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19-10-05 16:03:01

相关推荐

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尤其是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除具备支撑动力总成质量、避免动力总成与周边附件发生干涉的功能外,还起到隔离动力总成及地面激励振动传递、提升整车nvh性能的作用。其中,橡胶悬置因其较高的性价比在轻卡及微卡等商用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动力总成橡胶悬置存在以下问题:

1)因橡胶悬置刚度受温度(区域和季节)影响较大,即使温度不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会出现因橡胶老化导致的发动机姿态变化,且在生产的过程中,因工艺问题刚度值误差一般能达到15%。这样就给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的设计和验证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发动机中心(如风扇中心)与附件(如散热器风圈中心)不同高,或因道路条件较为恶劣,增大了限位(如不做特殊说明,均指限位橡胶与相邻支架接触时的软限位)起作用的频率,引起诸多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问题,甚至出现动力总成与附件发生干涉的问题,影响部件可靠性及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2)因动力总成前后悬置所受载荷不同,其结构及性能参数也不同,导致外在因素变化时其刚度变化亦不同,引起动力总成姿态发生改变,万向传动系统不等速性改变,影响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

3)无高度或限位间距调整功能,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易造成反复制作样件、装配等问题,影响开发效率及质量,甚至无法有效验证理论数值的合理性;

4)轻卡及微卡等商用车上使用的悬置结构通常为方形或长方形结构,存在不能实现各向限位、占用空间较大、重量较大、影响动力总成布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通过本发明实现动力总成在整车z向高度(整车坐标系下,即重力方向)一定范围内可调,保证动力总成与附件z向间存在合理间距,避免干涉问题,同时减小动力总成姿态角的变化;实现上、下限位间距可调,并在高度调整功能的配合下,使限位间距达到理论值,从而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限位经常起作用而引发的nvh问题;实现各向均可限位,提升了悬置可靠性;实现结构优化,使结构紧凑、重量轻、调整方便。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包括悬置总成、上盖、第一内骨架、锁止销和高度测量销等部件;

悬置总成包括第二内骨架、骨架本体和第一橡胶层,所述骨架本体为环状结构,在骨架本体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内骨架,所述第二内骨架与骨架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层,第一橡胶层硫化在骨架本体和第二内骨架之间;骨架本体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上盖,在骨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底部开设有内螺纹;第二内骨架上端面的第一橡胶层与上盖接触时,起到上限位作用;

所述上盖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锁止孔,所述骨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锁止孔相对应匹配的第二锁止孔,锁止销同时贯穿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起到将上盖与骨架本体的相对位置固定和锁止的作用;

所述上盖的顶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强筋,除起到提升刚、强度作用外,还可方便上盖的旋转;在上盖上平面上开有高度测量销孔,便于装插高度测量销;

所述骨架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固定孔,装配时便于与动力总成下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内骨架采用台阶轴样式,第一内骨架外部均布外螺纹,第一内骨架的下端面硫化有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与动力总成下支架接触时,起到下限位作用;第一内骨架上端的外螺纹用以与动力总成上支架连接,下部的外螺纹用以与第二内骨架连接,实际使用时,利用工具卡在第一内骨架的平面部分进行旋转,以调整动力总成高度及下限位间距;

所述第二内骨架为环状结构,在所述第二内骨架内设有与第一内骨架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以便与第一内骨架进行螺纹连接。

所述加强筋设置的数量为6个,所述加强筋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动力总成上支架上与第一锁止孔同轴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便于使用时拆、装锁止销。

所述动力总成上支架上与高度测量销孔同轴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便于使用时拆、装高度测量销。

