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读《我的母亲》有感

读《我的母亲》有感

时间:2022-12-20 08:33:18

相关推荐

读《我的母亲》有感

读《我的母亲》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我的母亲》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我的母亲》有感1

看完丰子恺的《我的母亲》,犹如纤纤细手拂过平静的水面,內心久久不能平静。人生真情,圣洁的母爱,这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

丰子恺的《我的母亲》使人感到清新而朴实,内容真挚感人。平常人千百万母亲中的一员,却被写得如此伟大、高尚。

细细品来,从中我品出一个词母爱。亲情中,母爱是最细致、最无私、最易体会到的。想想我的母亲,心中竟荡起了一丝丝内疚。

母亲一向对我很严格,因此,年少猖狂的我对母亲的爱不屑一顾,还时常与她斗嘴,有时常抱怨老天爷对我的不公:为什么要赐给我一个不爱我,对我又严格的母亲。可是,随着自己慢慢地长大,思想也成熟了,我发现自己错了。

今天,我要去参加比赛,天上的云似乎很害羞,躲了起来。同时,乌云哥哥走了过来,占据了白云姐姐的位置。渐渐地,小雨滴似乎很高兴来到人间,迫不及待的往下窜,害怕晚了一步就看不到美好的景物似的。这些天,母亲一直为我操劳,原本母亲的身体就已经很单薄了,现在又虚弱了许多。她撑着一把伞,站在雨中。我永远忘不了那一瞬间,母亲眼中流露出的信任与鼓励,嘴角流露出一抹慈爱的微笑,这抹微笑,带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要永远珍藏在我心底的最深处。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这是文中的句子。每次听到母亲的唠叨,我就很烦,但这唠叨中却隐藏着一份无私的爱,感谢丰子恺的《我的母亲》,使我真正读懂了母亲。人生真情,莫过于母爱。这是我的领悟。

读《我的母亲》有感2

看完了《母亲的心》后,我根本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这本书,觉得自己的赞美难以表达这本书内容之美好、意义之深远于万一。我深信,只有能力+社会责任心才能创造幸福。也只有为社会带来幸福的人,才有自身心灵的幸福。“母亲”的伟大正在于她为社会谋求幸福的心灵。

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母亲的形象,突出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与伟大无私的母爱,以及母亲的人格力量对作者思想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而文章的最后一句:“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更是以简朴的语句,表现出作者欲言又止,又难以尽述的追悔内疚之情和无从说起,又没齿难忘的养育教诲之恩。作者在文章中叙述了母亲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如“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这些都说明了母亲软而硬的个性,而母亲的这种个性又深深的影响到了作者,使得作者拥有了“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与下文的“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相照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这是作者经七七卢沟桥事变

后,从济南逃到西南对思母的那种复杂心情。也许我们都不曾体会过,也不曾知晓过,但作者却觉得很痛苦,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思乡情,念母情更来得强烈了。作者把自己比喻成失去了根的花,是怕当每次收到家信的时候,就会有不详的消息从中渗露出来。有母亲的人,心是安定的。作者又何尝不想这样呢?“我疑惑,我怕”。疑惑为什么在一年的家信中都找不到关于母亲起居的情况,怕母亲早以有不策,只是作者不想捅破,捅破那层似窗纸一样的念母之情。但噩耗还是传来,原来母亲已经去世有一年了。作者最后也只剩下内疚而又惋惜不已的哀痛,只能以“心痛!心痛!”来结束全文。作者在叙写个人生活经历和一些感受很深的事情时,把深沉的感情寄寓在平实简朴的语言中,读来亲切,令人动情。而最后那句“心痛!心痛!”更是被人们视为经典。我们又何尝不能拿来借鉴呢?

