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临床上小儿脑性脑瘫分为哪五种类型

临床上小儿脑性脑瘫分为哪五种类型

时间:2023-10-25 15:49:33

相关推荐

临床上小儿脑性脑瘫分为哪五种类型

痉挛型脑瘫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首先会导致肌肉痉挛,甚至出现挛缩,这会造成更大的危险,而且治疗起来也相当的困难,这就提醒家长要注意对于痉挛型脑瘫必须要尽早的治疗,具体请看下面的介绍。 脑瘫患儿的肌痉

1痉挛型脑瘫出现肌痉挛的危害是什么

痉挛型脑瘫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首先会导致肌肉痉挛,甚至出现挛缩,这会造成更大的危险,而且治疗起来也相当的困难,这就提醒家长要注意对于痉挛型脑瘫必须要尽早的治疗,具体请看下面的介绍。

脑瘫患儿的肌痉挛是感觉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是肌肉牵张反射亢进所致。而肌肉的僵硬挛缩、纤维化可与病理调节机制互相作用。妨碍患儿肢体体位与运动的正常控制,导致关节活动度的下降及功能受损。而挛缩可能是痉挛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

肌肉挛缩是指肌肉可塑性、黏弹性等物理特性的改变,总称为肌肉的流变学特性,包括僵硬、挛缩和纤维化。肌肉的非反射特性可产生阻力,这种阻力又随着肌肉的长度及牵张速度而增加,虽然痉挛肌肉的反射活动下降,但却出现有增强的黏性反应,这正是人们体会到肌肉张力的部分原因。当肌肉持续缩短较长时间后,可继发性产生生物力学的改变,导致僵硬和高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纤维逐渐钙化、短缩,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关节液变得粘稠,最后形成粘连-挛缩,尤其是一些跨过两个关节的肌肉更容易发生挛缩,而且治疗的难度更大。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痉挛型脑瘫的危害表现,痉挛型脑瘫会对孩子的活动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造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针对痉挛型脑瘫的特点一定要注意尽早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2小儿脑性脑瘫的类型分为哪几种

小儿脑性脑瘫的类型有哪些呢?小儿脑性脑瘫是比较常见的,家长们必须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脑瘫及其症状才能更好地区分和诊断,才能避免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具体关于小儿脑性脑瘫的类型请看下面的介绍。

(1)痉挛型:约占脑瘫患儿的70%,因锥体束损伤所致,通常见于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窒息。

(2)不随意运动型:过去称为手足徐动型,约占脑瘫患儿的20%,病变部位在大脑深部基底核、锥体外系,大多数患儿有新生儿窒息、核黄疸病史。

(3)强直型:也是锥体外系受损的缘故。

(4)共济失调型:病变主要累及小脑、脑干。

(5)肌张力低下型:大脑皮层运动4区、锥体外系受损。

(6)混合型: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同时存在。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六大小儿脑性脑瘫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脑性脑瘫的症状是不同的,只有全面的进行脑瘫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临床上小儿脑性脑瘫分为哪五种类型

临床上小儿脑性脑瘫的类型有哪些呢?对于脑性脑瘫这种常见且危害性相当大的疾病我们需要注意及时的进行诊断和治疗,那么就要知道小儿脑性脑瘫的症状,当然首先要了解小儿脑性脑瘫的类型,才能更好地判断。

1. 痉挛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60%~70%。主要以锥体系受损为主,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上肢常表现为屈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肘关节、腕关节屈曲,手指屈曲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中。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趾屈。坐位时双下肢向前伸直困难,站立时足尖着地,行走时呈剪刀腿。腱反射亢进或活跃,踝阵挛常呈阳性,2岁以后巴氏征仍阳性。

2.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不全、震颤等;紧张时不自主运动增加,安静时减少,入睡后消失。单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腱反射不亢进,不表现为巴氏征阳性,肌张力呈齿轮状增高。

3.共济失调型主要以小脑受损为主,表现为步态不稳、摇晃,走路时两足间距加宽,四肢动作不协调,上肢有意向性震颤,肌(整理)张力低下,腱反射不亢进。

4.肌张力低下型往往是其他类型的过渡形式,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自主运动很少,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肢体瘫痪松软。

5.混合型是指以上某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一个患儿身上,称为混合型。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常同时存在。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五大小儿脑性脑瘫的类型,小儿脑性脑瘫的种类很多,以上介绍的五种类型的症状都是不同的,只有尽早的诊断全面的治疗才能及时的控制脑性脑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