骨架本体底部的固定孔至少设置有2个。

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的内径,更加便于锁止销的拆、装。

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高度测量销孔的内径,更加便于高度测量销的拆、装。

所述锁止销高出上盖上平面,能徒手将锁止销从动力总成上支架孔上方取出或安装。

在上盖和骨架本体的交界处均设有锁止孔对正标记,当上盖和骨架本体的锁止孔对正标记重合时,即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对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中,第一内骨架既作为动力总成的直接支撑部件又作为下限位间距调整部件,通过螺纹与第二内骨架连接,使动力总成高度和下限位间距调整集中在一个部件上,使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重量轻,调整方便(同时完成高度及下限位间距的调整),提升了悬置的通用性;上盖与骨架本体螺纹连接,既解决了因无法脱模而导致无上限位带来的可靠性差的问题,又增加了上限位间距可调的功能;通过锁止销、高度测量销、锁止孔对正标记、上盖装配高度标记、限位间距调整标记等,进一步提升了部件的装配和调整效率及可靠性;通过旋转第一内骨架、上盖总成,实现高度和上、下限位间距的调整,补偿因橡胶刚度变化引起的限位间距及发动机姿态的变化,保证动力总成实际安装状态与理论状态误差最小,减少用户使用过程中因橡胶刚度变化导致的nvh问题及产品开发过程中因限位间距及动力总成姿态不理想而导致的反复制造新样件等问题,提升了悬置系统的开发效率及乘车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图5为发明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锁止销上增加限位间距调整标记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内骨架;2、第二内骨架;3、上盖;4、锁止销;5、高度测量销;6、骨架本体;7、第一橡胶层;8、加强筋;9、第一锁止孔;10、第二锁止孔;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固定孔;14、高度测量销孔;15、锁止孔对正标记;16、上盖装配高度标记;17、限位间距调整标记;18、动力总成上支架;19、动力总成下支架;20、第二橡胶层;d、字母指示;a、上限位间距;b、下限位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包括包括悬置总成、上盖3、第一内骨架1、锁止销4和高度测量销5;悬置总成包括第二内骨架2、骨架本体6和第一橡胶层7,所述骨架本体6为环状结构,在骨架本体6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内骨架2,所述第二内骨架2与骨架本体6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层7,第一橡胶层7硫化在骨架本体6和第二内骨架2之间;骨架本体6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上盖3,在骨架本体6的顶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3底部开设有内螺纹;第二内骨架2上端面的第一橡胶层与上盖3接触时,起到上限位作用;

所述上盖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锁止孔9,所述骨架本体6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锁止孔9相对应匹配的第二锁止孔10,锁止销4同时贯穿第一锁止孔9和第二锁止孔10,起到将上盖3与骨架本体6的相对位置固定和锁止的作用;

所述上盖3的顶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强筋8,除起到提升刚、强度作用外,还可方便上盖3的旋转;在上盖3上平面上开有高度测量销孔14,便于装插高度测量销5;

所述骨架本体6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3,装配时便于与动力总成下支架19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内骨架1采用台阶轴样式,第一内骨架1外部均布外螺纹,第一内骨架1的下端面硫化有第二橡胶层20,所述第二橡胶层20与动力总成下支架接触时,起到下限位作用;第一内骨架1上端的外螺纹用以与动力总成上支架18连接,第一内骨架1下部的外螺纹用以与第二内骨架2连接,实际使用时,利用工具卡在第一内骨架1的平面部分进行旋转,以调整动力总成高度。

所述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与第一锁止孔9同轴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1,便于使用时拆、装锁止销4。

所述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与高度测量销孔14同轴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2,便于使用时拆、装高度测量销5。

所述锁止销4高出上盖3上平面,能徒手将锁止销4从动力总成上支架孔上方取出或安装。

在上盖3和骨架本体6的交界处均设有锁止孔对正标记15,当上盖3和骨架本体6的锁止孔对正标记15重合时,即第一锁止孔9和第二锁止孔10对正。

参照附图5,为了进一步方便实际操作,本实施例中,在锁止销4上标有限位间距调整标记17,在所述限位间距调整标记17旁设有字母指示d,该字母指示d代表理论限位间距时,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平面与上盖3上平面的间距;理论状态下,当锁止销4的下端面抵到上盖3的上平面上时,限位间距调整标记17正好与动力总成上支架18的上平面平齐。当刚度变小时,可以通过看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平面与该限位间距调整标记的距离,判定需要下调的距离。