父母对我们的爱总是难以回报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人的父母不伟大?老舍以其平实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激起了我内心的共鸣。在老舍的文中,这是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这是一位善良的母亲,这更是一位坚强的母亲。

看完了《母亲的心》后,我根本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这本书,觉得自己的赞美难以表达这本书内容之美好、意义之深远于万一。我深信,只有能力+社会责任心才

能创造幸福。也只有为社会带来幸福的人,才有自身心灵的幸福。“母亲”的伟大正在于她为社会谋求幸福的心灵。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投下的轨道而一直前

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们作为子女的,应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父母,感谢他们所付出的,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的一切。即便身在远方,也要常回家看看,毕竟那是你永远的根。不要让老人操心,也不要让老人孤独,因为他们付出的够多了,因为你是他们的命。

读《我的母亲》有感3

没读老舍的这篇散文之前,我就已经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女人都是很艰苦的。读了《我的母亲》之后,我发现,不单单是艰苦。

故事的开头,作者首先介绍的就是母亲的家境。有些时候种田人手不够,妇女必须也下地干活。在老舍还没有出生之前,他们家的家境也还马马虎虎:大姐与二姐都嫁了不错的人家。但是,生下老舍之后……

那一天,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开眼看了他一眼;父亲则在老舍一岁半的时候,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其实老舍父亲的死我认为与老舍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在文中,老舍却说他把父亲“克”死了。我不清楚他是在什么心情下写这句话的,也许是淡淡的忧伤吧。

之后描写的便是一位伟大的女性的形象。在父亲的死后的日子里,母亲非常穷苦,但她还要养着自己的儿女,她整天为人们洗衣服,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从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这句话,便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天天为人们洗服装,她这是为了什么?为了儿女的生活,甘愿受苦,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母亲从小到大对作者的无尽关怀,指明了作者老舍的人生道路,让其成为了一个素质人格品德都健全的人。

老舍的母亲从不会埋怨什么,即使在过年那么喜庆的日子里只身一人度过。在七七战后,老舍每逢接到家信都不急于拆在一时,因为他怕,怕有那不详的消息,怕他失去那一份依赖,怕他是失了根的花草。当老舍给家中寄去给母亲祝寿的信,给他的回信却是母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老舍在结尾重复了两个字:心痛。是啊,谁不会为此潸然泪下?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谁人能不心痛?!

读《我的母亲》有感4

《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写的,是一篇催人泪下的挚情之作,也是其最为优秀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今天,我津津有味地读了《我的母亲》。这篇散文主要讲了: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哺育,与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在老舍母亲过世后,家人为了不让老舍先生担心,直到第二年母亲寿日前夕,才让老舍先生知道。于是,他以一个失去母亲的儿子的心,向读者倾诉对母亲的爱、感激和怀念,写下了散文——《我的母亲》。

老舍先生凭着对母亲真挚的爱,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述了母亲短暂的一生。他毫不吝笔墨细微地描写,突出了母亲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优良品格和伟大无私的母爱。文章最后以“心痛!心痛!”结束,却让读者落泪!落泪!

与老舍先生爱母亲产生鲜明对比的,是街头上那些流浪的老人。

街头上流浪的老人,衣衫褴褛,头发散乱,驼着背,背着一个麻袋。他们在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风朔雪,在又脏又臭的垃圾桶中翻找着一些有用的东西来维持生计。他们有的是没有儿女的,有的是失去儿女的还有的是被儿女抛弃的。老人们整日游荡在街头,有时一天也捡不到多少纸和罐头,他们可能饿一整天,也可能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些儿女是因为贫困而无法赡养老人,被迫将老人抛弃;还有一些老人的儿女家境并不贫困,但他们不想赡养老人,将老人遗弃了。我认为无论是家境平寒,还是不想赡养,这些都不是理由,他们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父母其实是最希望和儿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呀!

我从报纸上看到过一幅漫画,虽然作者只用了寥寥几笔,但意味深远。漫画题目是《妈妈的印花布》,大意是:一位母亲用自己最漂亮的印花布包着自己的孩子抱在怀里;孩子长大了,却让年迈的母亲用印花布包着东西离开了家,那位母亲是含着泪、全身颤抖地离开家。母亲在过去用漂亮的印花布包着孩子,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父母不求回报,只求孩子长大后对自己好;而那个孩子,却将自己的母亲狠心地赶走了,这个孩子良心何在?父母养育了你,供你读书,供你吃饭,可你却将他们抛弃了,本来一家老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老人却在街

