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弘扬传统】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弘扬传统】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时间:2020-06-07 20:52:26

相关推荐

【弘扬传统】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要到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

端午节的习俗同样也是很多,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吃粽子了吧。还有赛龙舟、佩香囊、悬挂菖蒲、艾草等等。那么,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吧!

五月五过端午

一提到端午

我们首先想到什么呢?

纪念屈原?

吃粽子?赛龙舟?

其实端午节的习俗挺多呢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我们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习俗吧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已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喝雄黄酒,以此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当下社会,屈原精神及其背后深刻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值得传承。

端午节传统风俗

赛龙舟

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食粽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每年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孩子涂雄黄

给小孩子涂雄黄,为的是图利,驱病邪。在城市很少看到这个习俗了。雄黄酒市场上有售的,但咱可从来没有喝过。

新乡市双馨实验小学提前祝大家:

端!午!安!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端午节传统习俗作文

端午节传统习俗作文

2019-10-07

传统的端午节习俗

传统的端午节习俗

2022-05-05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