为了在生产装配时,上盖3与悬置总成的第一橡胶层7上平面的距离(上限位间距)为固定值,本实施例中,在骨架本体6外表面上铸造上盖装配高度标记16,例如“<一>”或“一”标记,当上盖3下边缘与该上盖装配高度标记16平齐时,即为理想位置。

理论状态下,发动机静止时,将高度测量销5插入高度测量销通孔14,高度测量销5下端面抵靠在骨架本体6上平面上,高度测量销5上端面与动力总成上表面平齐,用以判断动力总成实际高度与理论高度的差别,以明确高度调整量。

工作原理:在使用此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时,将悬置总成骨架本体6的固定孔13与动力总成下支架(车架侧固定支架)19上的孔通过螺栓固定,然后将动力总成上支架(发动机侧支架)18上平面孔与悬置总成上的第一内骨架1相配合,最后打紧螺母,实现固定;当动力总成发生运动时,动力总成上支架18带动第一内骨架运动,第一内骨架1、第二内骨架2与骨架本体6发生相对运动,通过第一橡胶层7进行减振。

所述高度调整销的长度即在整车出厂时(理论状态下)骨架本体上平面到发动机上支架上平面的距离,通过测量该高度调整销上端面与发动机上支架上平面的距离,来判定动力总成下降的距离。

当第一橡胶层刚度减小时,则动力总成高度下降,下限位间距b减小,上限位间距a增大,调整步骤如下:

1)将高度测量销5插入上盖3的高度测量销通孔14内测出动力总成下降的距离l;

2)旋转第一内骨架1,使第一内骨架1上升,直至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平面与高度测量销5上平面平齐,则总高度及下限位间距b调整完毕,拔出高度测量销;

3)将锁止销4沿动力总成上支架18的第一通孔11处取出,通过旋转上盖3使其下降l高度,调整后可通过锁止销4进行检验,即上盖3上平面与锁止销4末端接触时,锁止销4上字母指示d的刻度位置与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平面平齐,完成上限位间距的调整。

当第一橡胶层刚度变大时,步骤与上述橡胶层刚度减小时的相同,调整方向相反。具体调整步骤如下:

1)将高度测量销5插入上盖3的高度测量销通孔14内测出动力总成上升的距离l;

2)旋转第一内骨架1,使第一内骨架1下降,直至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平面与高度测量销5上平面平齐,则总高度及下限位间距b调整完毕,拔出高度测量销;

3)将锁止销4沿动力总成上支架18的第一通孔11处取出,通过旋转上盖3使其上升l高度,调整后可通过锁止销4进行检验,即上盖3上平面与锁止销4末端接触时,锁止销4上字母指示d的刻度位置与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平面平齐,完成上限位间距的调整。

通过上面的描述以及实验,证实了本发明能实现动力总成在整车z向高度(整车坐标系下,即重力方向)一定范围内可调,保证动力总成与附件z向间存在合理间距,避免干涉问题,同时减小动力总成姿态角的变化;实现上、下限位间距可调,并在高度调整功能的配合下,使限位间距达到理论值,从而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限位经常起作用而引发的nvh问题;实现各向均可限位,提升了悬置可靠性;实现结构优化,使结构紧凑、重量轻、调整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置总成、上盖、第一内骨架、锁止销和高度测量销;

悬置总成包括第二内骨架、骨架本体和第一橡胶层,所述骨架本体为环状结构,在骨架本体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内骨架,所述第二内骨架与骨架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层,第一橡胶层硫化在骨架本体和第二内骨架之间;骨架本体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上盖,在骨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底部开设有内螺纹;第二内骨架上端面的第一橡胶层与上盖接触时,起到上限位作用;

所述上盖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锁止孔,所述骨架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锁止孔相对应匹配的第二锁止孔,锁止销同时贯穿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起到将上盖与骨架本体的相对位置固定和锁止的作用;

