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时间:2021-07-19 08:19:20

相关推荐

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竺溪。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用文字表现音乐是公认的高难度,因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艺术“形象”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展开,音乐的情绪与意境要在时间中得以展现,音乐所表现的思想与情感要在时间中逐步呈现。音乐稍纵即逝,“过时不候”,要将它的美妙表达出来,难。李贺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对音乐的正面描写很少,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手段,来渲染音乐产生的效果,以此来展示演奏家李凭的高超技艺。这跟现代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异曲同工:音乐的好坏,取决于耳朵的感受。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篮筷,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甚至超过了盛唐时期的着名歌手李龟年。当时的很多文人都吟诵过她的技艺。

全诗共十四句,我们打乱顺序归纳,十四句表现了三个内容:第一,“吴丝蜀桐张高秋”和“李凭中国弹笙筷”两句,交代一般信息。“吴丝蜀桐”写笙筷构造精良,“高秋”表明演奏时间在九月深秋;“李凭中国弹筷”,用“赋”的手法直接点出演奏者的姓名,交代演奏的地点一—京城。

这样的写法,略去其他因素,为了突出音乐本身。不过,即便如此简单的介绍,也暗含了许多信息,比如以材质和做工的精良来衬托演奏者的水准,这正应了俗话说的“好马配好鞍”;再如天籁之音出现的背景是“高秋”,秋高气爽的秋天总是给人清净辽阔之感。这样的背景,使笙筷的音乐有了更强的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

第二类,“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直接写音乐。所谓直接,也还是化实为虚,用比喻的方式激发人的不同知觉,激发人对声音的想象。“昆山玉碎”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响亮清脆;“芙蓉泣露”则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筷,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遵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其他十句都致力于渲染音乐产生的效果,也可分为三类。

一是大自然的反应。“空山凝云颓不流”,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空山”显然是移情于物,把云当作具有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的人来写。第二类是听众(京城居民)的反应。“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笙筷声所消融,无论是百姓还是皇家,都被音乐深深陶醉了。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诗的意思是李凭笙筷弹得特别好,人们连深秋时节的风寒忘记了。

第三类特别富有想象,给人以瑰丽奇异的感觉,那就是大量的神话人物的使用,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了。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清然泪下;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神仙也为之感动;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

诗人将自己对于筷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传达给读者。那么,李凭笙筷到底有多美呢?这就靠读者的想象了。李凭笙筷,堪称举世无双,石破天惊。

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筷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