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青未了|王玉芹原创散文作品 难忘母亲的缝纫机!

青未了|王玉芹原创散文作品 难忘母亲的缝纫机!

时间:2018-10-15 04:28:29

相关推荐

青未了|王玉芹原创散文作品 难忘母亲的缝纫机!

母 亲 的 缝 纫 机

文|王玉芹

牛年阴历年前,为父母收拾房间,只见那台上世纪七十年代购买的缝纫机还静静地躺在阳台上。它的台板已破旧不堪,皮带也裂痕斑斑,脚踏板已铁锈斑驳,缝纫出的底线漂浮在布料上,俗称“跳线”。显然,这台老旧的缝纫机已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况且,多年没有自己做衣服的习惯了。缝纫机与室内的摆设极不协调,于是我们不顾母亲的反对,决定把它当作废品卖掉。

以前曾经有过多次这样的念头,最终还是有点恋恋不舍没有成行。当把缝纫机抬上收废品的三轮车时,心里顿觉空落落的,尘封了四十多年的记忆又浮现在脑海里。

我们姐弟都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物质极度匮乏,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父母都经历了由代课教师、民办教师继而转为公办教师的艰难历程,工资增加也经历了由几元、十几元涨到几十元的漫长期待过程。 母亲是个小学教师,常年在乡镇小学任教。她担任复式班的数学,同时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孩子们上课,这样就增加了许多时间要备课。

母亲白天忙着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冬天,那时的农村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母亲就住在简陋的教职工宿舍里,内墙裸露着土坯,连一层稀泥都没有糊上,到处通风撒气。每到冬季寒风吹来,冰冷的屋子里外几乎就是一个温度。晚上,母亲就在床上放置一个方凳,上面放一个烧柴油的“泡子灯”,腿脚盖上被子,看完学生的作业、备完课后,还要给我们姐弟们缝补衣服、纳鞋底,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这些画面直到现在还不时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想拥有一台自己心爱的缝纫机,几乎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 记得村里有一户富裕人家拥有一台缝纫机,我们都称为“机子”,一家人像文物一样保护起来,闲置时把缝纫机头贮藏在机箱里,然后覆盖上一层油布,我们想目睹一下它的芳容那绝非易事,想用她的缝纫机做件衣服或学习一下缝纫技术那绝对是天方夜谭。看到她家的孩子穿着用缝纫机做的衣服既平整针脚又均匀,我们着实羡慕不已。做梦都想着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缝纫机。

母亲终于攒够了买缝纫机的钱,在我们姐妹一再要求下决定购买一台缝纫机,可在那个年代,买任何紧俏物资都要凭票,想买台缝纫机谈何容易!母亲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绝妙的主意,终于托在哈尔滨当军官的表弟帮忙给买来了一台“鹿”牌缝纫机。

记得一天上午,邮递员叮铃叮铃的自行车铃铛声响起,我们马上围了上去,看到那张邮寄缝纫机的邮寄单,我高兴得简直要蹦了起来!母亲看到它也兴奋不已,放了学,顾不上吃饭,就骑上自行车直奔张庄邮电局。取回来的缝纫机散装在几个用木条钉制的简单包装箱里,几位年轻的教师在帮忙安装,四周则站满了围观的乡亲及学生,好像在欣赏一件稀有的文物。

只见已安装好的黑色缝纫机头和褐色的底座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耀眼且迷人的光芒!更引人注目的是机头顶端“哈尔滨缝纫机厂”七个烫金大字异常醒目,侧面硕大的“鹿牌”字样赫然在目,机头底端的标志更是活力四射,只见金黄色的松针叶和似小菠萝似的松树种子相间交替着围成圆圈,把奔跑的雄性小鹿围在中间,给人以美丽和奋勇向前的感觉,让人赏心悦目。

母亲脚蹬着踏板,空蹬了几下,那悦耳动听的声音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自从有了这台缝纫机,母亲晚上的闲暇时间便变得更是少之又少。她每天几乎都有做不完的衣服。母亲热心、善良,和左邻右舍关系非常融洽。每当生产队里分农产品,街坊邻居都忘不了也给我们家送来一些。曾记得有一次生产队分地瓜,霍家大娘给送来了一筐头,卢家大婶送来一簸箕,柴家姐姐则送来一脸盆。分青菜的时候,乡亲们也是你一捆我一把的给送来。往往是他们家的都吃光了,我家再吃一段时间仍绰绰有余。

学校和连军家仅有一墙之隔,但得走两个胡同,而共同的墙壁是学校的厕所。尽管这样,连军家大娘无论做什么“美食”,都会从墙头上递过来。每次,她都是大声地吆喝我:“大妮!”,听到大娘叫我的声音,我便兴高采烈地奔跑过去。大娘有时给我们一碗菜糕,有时是几块地瓜,偶尔也会给几个包子。就算是在沙土里炒的黄豆粒,往往她也会分享给我们一碗。连军家大娘那慈祥善良的声音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自从母亲购买了缝纫机,家里的看客便络绎不绝,让母亲做衣服的乡亲也开始数不胜数。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们大多用母亲的缝纫机学会做衣服。记得邻居春兰姐要结婚了,婆家送来两块小花“的确良”布料,她送到母亲面前时,母亲开始有点忐忑不安,生怕把衣服给做坏了,浪费了人家的布料。但经过母亲几个夜晚的精心裁剪缝制,俊兰姐终于穿着自己心仪的服装幸福地走向了她的婚姻殿堂。

母亲的缝纫机伴随了她几十年,她为我们全家缝缝补补,又为乡亲们缝针走线,这些不知注入了母亲多少汗水和心血!夜晚,母亲那有节奏的缝纫声总是似摇篮曲一般伴我们入梦,清晨,那“哒哒哒”的清脆缝纫声又会伴随我们醒来。

就这样,母亲的缝纫机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来父母因工作调动举家搬迁至县城,随着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这台缝纫机就静静地“下岗“”躲在房间的角落里,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如今, 这台缝纫机虽然是被卖掉,但我对它的思念之情却是无法复制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王玉芹,女,中共党员,山东禹城市某国企退休干部,喜欢拍打文字,感悟人生!)

欢迎下载“齐鲁壹点”app

敬请关注“河南王豫”壹点号

编辑信箱:599268545@

壹点号河南王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