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筝情史话 | 读《岳阳楼记》有感

筝情史话 | 读《岳阳楼记》有感

时间:2021-10-22 19:58:41

相关推荐

筝情史话 | 读《岳阳楼记》有感

原文如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者生平

范仲淹

范仲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四岁的时候,跟随继父搬家到了长山,在醴泉寺里励志苦读。

因为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

成年后,范仲淹又到应天书院继续刻苦攻读,到乐冬天,读书疲倦发困时,就用冷水洗脸,没有东西吃时,就喝稀粥度日。

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经过多年苦读,范仲淹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考上进士,这时候的范仲淹26岁。

范仲淹素爱弹琴,曾于琴中思古,为此还作一诗:

思古理鸣琴,声声动金玉。

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

向志于琴道的崔遵度请教“琴何为是”,并问还有谁与他志同道合,崔公说是唐处士,于是范仲淹“拜而退,美而歌曰:有人焉,有人焉,且将师其一二。”他为自己寻到能学琴与琴道的老师快乐如孺子。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

老许观点

昨日得崔师提点,继学岳阳楼记:

此文雄奇,比阴阳,再跃千古。

范相真宰相胸襟也!

其间行文,阴雨黯伤,则动词多用仄声,收唇,增其悲也;阳日晴朗,则动词多用平声阳平阳上,开口,扬其快也。

今人写文,多只重其意,而忘其声韵。

以为今日无诗词歌赋之考,少吟咏唱和之答,韵文无用也。其实不然,世无无声之汉字,亦无默言之文章。但凡文章,读之,虽不开口,耳畔亦有韵响,字词句章之声不缺,抑扬顿挫之响立生。情韵自随文意共入于心,审辩岂独纸面而可给分?故,好文必有佳韵,妙章自然悦耳

故言之,不通音律,难以写好文尔。因无音韵,故今文多不通情。读之,常气息不畅,才情不彰,故不能动人心、感天地,徒增笑尔!不能为大事,述天理,发深情,扫世风尔!

近期预告

后续我们会开设古文赏析课程

有兴趣的朋友,请联系我

老许,在这里

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往期精彩文章品读

这样和古筝在一起,显得有文化(二十)唐诗里的古筝情结

这样和古筝在一起,显得有文化(二十一)宋词里的筝韵

这样和古筝在一起,显得有文化(二十)唐诗里的古筝情结

这样和古筝在一起,显得有文化(十九)筝瑟成语典故汇编

这样和古筝在一起,显得有文化(十八)谁是弹筝的神童将军?

这样和古筝在一起,显得有文化(十七) 什么是文人的“秦筝”情结?

这样和古筝在一起,显得有文化(十六)筝、瑟起源考辨

这样和古筝在一起,显得有文化(十二)谁给古筝赋予了忠义的品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