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元青花传世品 元代青花釉里红小梅瓶

元青花传世品 元代青花釉里红小梅瓶

时间:2021-06-30 21:56:12

相关推荐

元青花传世品 元代青花釉里红小梅瓶

元青花传世品,元代青花釉里红小梅瓶

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中,植物类有: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等。除以上主花外,在组合图案中还出现牵牛花、山茶花、海棠花、月季花、枣花及萱草、灵芝、芭蕉或竹石葡萄、瓜果、草虫等作画面衬托。动物类有: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其中元代龙纹极 具特色,身躯细长如蛇,龙头呈扁长形,双角,张口露齿,细长颈,四腿细瘦,筋腱凹凸,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分张有力,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状。

元青花是有传世品的,至少国外博物馆那些至正型元青花多数是传世品。目前收藏界,高净值人士热衷于炒作,恨不得把至正型元青花炒成天价;工薪阶 层人士热衷于追风,隔着玻璃窗看馆藏至正型元青花,然后寻觅出土的至正型元青花。我们早期也追风过至正型元青花,多数送给了古玩商,能留下研究的很少。我们曾经很不踏实的。

至正型元青花普遍被认为是迎合伊斯兰审美倾向的出口瓷,那么景德镇当时有没有生产过迎合国内汉人审美倾向的元青花呢?常见的至正型元青花梅瓶参见参考资料一,瓶口是唇口的。这件小梅瓶没有唇口,高度为19厘米左右。不过,不要着急,国家博物馆的一件元青花中型梅瓶也没有唇口,高度为29.5厘米,参见参考资料二。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畅奔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单,绘画较粗率,以各种花卉纹饰为多见。

这件小梅瓶的肩部是月映梅纹,其中月牙是青花描绘,双线构成,梅花是模印。这种构图在已知至正型元青花中确实没有出现过。不过,不要着急,元代景德镇青白釉瓷器中确实出现过这种月映梅装饰,月牙与梅花都是模印,月牙是双线构成。也就是说,元代的景德镇,月映梅纹就是这样的,也有月映梅纹印花装饰,参见参考资料三。外壁印花都是拍打成型的。这种拍打成型的圆器,是为国家买元青花的人的第 一鉴定点。

看青花发色,苏麻离青的渗青表现,青花边缘出现毛边,青花线条中出现了铁黑结晶斑。

看釉里红发色,灰红部分边缘鲜红、灰红部分中间出现绿斑。另外,釉里红线条之间出现渗红。元代釉里红就是这类发色。参见参考资料四。

底胎。这种皱纹是手揉瓷土的痕迹,在老瓷器上常见。有过揉面经验的人,很容易理解这种皱纹。这不是“至正型”元青花,属于早期元青花。这种底部特征与我们见过的南宋湖田窑粉盒底部特征极为相似。

元青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出现了两项技术革命:(1)瓷土二元配方,使用了麻仓土;(2)在瓷器上使用了进口的青花钴料。但是有一个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探讨:这两项技术革命是同时出现在元青花上的吗?还是各自分别独立发明的?如果是独立发明的,那么谁在先,谁在后?我们认为,“至正型”元青花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它之前一定有一个探索期。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历史上的元朝是北方蒙族族人统治中国时期,在文化方面,元代社会杂剧繁荣昌盛,北方蒙古人对南方汉人历史故事非常着迷,将故事凝固在厚重结实的瓷罐上,放进蒙古包里,在存放食品杂物的同时,还可时时欣赏那回味无穷的戏剧故事。由于,北方蒙族族人对瓷器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是促进瓷器在这个朝代得到发展和进入兴盛时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