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医怎么治疗原发性痛经

中医怎么治疗原发性痛经

时间:2023-02-03 10:30:02

相关推荐

中医怎么治疗原发性痛经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疾病。那么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中医怎么治疗原发性痛经方法呢?

1中医怎么治疗原发性痛经

绝大多数是原发性的痛经,从中医学的角度看,遭受了生冷寒凉,喝了冰水或冰饮料,经期淋雨,包括感冒等引起寒凝血淤,都会引起痛经;南方天气湿热,吃了湿热的东西,比如多食虾蟹、芒果和荔枝等热性食物,也会导致气滞血淤,引起痛经;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压抑,同样会痛经。

原发性痛经出现在月经前后,一般来说比较容易治疗。来潮前可以吃一点中药,也可以疏通,吃一些理气的药物。如果要止痛效果快,可以用针灸,针灸最快,扎一下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马上就止痛。

年轻女性也很容易患上这种病,目前中医院妇科门诊里面就有这样的病例。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年轻女性,不宜过晚结婚,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生殖道流动不畅所导致的,根据临床经验,结婚生子往往能够改善这种症状。

2中医治疗女性痛经有哪些注意事项

经是使许多女性深为痛苦的常见病。许多患者疼痛时,轻者咬牙忍着,重者吃片止痛片,再严重只好请假休息,每月如此,好好坏坏,苦不堪言。

这几天,办公室新来的小丽,上班时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原本生性活泼好动的她,常常趴在桌子上一动也不动,似乎一句话也懒得说。

同事李姐是个热心人,她半开玩笑地问小丽:“丫头,失恋了?别伤心,明天呀,姐给你找个更好的……”小丽被逗乐了,呵呵地说:“你们乱猜什么呀,我这是多年的老毛病,每月的‘特殊时期’,肚子总会特别痛,忍几天就好了。”

李姐不以为然地说:“这算多大点儿事呀,我就有一个小偏方,治好了咱们单位不少女士的‘难言之隐’,你赶快也试试吧!把大枣洗干净,去掉核。干姜也要洗干净,切成片,把这两样东西放到一起,加了红糖一起煎成汤就行了。每天趁热喝两次,坚持一段时间,保证你能好!”李姐说着,拿起笔来,把这个小偏方写下来递给小丽。

看看小丽将信将疑的模样,李姐说:“不懂吧?我来告诉你!这红枣是用来补血的,生姜和红糖又都可以祛寒暖胃,你就放心喝吧!”

过了一段时间,小丽开心地告诉我们:“现在真的不痛了!”

看来姜还是老的辣,李姐一出手,困扰小丽多年的痛经,就这样“汤到病除”了。姜枣红糖汤,就是这么简单,又这么神奇。

痛经是怎么回事

痛经是使许多女性深为痛苦的常见病。许多患者疼痛时,轻者咬牙忍着,重者吃片止痛片,再严重只好请假休息,每月如此,好好坏坏,苦不堪言。

西医认为痛经的发生与子宫发育异常、子宫位置异常(过度前倾或后屈使经血不易排出)、精神紧张及内分泌、免疫等因素有关。子宫内膜生长于子宫以外的部位,也会发生周期性脱落,引起出血,周期性疼痛,因此西医称此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辨证治痛经

中医则统一称为痛经,并根据常见表现进行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应用不同治疗方法。

气滞血瘀型一些痛经女性于月经前即小腹胀痛,持续到月经来潮,当月经来得比较通畅或有血块排出时,疼痛方缓解。月经量不多,经色黯红有血块,伴有乳房胀痛、情绪烦躁。治疗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常用药有当归、川芎、赤白芍、香附、乌药、元胡、制乳没等,中成药有血府逐瘀胶囊。

寒凝血瘀型有些女性经期小腹冷痛,畏寒肢冷,经量少色黯,可有血块,用热水袋外敷或饮用生姜红糖水,疼痛会有所减轻。治疗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法,常用药有肉桂、吴茱萸、小茴香、当归、丹参、桃仁等,中成药可选艾附暖宫丸。

气血两虚型有些妇女经期小腹绵绵坠痛,手按于小腹会觉得舒服些,经色淡红,经量可多可少,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治疗用补中益气止痛法,可用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熟地、阿胶等,中成药用十全大补丸。

治痛经应在经前一周开始用药

对于痛经的治疗,应从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药,可以达到不痛。如已月经来潮发生腹痛,再服药效果就差一些。由于痛经与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要想彻底治愈,必须重视平时的调理。气滞血瘀型应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寒凝血瘀型要暖宫散寒、活血祛瘀;气血两虚型则气血双补、调理冲任。总之使气血调和,经血顺畅,痛经就不会发生了。

李姐让小丽饮用姜枣红糖汤,是民间用来治疗痛经的小方子。生姜辛温散寒止呕,大枣甘温补脾、和胃养血安神,红糖甘温益气缓中、散寒活血,三者配合正好达到祛寒活血、补中止痛的目的,所以小丽饮用后疼痛缓解了。但如要彻底治愈,小丽还是要到医院找大夫诊治,坚持治疗一段时间,以最终战胜痛经这一病魔。

3经期痛经昏厥 中医治疗

女性在经期因痛经昏厥有几种情况?中医药如何治疗?