所述上盖的顶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强筋,除起到提升刚、强度作用外,还可方便上盖的旋转;在所述加强筋上开有高度测量销孔,便于装插高度测量销;

所述骨架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固定孔,装配时便于与动力总成下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内骨架采用台阶轴样式,第一内骨架外部均布外螺纹,第一内骨架的下端面硫化有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与动力总成下支架接触时,起到下限位作用;第一内骨架上端的外螺纹用以与动力总成上支架连接,下部的外螺纹用以与第二内骨架连接,实际使用时,利用工具卡在第一内骨架的平面部分进行旋转,以调整动力总成高度及下限位间距;

所述第二内骨架为环状结构,在所述第二内骨架内设有与第一内骨架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以便与第一内骨架进行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上支架上与第一锁止孔同轴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便于使用时拆、装锁止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上支架上与高度测量销孔同轴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便于使用时拆、装高度测量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的内径,更加便于锁止销的拆、装;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高度测量销孔的内径,更加便于高度测量销的拆、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其特征在于:在上盖和骨架本体的交界处均设有锁止孔对正标记,当上盖和骨架本体的锁止孔对正标记重合时,即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对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其特征在于:在骨架本体外表面上铸造上盖装配高度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其特征在于:在锁止销上标有限位间距调整标记;在所述限位间距调整标记旁设有字母指示d,该字母指示d代表理论限位间距时,动力总成上支架上平面与上盖上平面的间距。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悬置总成骨架本体的固定孔与动力总成下支架上的孔通过螺栓固定,然后将动力总成上支架上平面孔与该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上的第一内骨架相配合,最后打紧螺母,实现固定;

2)当动力总成发生运动时,动力总成上支架带动第一内骨架运动,第一内骨架、第二内骨架与骨架本体发生相对运动,通过第一橡胶层进行减振;

3)当第一橡胶层刚度减小时,则动力总成高度下降,下限位间距减小,上限位间距增大;

3-1)将高度测量销插入上盖的高度测量销通孔内测出动力总成下降的距离l;

3-2)旋转第一内骨架,使第一内骨架上升,直至动力总成上支架上平面与高度测量销上平面平齐,则总高度及下限位间距b调整完毕,拔出高度测量销;

3-3)将锁止销4沿动力总成上支架18的第一通孔11处取出,通过旋转上盖3使其下降l高度,调整后可通过锁止销4进行检验,即上盖3上平面与锁止销4末端接触时,锁止销4上字母指示d的刻度位置与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平面平齐,完成上限位间距的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橡胶层刚度变大时,步骤与上述橡胶层刚度减小时的相同,调整方向相反,具体调整步骤如下:

4-1)将高度测量销插入上盖的高度测量销通孔内测出动力总成上升的距离l;

4-2)旋转第一内骨架,使第一内骨架下降,直至动力总成上支架上平面与高度测量销上平面平齐,则总高度及下限位间距b调整完毕,拔出高度测量销;

4-3)将锁止销4沿动力总成上支架18的第一通孔11处取出,通过旋转上盖3使其上升l高度,调整后可通过锁止销4进行检验,即上盖3上平面与锁止销4末端接触时,锁止销4上字母指示d的刻度位置与动力总成上支架18上平面平齐,完成上限位间距的调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尤其是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包括悬置总成、上盖、第一内骨架、锁止销和高度测量销;悬置总成包括第二内骨架、骨架本体和第一橡胶层,在骨架本体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内骨架,第二内骨架与骨架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层;骨架本体的顶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上盖;上盖顶部开有第一锁止孔,骨架本体顶部开有第二锁止孔,锁止销同时贯穿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上盖顶端外侧固定装有加强筋;加强筋上开有高度测量销孔;第一内骨架与动力总成上支架及第二内骨架螺纹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沈保山;刘治彩;高登山;须劲松;宋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11.16

技术公布日:.02.2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