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格尔尼卡】著名画作《格尔尼卡》是什么类别的画作?

【格尔尼卡】著名画作《格尔尼卡》是什么类别的画作?

时间:2020-05-17 19:44:59

相关推荐

【格尔尼卡】著名画作《格尔尼卡》是什么类别的画作?

问题补充:

著名画作《格尔尼卡》是什么类别的画作? 历史

答案:

【答案】 油画《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的领导人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是表现战争题材且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纳粹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谴责和抗议.毕加索他那潜在的变现主义再次迸发出来,线条扭曲着,膨胀着,激情在奔腾驰骋,这便是《格尔尼卡》.创作背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毕加索,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图画教师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的画比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人、演马戏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立体派的代表物.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他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就是他的代表作. 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毕加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义愤填膺,放弃了原本创作的一幅作品,转而用六周时间就将此画完成.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为20世纪美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作品. 愤怒的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 面对痛彻心扉的人间惨剧,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反应,格尔尼卡被法西斯空军轰炸,就是给了艺术家们一道无声的考题.有没有慈悲的情怀,就是能不能触动心灵创作的前提.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当时侨居巴黎的毕加索,受西班牙政府委托,正准备为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绘画作品.德军轰炸格尔尼卡的消息传来,毕加索震怒了,他就以格尔尼卡被轰炸为题材,依他所想来为西班牙馆作画,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行彻底曝光在世人面前.艺术的创作者,是必须悟透艺术真谛的.就像中国漫画家丰子恺所说的: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 《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者的高度评价,毕加索也因此备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1981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曾发生了一件小事:一天,一些德国军人来此参观,毕加索发给他们每人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名军官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战争结束后,他以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荣誉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美展,并于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以后,他又参加保卫和平运动,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宣传画《和平鸽》.毕加索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付出了毕生的努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