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原创]漫谈荆轲刺秦王

[原创]漫谈荆轲刺秦王

时间:2024-05-14 01:06:48

相关推荐

[原创]漫谈荆轲刺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即将踏上刺秦征程的荆轲在易水河畔留下了这一曲千古悲歌,伴随着挚友高渐离慷慨激昂的筑声的应和,荆轲毅然登车而去,始终没有再回首一眼,只为世人留下一个悲壮的背影。虽然易水送别的身影早已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荆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于反抗暴政的牺牲精神却亘古留存,成为后人敬仰的所在。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途径易水河畔之际亦赋诗一首“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借荆轲刺秦王之事抒发自己的抱负所在。太史公在其著作《史记》刺客列传之中对荆柯刺秦之事也作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刺客列传其实就是荆柯列传,虽然列传之上同时还记载了其它四位刺客的事迹,但无疑荆柯才是列传的主角。荆柯刺秦王的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荆柯其人也随之遇害;但是史学界对其人其事的评价却一直莫衷一是,争执不休,始终未能盖棺定论,这里就漫谈一下荆柯刺秦王的前世今生。

荆柯其人,据太史公所言:“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从太史公的考证来看,荆轲是卫国人,祖先乃齐国人,迁徙到卫国,卫国人称荆轲为庆卿,游历至燕国之时,燕国人称之为荆卿。齐国、卫国以及燕国这三个国家可以说都与荆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正是这三个国家给予了荆轲不同的性格与秉性。以说是正是这个三个有着不同截然不同的国家特质的国家塑造出了荆轲复杂的性格特点,同样也分别给予了荆轲以不同的烙印。来自齐国的远祖将齐国之人崇尚自由的天性遗传给了荆轲,少年的荆轲好读书,喜击剑,尤其喜爱交友游历。在交友游历的过程之中,所见所闻都都给予了荆轲不同的见识与阅历,也让荆轲能够了解到各国的风土人情,尤其是作为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民生疾苦。

荆轲出生所在地的卫国在当时的战国时期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中等国家,据史书记载,自古卫国多出君子,孔子周游列国之时在卫国停留的时间同样是最长,随后更是宣称“卫国多君子,其国无患”。但是当翻开战国历史之后,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卫国不仅仅盛产所谓的“君子”,更是人才济济,贤能之人辈出且所出者皆是纵横捭阖、逆转乾坤的大能:吴起,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仕魏之时,训练成功当时横扫天下的“魏武卒”,与其他诸侯国军队大战七十余场,全胜,而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战役更是让他名闻天下,战后割秦国河西之地五百余里,威震诸侯;商鞅,战国时法家代表人物,在秦国推行全面的变革,史称“商鞅变法”,并且训练成功秦国锐士,一战而复魏国所占秦国河西之地,而其所施行的变革更是令秦国实力冠绝天下,为秦一统六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不用提神龙见首不见尾,徒弟个个是大牛人的鬼谷子……,而这些人都拥有有一个同样的身份特质,那就是他们都是卫国人。虽然卫国能人豪杰辈出,可惜的是卫国历代国君大都是昏庸无能之辈或仅仅是守成之主,国有乾坤大才而不知用,也难怪国势日衰,最后更是彻底成为大国的附庸。荆轲在卫国之时也曾经向卫国君主进言,同样未被理睬,最后也只能效仿他人,远走他国。

当然,齐国与卫国对于荆轲的整个人生而言,他们仅仅只是匆匆的过客而已,真正塑造荆轲的性格与秉性的恰恰是燕国。荆轲游历四方,行走过众多的诸侯国,最终却选择燕国作为他最终的落脚点,燕国对于荆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是在那里荆轲找到了他人生的归宿,“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豪侠之人众多,荆轲在那里找到了知音与朋友,也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归宿,整日与好友高渐离等人饮酒高歌,畅快淋漓,燕赵风骨在荆轲的身上展现无遗。如果没有之后的刺秦之事,荆轲也许就会在燕地与朋友一起度过平平淡淡的一生,泯然于众人矣。但是有些人注定是无法平凡的,或许当时置酒高歌的荆轲自己都没有想到,不久之后将会有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等着他去执行,而他的名字也将会与这件大事紧密的联系在并一起并铭刻于史册。而这件大事就是刺秦,一次注定无论成功与否,施行人都将会是有去无回的壮举。是刺秦选择了荆轲,还是荆轲选择了刺秦,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知道刺秦这整件事都篆刻上了荆轲的名字。