头流浪,你还有人性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给了你生命,你应当一辈子孝敬你的父母,鸟都可以反哺自己的父母,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我们应该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

这篇散文不仅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以后一定要对自己的母亲。

读《我的母亲》有感5

记得意大利的薄伽丘说过,友谊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读完革命领袖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之后,我懂得了人世间最无私、最珍贵的莫过于亲情,亲情比友谊重要得多,而人的亲情更是与众不同。

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事都会发生,但唯一不变的是亲情,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故事发生在大兴安岭的一次大火中,一只雌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把它们送到树下,压到自己的身子下面。虽然雌鸟被活活烧死了,但它的孩子们却活了下来。

在我们的周围,无时无处不体现着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都是以一种无私的情怀面对我们,他们情愿自己饿着,也要我们吃饱、穿暖。也许有人会说,我是孤儿,没有父母,哪来的亲情?可你小时候在孤儿院受到的.资助,不也洋溢着亲情吗?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亲情重如千钧。可如今有些人认为,亲情一文不值。我惊讶地发现,好多小孩越来越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果实了,往往只把父母当成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库。不管父母如何苦口婆心地唠叨,总是爱理不理的,好像与己无关。我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天天都会和父母发生矛盾,只有当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才会想到父母。我还看过一本杂志,有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竟然连自己孩子家的门都进不了,更别想在孩子家吃顿饭了。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情,现在也好像司空见惯了。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学派曾经说过,百义孝为先;《读者》杂志也报道过,养育子女是世界上所有动物的本能,而只有人类才会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在万物中唯有我们人类才有的美德,难道也要放弃吗?也要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消失吗?不,我们绝不能放弃,我们要赞颂亲情!否则,我们还有何颜面自称为万物之灵呢?

读《我的母亲》有感6

今天,我读了《我的母亲》。故事中主要写了母亲爱你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你是她女儿,不管过了多少年,她都依然的爱你。所以母爱是不可推测的。

文中的我去问母亲为什么爱我,但是母亲却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我对这一段印象十分深刻。因为母爱是无私的,只要你是她的孩子,她都会千方百计的爱你,不让你在外面受欺负。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可以为自己的孩子“上刀山、下火海”,她也在所不辞。母爱也是神圣的,她不会让你在外面受到任何不高兴的事情。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位母亲,在一次发大洪水的时候,她的小孩在房间里睡觉。那位母亲本来是可以成功逃离的,但是她为了救他的孩子给洪水淹死了。但是她的孩子却活着被警察发现了。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都有着浓浓的母爱,这种爱是可以超过世界万物的。因为有了这种母爱,世界才会变得美好。所以“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

读《我的母亲》有感7

《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为了纪念他敬爱的老母亲而写。

老舍先生在一岁半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独自哺育,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舍先生独身一人在重庆从事工作。老舍先生的母亲九月过寿日,寿日的前一个月,老舍先生早早就把祝寿信写好,寄了回去,里面千叮万嘱一定要把寿日的详情写来 ,一个月之后老舍先生接到家信,不敢拆读,怕家中带来不祥的消息,回到寝室,老舍先生拆开家信,说老舍先生的母亲已经去世一年了,令老舍先生非常心痛。

老舍先生虽然没有用许多修辞手法,但老舍先生写的很真实,让读者落泪。老舍先生用朴质的语言,细细地描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热情好客等等的优良品德和伟大无私的母爱,这些优良品德影响着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最后以“心痛!心痛!”为结尾,让读者落泪、落泪在落泪,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结尾,简洁又时尚,让读者感觉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也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读《我的母亲》有感8

今天我读了一篇题目叫《我的母亲》的文章,深受启发。

文章主要讲的是:安利柯对母亲说了非常失礼的话,父亲给他写了一封感人的信,批评他并回忆母亲对她的爱,告诉他亲子之爱是人间所有情感中最神圣的东西。父亲信中感人的语言,使安利柯的愧疚感油然而生。

