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你是逆流而上的那条鱼吗?---走进人类的“从众心理”

你是逆流而上的那条鱼吗?---走进人类的“从众心理”

时间:2021-09-27 21:41:29

相关推荐

你是逆流而上的那条鱼吗?---走进人类的“从众心理”

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顺从”,“墨守成规”这些词语或多或少都被蒙上了一层贬义色彩。人们反而更多的强调个性张扬和与众不同, 每个人都竞相做人群中最耀眼的那颗星去聚焦所有的目光。“摒弃别人的看法与意见,坚持自己所想所做”也成了现如今大家弘扬和推崇的新时代品德。人们会因为苹果公司大肆宣传科技创新和与众不同而去购买苹果电脑,然而却忽略了环视周围整个办公室或讲堂中亮起的苹果Logo似乎也算是一场大型的从众仪式, 讽刺着乔布斯口中说出的那句“Think different"。

我们难道真的是我们所认为的自己那样嘛?我们难道真的能够在做任何决定时都能坚定地跟随自己内心,又或者其实我们在无意识的求助他人,依靠他人?

今天,小睿想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和例子来跟大家讲讲关于“从众心理”里的“信息化社会影响” (InformationalSocial Influence)首先,在心理学定义上,从众(Conformity)指由于他人真实或是虚构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行为的现象。而从众心理带来的结果也有好有坏甚至会引发悲剧。1968年3月16日,在越南战役中,一名美军飞行员发现一个小村庄里有敌军,于是所有的美国士兵都空降准备偷袭。可等到着陆后,大家才发现是飞行员误报,村庄里只有一些妇女和儿童在炊火做饭,并无任何敌人踪迹。所有人都按兵不动,不知如何是好,然而就在这时其中一名士兵的枪支不慎走火,而当第一枪声响起后,其余所有士兵都开始射击。最终导致了450名无辜的越南村民惨死。

那么人们到底为什么会产生从众心理呢?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在迷茫和是彷徨时选择服从他人的选择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会认为别人会比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多, 所以跟随他们会让我们作出更合适的决定。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信息化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

让我们现在来跟随心理学家Muzafer Sherif的脚步,在他的实验里来一同感受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我们到底会如何借鉴他人的信息,而其他人的决定又会如何在不知不觉间影响了我们呢

想象你现在独自一人坐在一个完全昏暗无光的密闭房间里, 而你需要坐的便是全神贯注盯着15英尺远处不时闪烁的一个移动光源,并猜测亮点的移动规律。亮点会在黑暗中持续前后移动,在第一阶段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说出比如“光源靠近了两英尺”“光源又远离了四英尺”这类的判断。

但有趣的是其实光源是固定光源,它之所以会让人产生光源是移动的错觉归功于“自动效应”(autokineticeffect):如果我们置身于完全的黑暗当中并长时间凝视一处点光源,我们会产生光源在不断前后移动的视觉错觉,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并没有任何视觉参照物去对比推测光源位置。而认为光源移动距离或近或远的错觉却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有的人会认为光源只移动了一英尺,而有的则会简称光源移动了十英尺之多。

而在几个星期过后的第二阶段, Muzafer Sherif将所有参加过第一阶段的实验者们再次聚集到一起,每三人一组再次做相同的实验,在这种完全社会化的状况下,研究者们发现最终同组的三人都会趋向于一致的答案达成共识,并且更加坚信他们所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实际上guang。更有趣的是, 哪怕在一年之后再次回放当时参与实验的人群, 他们仍旧会坚持当时与他人趋向于一致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无比正确的。

作为每天都在与他人打交道, 生活在群体当中的我们, 我想保持一个清澈而又明朗的心,有意识地去认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时他人可能会去自己产生的影响并不是一种偏激的固执,相反地,能以包容但又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生而俱来的“从众心理”或许能更帮助我们更从容地去生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