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爱的叮咛】秋季幼儿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爱的叮咛】秋季幼儿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时间:2023-04-09 15:32:32

相关推荐

【爱的叮咛】秋季幼儿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九月,秋意来袭,天气转凉,又到了孩子们的“多事之秋”,各大传染病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活跃期。孩子抵抗力差,很容易成为病毒攻击的对象。

如何让秋季常见传染病远离孩子?今天我们来为大家支招,帮孩子赶走秋季常见疾病,让他们能够安然躲过这一高发期,健康快乐地成长~~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尤其爱在人群密集的场所爆发流行,比如学校、幼儿园等。它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的接触或者与被污染的物品接触以后发生的一种接触传播。

典型症状:高烧、全身酸痛,没有力气想睡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这种疾病在秋冬季节是高发期。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全年都可发病,夏秋时节仍是高峰期。家中如有5岁以下的儿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此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5~7天后自行缓解,少部分患儿发展为重症,通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以及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病例进展迅速,如不及早诊断和救治则病死率超过80%。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这是目前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方法;

2.尽量少把孩子带到过于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3.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充足休息,防止孩子疲劳,可增强对手足口病毒的抵抗力;

4.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带病上学。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5~9岁的儿童最易长水痘,约占所有水痘病例的50%。

水痘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如玩具、文具、门把手等,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可发病。

水痘的潜伏期为10~21天,发病前期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下降,1~2天后开始爆发皮疹,一般还伴有轻度到中度的发热症状。皮疹从异常瘙痒的红色斑疹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然后旧的皮疹开始结痂,新的皮疹又重新长出来。整个过程大约会持续1~2周左右,如果不挠破,一般不会留下疤痕。

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2.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通常从9月开始发病人数增多,10~11月是发病高峰期,其中6个月~4岁的婴幼儿特别多。

秋季腹泻由一些肠道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病毒感染后儿童在开始的1至3天会有明显的发烧、呕吐症状,随后开始出现腹泻。如果孩子突然大便次数增加(一天内多于3次),或排便呈明显“蛋花汤”样,请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

1.饭前饭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

2.定期给孩子的餐具、玩具消毒;

3.在室外换尿布时,先用酒精对尿布消毒;

4.每年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秋冬季节,病毒来势汹汹,一定要警惕这4种超活跃的病毒,如果发现孩子和家人疑似出现上面的这些症状,建议尽快去看医生,对症下药。

孩子的健康是你我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家园共育,为孩子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编辑:戴宇佳

欢迎关注

牟子幼儿园:牟子镇龙马路955号

牟子幼关庙分园:关庙乡花台村三组377号

成长热线:2500535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