻祖。

在唐朝,制饼的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后来才又出现了烧饼等其他品种的饼。

唐代人对吃的追求是有史可鉴的。唐代古墓出土过“胡饼”,“饺子”,“馄饨”各种各样的点心。从吃的多样性看出来,唐人吃饭并不再只是为了吃饱了,还要吃好。

这些美食镜头的背后,是大唐百姓富足的生活状态。

此外,剧中还呈现了大唐独有的异域风光。有很多外国面孔,比如从非洲或东南亚传过来的昆仑奴,波斯传过来的红衣教一族。

历史上把这些外国人称为“西域人”。

在盛唐时期,人们不排斥外来文化。所以有很多西域人前来交流,做生意,定居在长安。还引入了一些其他国家的宗教文化,形成了大唐文化繁荣的局面。

作者马伯庸曾说:“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仰、文化在这个城市里彼此碰撞,才能演变出长安这个丰富多彩的多元都市。

细心的导演,也将这份“多元化”通过镜头传递给了观众。

这些看似平凡的画面,展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和风貌,勾勒出一座耀眼的长安城。

3

这是一部自带文化门槛的电视剧

在许多制片方都在追求剧情低幼化,以获得更多市场的今天,《长安十二时辰》无疑是一股清流。

我的一位好朋友,追剧的时候大呼过瘾:“终于有一部让我放弃二倍速的电视剧了。”

仔细看下来,确实有很多收获。

长安的街头,一位父亲正在教女儿怎么行“叉手礼”。在之前的古装剧中,大部分都是抱拳或抱拳禀手。也是通过这部剧,才知道唐代还流行叉手礼,连街头的小朋友都在学。

这部剧的礼仪指导说,“当你慢慢进入的时候,了解到每个礼的内在含义,你就会意识到,礼仪是对人的一种包容和体谅。”

剧中还有一个让人震撼的“一镜到底”,用长镜头完整地还原了唐代造纸的过程。

新鲜的竹子需要先在水塘里泡100天,然后用石灰水煮18天。取出来漂洗,需要20多天形成粗料。最后需要把粗料捣成细泥,提取纤维。把纤维放在竹帘上摇动,晾晒成型。

这过程对做工精细度要求极高。纤维要刚刚好,过长过短过粗过细,都不成。放在竹帘上的量也要刚刚好,太厚或太薄都成不了形。

工艺如此繁杂,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什么还要做。

因为“此术神奇,可以辅佐圣人,管理天下,是大唐的希望和将来。”

我们的今天就是大唐的“将来”,这就是历史的魅力。

它让人追根溯源,短短一分多钟的镜头中,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子孙文化自信的源头。

4

《长安十二时辰》为什么爆火?

这部剧,因为有顶级流量易烊千玺的参演,实则是未播先火。

我相信不少人最初追剧就是想看看,易烊千玺的古装扮相到底什么样?

一部剧要想做到让人点进来看看,很容易,让人能看进去,很难。

观众来看剧也许是“始于流量”,但最终忠于品质和匠心,这一点让人欣慰。

剧中的所有主角都有人物原型。

张小敬,曾出现在《安禄山事迹》一书中。书中的描述是:“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便即枭首,屠割其尸。”

李泌,原型就是曾经得到四朝皇帝重用的隐士-李泌。而他的老师,何监,原型是诗人贺知章。

导演曾说,这部剧的主角并不是张小敬,也不是李泌,而是“长安”这座城。这部剧更像是一幅故事画,画中承载着人们对大唐盛世的想象,在内心勾勒出大唐的群像。

如今,《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讲完了。但好的作品值得回味,像在品一盏好茶,回甘无穷。

观众的审美力,鉴赏力在与日俱增,早已厌倦了套路满满,追求眼球效应的“爽剧”。

真正禁得起推敲的好剧都是在“看不见”的细微之处下足苦功。

作为观众,即便在初次观看的时候并未留意,也一定会能被匠心精神所感染,既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也在文化背景知识上有所收获,一举两得。

期待更多这样的好作品。

绫 梨

欢迎加我的微信

和小梨一起聊心事

最近微信改版了

好多朋友说找不到绫梨了

其实只需要加星标置顶就可以方便找到

具体操作滑动下图3秒搞定

「你可能还想看」

投稿请联系邮箱lingli989@

点在看今年脱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