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写作(初中篇)丨作文如何双线并行?

写作(初中篇)丨作文如何双线并行?

时间:2023-05-21 14:50:15

相关推荐

写作(初中篇)丨作文如何双线并行?

作文如何双线并行?

双线并行线索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线索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

记叙文线索的形式:

1.以物品为线索。(例如:萧乾《枣核》)

2.以人物为线索。(例如:朱自清《背影》)

3.以时间为线索。(例如:陆定一《老山界》)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例如:鲁迅《社戏》)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同时存在和发展的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同时这种形式我们同学因平时接触较多而容易掌握。如果能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和表现,就会使文章显得丰厚深刻,获得阅读者的认同。(引自百度百科)

物我同成长的双线并行课文范式:

《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的作品,其中的双线并行很明显。一方面讲了一棵小桃树的成长,在角落里带着“我”的梦出生,并不被人看好,长得很猥琐,即使最喜欢花的爷爷也不搭理它。花竟全开了,像患了重病的少女,孤独地开在角落,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另一方面也讲出自己的成长,“我”由乡下来到城里。“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但是当作者看到小桃树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千百次的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不就是告诉读者和自己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风风雨雨,才能绽放生命的美丽吗?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让读者理解了成长的内涵。

分分合合双线并行文章范例:

例如《草房子》中桑桑和杜小康的成长故事。桑桑转到油麻地小学,最初的感觉就是杜小康很特别,让人不舒服。后来观察到杜小康有皮带、白口罩、一年四季的衣服,尤其是有一辆连老师都没有的自行车,他感到很是羡慕嫉妒。

当桑桑和小伙伴们玩贼回家游戏时,故意不带杜小康玩,杜小康则带着小伙伴们到家里吃柿饼,让桑桑还没趣。

当他俩骑自行车时,桑桑觉得自己和杜小康很像。烧了草垛后,杜小康在全校大会主动认错,但是桑桑却没敢上台,慌张的神色被所有人看出他的狼狈,桑桑对杜小康很不满,偷偷在班级传纸条,不选杜小康做班长。

可是当杜小康家破产后,杜小康给桑桑带来五个双黄蛋,桑桑严守杜小康偷书自学的秘密,卖鸽子拿二十元钱给杜小康在校门口摆摊做生意。

这样纯真的友谊见证着两个男孩的成长。读着这样的故事,我们会觉得男孩的成长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分分合合中见证着流金岁月。

下面我们就小试牛刀。

例一:

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真的不容易 》。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解析】作文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真的、不容易。首先我们要联想生活中有很多不容易的事情:好不容易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想做煎蛋却糊了,想支配自己的压岁钱却总被爸妈挪用……对于个人来说,改变、创新、突破、奋斗、坚持不懈等都是很不容易,而且立意比较深刻。

这样的一条线展开的文章很真实,接地气,但是也是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文章,缺少丰富性。建议大家尝试用双线并行的方式,我们在自我成长的时候,一定有不变的事物,我们要善于挖掘和搜集。

【写作提纲示例】:(双线索)

①老家的屋子越来越旧了,但是浓浓的乡情却不减;爷爷越来越老,却不愿意离开故土,不放弃农事。

②正月梅花香,爷爷正月谋划农事,计划种棉花、西瓜……

③三月菜花黄,奶奶三月采茶忙。

④四月细嗅蔷薇,爷爷四月心有猛虎忙播种。

⑤五月闻栀子,奶奶五月忙割麦……

⑥每个月都有干不完的农活,都有赏不完的美景和乡情。

此文中农村的景物和爷爷奶奶的劳作双线并行让人感受到淳朴的乡风,可贵的乡情。一条线是农村的劳作真的不容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另一条线是看到农村最自然的山水美景,让一切的辛劳顿时烟消云散,勤劳的生命底色让我们记住了最美的人文风景。在劳逸结合中,既能领略自然风光,也能体味人文情怀。

例二:

苏州市中考题《什么是个好》。

好是壮丽的河山,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崎岖的征途……请以《什么是个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解析】:好是生活中接触最多,感受最多,让我们精神愉悦的一个朴实的词语。作文中体现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写出真善美,是我们要好好检索生活,细细梳理的。

【写作提纲示例】

①小时候奶奶忙着给我做布鞋;妈妈坚持让我穿名牌运动鞋。

②长大后奶奶坚持要我喝手磨豆浆;妈妈坚持要我喝牛奶。

③现在奶奶让我十点必须上床;妈妈强调要刻苦学习。

④在奶奶和妈妈的不断差异中,我学会了聆听,什么是个好。

什么是个好?两代人在子女的教育上总是有不一致的观点,而这背后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我”更加健康,更加优秀,她们对“我”的爱是一致的,都挺好。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甚至是让我们觉得左右为难的,可就在一次次的妥协和适应中,我们分明听到成长过程中一样的浓浓的亲情和关爱。

在这篇文章中,奶奶的爱和妈妈的爱实质相同,但两个人的观点和做法有不一样,分别贯穿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成了文章的两条线索。

微写作

常州中考作文题: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大量含笑的瞬间值得记住,也有接连不断的困惑需要我们去从容面对。

请以“含笑奔跑的少年”为题,列出双线并行的提纲。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中小学知识分享课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