当我读到“你对你这伟大的母亲说出那样不该说的话!真是怪事!那是为了免去你一时的痛苦不惜舍去自己一年的快乐,为了救你的生命不惜舍去自己生命的母亲哟”的时候,我被母亲这种无私的爱深深地感动了。为了自己的孩子,甚至可以献出生命!母爱是无条件的!文中父亲用写信的方式告诉安利柯母亲对他的爱,让安利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母爱如水,是清澈的、无私的,她用温情与关爱环绕着你,给你带来幸福。

写到这儿,我不经想起了一件生活实例:有一次妈妈过生日,我突然发高***,妈妈给我找药吃、盖被子、端泡脚水、***暖水袋…… 里里外外忙了三天。终于,我的病好了,妈妈的生日也过了。可是她不在意,觉得只要我健康、听话就够了。

母亲,像一位辛勤的园丁,把我们培育成美丽的花朵。面对无私的母爱,谁能不感动呢?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份情,用心去回报这份爱吧!

读《我的母亲》有感9

母亲是哺育我们长大的摇篮,在老舍的笔下的母亲也不例外。他对母亲有这样的评价。我之所以呢长的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给的。他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在<我的母亲》这篇文章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的形象,突出了母亲勤劳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与伟大无私的母亲。

我对本文有两句话深有体会。第一句是;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从这句话体会到,作者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她的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之情。第二句是;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吃的还是粗粮。唉!还能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表示了赤子之心,洋溢于篇外;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老舍的母亲勤劳,奋斗,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佩,热念与怀念之情。

读《我的母亲》有感10

老舍对母亲的爱满溢于全文,这是我读后的最大感受。虽然作者的笔调很平实,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歌功颂德,但正是因为它的平实,所以才令此篇散文的光彩持久、柔和。

文章一开头就写“母亲生前没有摄影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说明作者对自己的母亲非常的了解,让读者颇有熟悉感。然后又从母亲的辛苦说起讲起,“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冲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对家庭的付出与艰辛。,在父亲去世之后她的生活比一般封建家庭主妇更加地艰难,因此,儿子就是她的精神与生活的寄托,更是未来的希望。而在她看来,儿子能有一番作为更是她精神的寄托和依靠。

母亲对“我”的管教,不仅是严格的,也是慈爱的。

母亲总是眼角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在作者上学回来要糖的时候,母亲没有对“我”大喊大骂,只是在给“我”糖后用严肃的光辉看我和给“我”几句勉励。对于我的母亲有何尝不是呢?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回家再关上门好好地教育儿子,这给我留足了尊严与脸面,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般喜欢在外头教训孩子,给别人看给别人听,以示自己管教的严格。母亲虽然严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却是包容着千千万万的疼爱。小时侯有一次在我得了肝病后,母亲没有在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担心病会不会传染给自己。因为小时侯总是要她和我同一个碗吃饭,他不像别的父母那样子,在得知自己的儿女生重病之后就表现躲避状态,而我的母亲正好以其相反。

文章也写到“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村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从这里也可以知道作者的母亲为了爱护家里的物品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我想这一点对于我的母亲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还记得我读一年级的时候,由于爸爸爱赌钱,把当时中西瓜赚的七八钱块全都输完了,更别说我们的学费了。那时候母亲没有办法只好去帮别人打临时工,每天去帮别人挖木薯和砍甘蔗。那时我有时候还和母亲一起睡,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为我们做早餐,跟别说知道她什么时候去做工啦!现在想想真的有点对不起母亲,因为我没有实现我母亲的梦想考上二本。

虽然,母亲待人是最仁慈最温和的,但是母亲也是最懂得人情事理的。“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我想我的母亲虽然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我知道她比其她普通妇女都要谦虚和礼让。记得小时候分地时,别人占多我家的土地,但是母亲却没有在地里大喊大骂,只是用平和的语气和别人解决,而不像我的邻居大婶,在自己的一点利益被别人占后,在家里大喊大骂,呼天喊地。我想这也是她对我的影响,以至于我继承了她的良好品德,在遇事之后镇定,坦然的去解决。

文章最后说“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从这便可知母亲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与份量。其实爱这东西是世间最美好的,是我们感情中最最宝贵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我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缺失了爱,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遗憾与悔恨。很开心能在老舍平实的笔调中见识了世间伟大母亲的一种,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与所拥有的一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