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王玉芹散文原创|奶奶拉风箱的声音一直在我的心底回荡!

王玉芹散文原创|奶奶拉风箱的声音一直在我的心底回荡!

时间:2021-12-31 10:11:25

相关推荐

王玉芹散文原创|奶奶拉风箱的声音一直在我的心底回荡!

风 箱

文|王玉芹

这天风和日丽,我带着小孙子到县城郊外的村庄游玩,忽然“嘭’”的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心跳加速,随即一股爆米花的香味沁入心脾。循声望去,看见村民的房山处一群孩童正围在一起望着刚出锅的爆米花垂涎三尺。一老者坐在马扎上,左手拉着风箱,右手摇着像大炮一样的老式爆米花机,眼睛不停的看一下压力表,那双手和眼的协调程度已达到了极致。佩服之余,想起了自己儿时吃爆米花的情景。

那时我们叫“崩棒花”,尤其是这个熟悉的老风箱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让我想起了当年拉风箱的难忘岁月。那个时候,当我们饥肠辘辘的时候,总能听到风箱“唿哒唿哒”的声音,童年的梦总是在风箱声中被惊醒。它总是和着鸡鸣狗吠、伴着孩童笑闹的喧哗,大人们的脚步声、说话声------那动听的风箱声和袅袅升起的炊烟,绘成了一幅极具农村特色的风景画。

儿时的风箱是过去农村家庭中极普通但又不可或缺的炊事用具。一年四季天天使用,做饭拉风箱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只有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才听不到风箱的”唿哒”声,那怕切菜剁馅子的声音也绝不能出现。因为人们在年初一这一天要静,寓意着这一年肃静,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一定要把最好的柴禾——如干透的树枝之类,留到这天,用于煮水饺。

风箱在我的老家也叫风掀。儿时的我和奶奶在老家生活,记得奶奶的“锅台”垒在进门的右侧,紧挨着它的左侧就是风箱。晚上奶奶做饭的时候,我总是抢着拉风箱,可奶奶总是拒绝,因拉风箱是个技术活,掌握火候是关键,火的大小由拉风箱的快慢来决定,而拉风箱的快慢是根据锅里做的什么饭来决定。于是我就坐在奶奶身旁往锅台里填柴禾,那一簇簇红黄的火苗,随之起起伏伏,摇摇曳曳映红了奶奶似菊花的脸庞,我依偎着奶奶,心里有一种踏实和温馨的感觉!

记忆中我和妹妹是围着风箱和锅台吃饭的,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有奶奶的呵护和疼爱,那种氛围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记得忙完秋收秋种,有一些男劳力便利用春节前这段时间,走街串巷“拆洗风箱”。村里时常有人光顾,每当此时,小伙伴们便围得水泄不通,好像监工一样环视着每个细节。我也不例外,以至于对风箱的五脏六腑了如指掌。风箱是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大,它的上方中间有一个活动的盖子,把它抽开,你会发现中间立起的方形活动板四周布满了鸡毛,关键起到密封作用。两根拉竿和手柄连接在立着的周围布满鸡毛的方形板上,风箱的一侧下方中间有一出风口,出风口的外侧钉上了一个两头出气的方形盒子叫“接嘴”,风箱的前后板的中间开有风门,各有一个活动板。随着它的一张一合,风便通过出风口吹进灶台里,火借着吹进的风便熊熊燃烧起来。拆洗风箱的活儿主要是重新装上因常年使用而磨损的鸡毛。

在我的记忆里,风箱还给奶奶带来了一次永远也忘不了的尴尬事件。那是一个春节后的傍晚,父亲的启蒙老师邻村的邢老师,来给奶奶拜年,他与父亲既像父子又情同手足。邢老师的到来我们喜出望外,奶奶热情的要沏茶倒水,可暖水瓶却是干干的。于是奶奶起身去烧水。烧水的煤炭炉子一侧用一铁管接到风箱的出风口上。可天有不测风云,风箱的“接嘴“不知什么时候掉下来。奶奶使尽了浑身解数却仍然无济于事。火苗如豆粒的煤油灯,已无法照亮整个房间,于是邢老师就用他的手电筒帮奶奶照明,最后就这样艰难地烧开了一壶水。过后,奶奶不知懊悔了多少次。而这次难忘的经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如今,风箱早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故乡那暖暖的炊烟和亲切的风箱声却没有走远。奶奶拉风箱的“唿哒唿哒“声仿佛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一直在我的心底里回想,弹拨着我的记忆之弦。

风箱!您永远是我记忆里的美丽风景!

(部分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系禹城市人,中共党员、某国企退休干部)

壹点号河南王豫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