女性在经期因痛经昏厥,主要有气厥与血厥两大症型,每一症型又有虚与实的不同,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分别施治。

一.气厥

分属实者与属虚者两类。

属实者一般为平素情绪紧张,或行经时受情绪刺激而诱发。主要症状是突然昏倒,四肢逆冷,牙关紧闭,两手紧握,经行量少不畅。平时可服逍遥丸。亦可用乌药10克,槟榔、藿香各6克,木香、枳实、檀香各5克,沉香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属虚者一般为突然昏倒,面色苍白,汗出如雨,气息微弱。治疗宜补气回阳。平时可服补中益气丸。可用人参12克,炮附子10克,炮姜、炙甘草各6克,生龙牡各15克。水煎服,于发作过后,每日一剂,连用5~8剂。

二.血厥

血厥者的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少,小腹疼痛剧烈,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紧。中医治疗宜活血化淤,理气止痛。可用阿胶(烊化)12克,艾叶炭4.5克,白芍、当归、制附子各10克,熟地、龙骨、牡蛎、茜根各15克,川芎4.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4中医如何治疗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疼痛,又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经生育后痛经缓解或消失。该病属于祖国医学“痛经”、“经行腹痛”范畴。痛经治疗原则以通调气血为主,然病因不同,证有虚实,治法各异。

每次经前2日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常伴胸胁乳房作胀,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证属气滞血淤,治宣行气活血止痛。选取气海、中级、关元、带脉使用泻法针刺。亦可用梅花针丛关元、气海,加拔罐治疗。

经期经前小腹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胀痛,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平时或有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黄而腻,脉弦数或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选取气海、关元、天枢、三阴交、间使、合谷、足三里用泻法针刺。亦可用三棱针点刺以上诸穴,加拔罐治疗。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红不鲜而有瘀块,或如黑豆汁,舌边紫,苔白腻,脉沉紧。证属寒湿凝滞,治宜温经散寒除湿,活血祛瘀止痛。选取关元、阳交、内庭、合谷、肾俞、关元可加炙法,灸法同下。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淡,畏寒肢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沉。证属阳虚内寒,治宜湿经喂宫,化瘀止痛。采取扬刺法加温针治疗;脐下。

3寸取关元穴,用毫针直刺入1.5寸深,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以关元穴为中心点,上下左右1寸处,各刺1针,深1.5寸,取长的艾段,套在针柄上点燃,每日1次,每次在每根针上连用3个艾段,3次为一个疗程,痊愈后为巩固疗效,分别在两个月经周期治疗2次。经后2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揉按,经量少,色淡质黄,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知质淡,脉细弱,证属气血虚弱,治宜益气补血,调经止痛。选取白劳、肾俞、关元、归来、次,用补法针刺。

5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中医怎么治痛经?痛经,一直是众多女性不可逃避的问题。可以说有些女性是月月来月月痛,月月饱受痛经的折磨。专家建议:女性朋友们可以试试中医治疗痛经。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是采用活血化瘀或温经散寒等方法。

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膈下逐瘀汤:本方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香附、甘草组成;如果腹痛发凉明显而无舌红便干现象,可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本方由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组成。

病情不是很严重的,可服中成药,如痛经丸、得生丹之类药物。患者服药的时间最好从月经来潮前的3~7天开始,每日一剂,煎2次,分2次服,直服至经行腹痛缓解,虚证患者经净后还可服数剂。

脐上敷药:乳香、没药各50克,樟脑3克,分别研成细末。另取当归、山茱萸、肉桂各50克,加水煎2次,将药液浓缩成稠状,混入已溶于酒精 (95%)适量的乳香、没药中,烘干后加樟脑末备用。用时,取药粉3克,以黄酒数滴搅成糊状,于月经前三日填敷肚脐,外加伤湿止痛膏封贴,每日2次,连用 2~5日可愈。》》12个痛经的经典食疗方 痛经病人可以喝酒吗 喝什么酒

按压穴位:按压穴位治痛经亦可广为应用,止痛疗效迅速。一般可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合谷等穴;呕吐加内关、足三里。

蜂蜜牛奶: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即可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牛奶含钾多,而蜂蜜乃镁的“富矿”。钾对于神经冲动的传导、血液的凝固过程以及人体所有细胞的机能都极为重要,它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并减少经期失血量;镁能帮助大脑中枢神经冲动传导以及具有神经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质维持在正常水平。在月经后期,镁元素还能起到心理调节作用,有助于身体放松,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压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