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高考作文连续两年考演讲稿 学语言的孩子看了会心一笑

高考作文连续两年考演讲稿 学语言的孩子看了会心一笑

时间:2022-11-29 05:33:51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连续两年考演讲稿 学语言的孩子看了会心一笑

魔幻的这个夏天,高考虽迟但到。

作为首个开考的科目,每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总是不出意外地成为人们的话题。动听君盘点了一下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同样非常有看点。

面对作文命题中出现的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等写作要求,什么样的考生能丝毫不慌呢?

那就是:口才好的孩子!

—这是动听学院的第108篇文章—

翻一翻今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我们会看到: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作文题是根据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的故事写一篇发言稿;

全国二卷作文是以“携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全国新高考二卷要求以“中华地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份来写一篇主持词。

说起高考作文,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议论文或记叙文写作。多年以来,高考作文主要是以这两种文体为主。

什么时候,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也可以作为高考语文作文写作形式了?高考作文命题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要求,背后暗藏着什么玄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呢?

随着传播媒介日益丰富的发展,高考作文受到影响,在写作形式上也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是高考作文中出现了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等写作形式,也预示着应用文写作与高考的联系也愈加紧密了起来。

其实,在高考作文全国一卷、二卷中就已经出现了“演讲稿”的写作要求,而今年新增了主持词和发言稿。总的来说,这三种新形式都加重了高考语文的口语元素。

演讲稿

作为语言统帅的演讲,是口语传播的支撑点。近年,口语传播大热,从主打少年郎的《小小演说家》到全民站台的《超级演说家》,再到最强前浪加持的《开讲啦》,此类演说综艺走俏荧屏。

语文,先语后文。有能力在面对很多人的情况下,勇敢表达观点,成就一场技惊四下的演说的考生,同样文笔也不会差。相信透过这场人生大考,也能测试出考生的口语能力。

主持词

主持词在传统的文体分类中是不存在的。当主持人出现以后,主持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串词”算是什么体裁呢?在这样一种表达形式里,既有叙述,也有议论,有时引入访谈,有时还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很难把它归到哪一类。

因此也有人说它什么都不像, “四不像”,然而这么一说,大家都懂是什么意思了吧?就是通过这种题材本身多样融合的特点,来考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发言稿

对于熟知近年高考语文命题走向的人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侧重在应用交际和场景情景范畴是公开的答案。国内期刊《作文素材》在今年5月发表《应用文体太“难了”,六大策略抢占高分》,对书信、演讲、时评、倡议书、辩论稿、观后感进行考前叮嘱。

各种场合的发言样式不胜枚举,单就常见专业发言来看,无论是狭义的节目主持,还是答记者问、自我介绍、获奖致辞、站台路演等类型多样。发言稿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常见,发挥的空间也更大,是考生施展拳脚、抢占优势的突围支点。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中,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是三位一体的,作为表达手段的演讲和作文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常被人们混为一谈,但高考一直未把口语交际作为考核内容。

全国高考语文出现这样的作文题,可见演讲与口才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开始去思考:学习语言,拥有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到底能给应试教育中的语文学科带来什么?

主持词、发言稿、演讲稿,在高考试卷上写起来也许是不一样的,但都有口语表达的特点。动听君认为这是从“写好”作文向“说好”作文的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信号。

什么是语文?

引用最具权威性的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学语文,不能简化为学汉字。汉语的学习相对汉字有所不同,在特定的环境中,即使是没有发生任何词句的改变,意思也会不一样。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字多音、一词多意、一语双关等情况在日常使用中比比皆是。注重孩子的发音,才能帮助孩子理解无误,尤其在拼音声调的学习,掌握正确的读音才能灵活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文字。

其实,人就是生活在语言的海洋里,有人可能没有上过语文课,但没有人能离开语言的交流。语言是人类表达精神与思维的载体。语文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再好的思维只能是“留脑遗恨”而已。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成绩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进行语言口才学习,持续的增加古文、诗词、经典文章的诵读积累,有助于孩子积累表达素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能力。

随着国家“大语文”政策的实施,语文这门学科是拉分容易提分难,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提高需要非常漫长的积累。如果孩子的语文成绩偏弱,那么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升学乃至以后的发展。

遵循“从语到文”的逻辑,孩子才能从字正腔圆到出口成章。未来社会中,口语表达能力将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

今年的高考作文,恰是与语言学习有了应和,这些在语言培训课上对学生的文体要求已经前置在高中语文写作中,并成为了高考作文试题中写作文的要求。

很多考生拿到这个题目很懵,是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念过演讲稿,没有进行过演讲。家长这时候应该就能感受到一种危机感:如果我的孩子在这场人生大考中遇到这道题不会做,在考场上慌了怎么办?

因此,家长必须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尤其是在语言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无论初步的发音吐字、词汇积累,还是后期的语言组织、逻辑判断,口才表达能力都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学习好就可以了”“心里有东西表达出来就可以”等观点往往让家长忽视了口语表达,孩子也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需求。

久而久之,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就更不愿意说话了,当孩子不说话不表达的时候他就没办法交际,没办法大方自信地站在台前,没办法展示自己。

口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就着重培养孩子的口才了。首先,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孩子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其次,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语言类的大型赛事,比如“动听中国话”。对学语言的孩子来说,即使比赛前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登上舞台之后也会被现场震撼到,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这时候,就很需要让孩子更多地去适应赛场环境。习惯成自然。大胆开口说话和现场应变能力也就被慢慢地培养出来了。

最后,如果你对孩子的口才培养有一定的规划,可以有意识的带孩子去参加语言培训,而培训的同时参加权威机构的播音主持或者口才考级,这些都是检验成绩和培养自信非常好的一个方式。家长要帮孩子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语培机构也要与时俱进。语言教学不仅要有语言的基础训练、表演训练,还需要配合大语文的教学,注重知识的积累,开启记忆思维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和阅读能力拓展训练。

不仅仅是帮孩子渡过不敢说话、怯场的初级阶段,还要做到增加诗词国学内涵,素材积累广泛,写作不迷茫,甚至朗诵、古文、背诵也不是难题。

让孩子从小在优秀的语言环境当中浸泡着,让他从小就清楚发音位置、气息运用、技巧方法和逻辑表达,才是所有口才培训老师所必须要传授的。

高考考场一定是寂静的,然而“主持词”、“发言稿”、“演讲稿”这样的字样, 似乎能让考生耳边听得见声音。

由高考作文试卷引发的各种想法都在告诉我们,未来,口耳相传的交流空间更大,耳边的声音会更丰富,语言的力量也会更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