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感谢遇见】百善孝为先 当报父母恩!

【感谢遇见】百善孝为先 当报父母恩!

时间:2023-12-21 17:46:10

相关推荐

【感谢遇见】百善孝为先 当报父母恩!

这几天,北大学子弑母逃亡三年后被捕的消息持续登上热搜,据吴谢宇的同学和朋友评价,他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待人热情,看到人会亲切的叫人名字,从没有看到他苦恼,沉默寡言的情况,成绩名列前茅,至于家事却很少外说,只知道他没有父亲。对于吴谢宇的杀人,甚至是杀母亲的事情,至今令他们感到难以置信。而据其前女友透露:“吴弑母动机系心理压抑太久,上大学后与母亲矛盾加大,他自己觉得弑母,才能成为男人。”看了这篇报道,【遇见】想说:吴某这样的行为真的好愚痴!弑母不但在世间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死后更是要下堕到地狱之中受无尽的苦报,真令人痛惜不已!即使母亲对于他要求再严苛,作为儿女的,都应该抛开过去种种的成见,尽此身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父母怀胎十月,推干去湿哺乳我们长大,此恩此德是非常广大而无法回报的。佛经中有这样一段开示:“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自古以来,父母对于儿女教养的恩德,就好像天与地般的崇高与厚重;母亲怀胎十个月才能把小孩生下来,还要推干去湿无微不至的照顾,给予奶水来喂哺养育才能长大;并且还要教导我们种种人世间的事。我们之所以能够长大成人,都是由于父母的恩德,使我们得以存活于白天与夜晚,并且能够在生活中有所作为,这一切都是由于父母亲所付出的辛劳而得以成就。父母对孩子所作的一切牺牲与所付出的心力,身为子女的我们即使用扁担挑起二个箩筐,左边担着父亲,右边担着母亲,以徒步的方式行走着,不停地走上百年都未曾止息,并且同时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种种所需,这样作都还不能报答父母亲对孩子生养教育之恩德。由此可知,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多么深重!羔羊尚且跪乳,乌鸦更知反哺,而身为人类的我们,难道连畜生都不如吗?所以我们一定得要好好孝顺父母。若不孝养父母,弃舍而违逆父母,其过失是非常大的。经中开示:“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在往世无量劫以前,有一群牛在牧牛的处所。牛主人的妻子带着一个女儿,往牛群中去挤取牛乳。所带的两个器皿都装满了牛乳,其中容器大的由女儿背负着,容器小的由她自己背着。走到半路,她对女儿说:“你走快一点!前面的路很危险、很恐怖!”这时女儿回答母亲说:“我背的这个容器又大又重,怎么可能走得很快呢?”她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你走快点!这条路很危险、很恐怖!” 这时女儿心想:“为什么叫我拿最重的东西,又一直催促我走那么快呢?”这个女儿因此生起瞋心来,于是回答母亲说:“妈妈!您先帮我拿一下这个重的容器,我想要去大小便。”于是她妈妈只好一并拿起比较大的容器走了一段路,女儿才缓缓跟上来,这时她妈妈除了背着自己原来的,也同时背着这个较重的容器,走了六拘卢舍(12 里)的路。因为这个业报,这女儿在生死流转中受了无量苦之后,遗留下来的残业,还让她要受怀胎六年才能生产的痛苦。佛经中记载,这个女儿就是佛陀出家前的妻子耶输陀罗,由于她过去生曾经对妈妈不孝顺,这样的业导致她后来的许多世遭受无量苦,并且也由于残留下来的业习,使她在佛世时,要怀孕六年才能生下佛陀的儿子——罗睺罗。亲们想一想:十月怀胎就已经是非常辛苦了,竟然要她怀胎六年才能够生产,这要遭受多么大的痛苦啊!因此我们应该要永远舍掉身口意的恶行。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有这样一则故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这就是孝道之中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地藏经》中记载:地藏王菩萨于无量劫以前在因地为“光目女”时,为了救母亲脱离地狱永离三途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更是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起广大誓愿:愿从今以后的百千万亿劫中,一切世界,所有的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他们都离开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一直到这些罪报等人都成佛以后,祂然后方乃成佛。这就是地藏王菩萨为母亲所发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大愿。另外,在佛教中有对福田作出分类,有分为二种福田:第一是悲田,就是慈善事业,救济孤苦贫穷,都是属于悲田;第二是敬田,恭敬、尊重、供养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师长,都是属于敬田。也有将福田分为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这三种。报恩田是指父母、师长、和尚;那功德田则是,从最初只知道佛法修证方向的这个向位的修行人,乃至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的十方诸佛,这个是功德田;另外贫穷田,则是一切贫苦困厄的人。从这些分类能很清楚的看出佛教是将父母的地位,和师长、和尚甚至与佛法僧三宝,同样恭敬看待为敬田,都是一切人天应当恭敬的。而且因为父母给予子女养育教导的深恩,即使子女尽千万年承事奉养,也不足以报父母深恩。父母对于子女的恩德是世间最上,因此经中也将父母与诸佛及师长、僧宝并列为报恩田。经中讲:“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阇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供养父母,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就是说,孝养父母所得的福德,与供养一切天神、一切僧宝,乃至供养佛所得的福德相同,完全没有差别。再者,佛教中有所谓的五逆罪,是五种极端重大的恶行,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种恶行中,只要任犯一种,就会堕于无间地狱。无间地狱就是一般人熟知的阿鼻地狱,无间地狱有五种无间:第一是趣果无间,造此业之后,舍离此生,下一生直接就下堕阿鼻地狱受苦果,中间没有其它的善恶道的间隔;第二是受苦无间,造了这种恶业的果报,在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断绝;第三就是寿命无间,造此恶业下堕到阿鼻地狱,地狱身的寿命长达一中劫之间,万死万生,无有中断;第四则是身形无间,是说阿鼻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造此恶业入于这个地狱中的有情,他的身形也遍阿鼻地狱,遍身受苦,无可躲藏;第五则是罪器无间,下堕到这个地狱的有情,得要面对剑树刀山、镬汤炉炭、烊铜铁汁种种的刑具,备受诸苦而无有休歇。因为父母辛劳生养子女,子女应当竭力孝养以报父母恩;却反而加害于父母,这是天理人伦所不容,像杀阿罗汉圣人及伤害佛陀的罪过相同,都要受到这极重的无间苦报。从如上释家、儒家的开示以及古圣先贤的例子中,亲们对于“孝”是否有进一步的领会呢?就是说我们要给予父母安乐以及利益,不但要温言软语,奉养顺从父母,让父母得到一生安乐;更要循循善诱,引导父母能够亲近佛教,受持三归,进而发起菩提心,世世常行菩萨道,永不入三恶道。这才是给予父母未来无量世的重大利益,才是最好也是最殊胜的报父母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