荆轲所处的年代正处于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当时的秦国已经先后灭亡韩国、赵国,虏其君主,尽收其地,军临易水,兵锋直指燕国。燕国举国上下震恐,惶惶而不可终日。而此时,刺秦计划的另一位主角也就是整个事件的策划者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地,燕太子丹面对秦军叩境的态势同样十分的忧虑,却因国小势弱而力不能及。因此向老师鞠武请教,而燕太子之老师是一位十分睿智的长者,对于当时的态势可以说十分的明晰,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时秦国之强大已经无人能及,最好的方法就是暂避锋芒,徐图后计。对于燕太子丹收留樊於期以及想要触秦王逆鳞的做法,更是向其提出了‘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这一长远的战略规划。但是可惜的是当时秦军已经兵临城下,灭国之祸迫在眉睫,规划虽好,但是却已经没有了实施所需的必要时间。而策划刺秦这一斩首行动,对于燕太子丹来说同样也是无奈之举,是他孤注一掷所做的最后一搏,因为当时秦国的强大已经不是其他的诸侯国能够依靠常规的军事政治手段能够制衡的了的,只有通过刺杀这一暴力的恐怖行为。因而燕太子丹开始寻觅刺秦的得力人选,后来燕国长者田光举荐的最终人选恰恰就是荆轲。燕太子丹与荆轲,两人最终相遇并被作为一个整体载入史册,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总之刺秦行动的两位主角已然聚首,接下来两个人将要谋划,将要付诸执行的,将会是一件震动千古的大事!

与此同时,刺秦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之中,燕太子丹为荆轲选定一位副手——便是那位十三岁便敢于杀人,目光所及无人敢与之对视的秦舞阳。而另一位关键人物樊於期也舍生取义,昂首献上了自己的首级,为刺秦行动添上最重的一枚砝码。荆轲为接近秦王嬴政所需的两件宝物——秦王所憎恨者樊於期的人头以及所贪求者燕国膏腴之地燕亢地区的地图都已聚齐,接下来便是要等待一位可以助其一臂之力的挚友,只是因为朋友所居之地甚远,迟迟未至,而燕太子更是催促甚急,就在这样未完全准备妥当的情况之下。荆轲最终还是毅然决然的提一匕首,入虎狼之秦,可谓壮哉!

荆轲刺秦王的行动最终还是失败了,所取得效果,无非是秦王目眩良久而已,并且秦国更是因此而迁怒于燕国,随后调集大军加紧进攻燕国,很快便逼迫燕王杀燕太子丹,并最终虏燕王,灭燕国。刺秦的行动不仅没有延缓秦国对燕国的威胁,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无怪乎后人评价“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貌似是刺秦给了秦国对燕用兵的借口,但是事实果真若此吗?当时不是,秦国在秦始皇之前已经发动了几十年的兼并和统一的战争,发动进攻燕国的战争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借口,无论是否有对秦王的刺杀行动,燕国的灭亡都是早已注定的事情。

荆轲刺秦不是逞匹夫之勇,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在他身上所反映出的恰恰是底层弱小的存在敢于反抗强大的暴政的精神。荆轲最终事败身亡,但是他的行为不仅仅是震慑了秦王,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一颗火种,一颗勇于抗争并最终促使秦王朝的加速覆灭的反抗的火种。这一火种在秦末之时终于发展成为燎原的大火,山东豪杰终于群起反抗,并最终推翻了秦王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个王朝的统一,伴随着的永远都是无休止的征战与杀戮。是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的车轮是仅凭个人之力无法阻挡的,但是统一的过程却是痛苦而漫长的。作为底层的弱小存在的反抗,或许仅仅是飞蛾扑火,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的表现,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英魂的存在,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之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 转自铁血社区 /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