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诸葛亮临终前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 最终使得蜀国的灭亡推迟几十年

诸葛亮临终前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 最终使得蜀国的灭亡推迟几十年

时间:2019-10-01 14:43:13

相关推荐

诸葛亮临终前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 最终使得蜀国的灭亡推迟几十年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陕西宝鸡岐山境内去世,享年54岁。在诸葛亮尸骨未寒之际,蜀汉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内斗。这场争斗源于魏延和杨仪这两人的意见不合,之后,他们的矛盾演化为军事冲突,差点让蜀国的军队分崩离析。不过,诸葛亮早有先见之明,他知道魏、杨两个极不稳定,所以,在临终前就已经定下了计谋,不但解决了冲突,还除掉了这两个心腹大患,使得蜀国离灭亡又晚了三十年。

史费祎是三国时蜀汉名臣,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

史费祎曾多次出使东吴,在东吴的一次谈判中,孙权私下对费祎说魏延和杨仪是小人如诺有朝一日丞相不在了,那么,这两个小人一定会造反的。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人,就连国外的孙权都看出了他们的小人内在了。

魏延,字文长,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杨仪,字威公,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建兴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

孙权说话后,史费祎很尴尬,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用他们实属无奈啊。但是可以史费祎话中听出其实这两个人什么样大家都一清二楚的

诸葛亮肯定是了解他们的,他们都是刘备选拔出来的人才魏延这个人很勇猛,擅长攻城,在战场上总是足智多谋的。杨仪在治理军队方面比较在行,是丞相出征时的好帮手。这两个人虽然才能出众,可是,德行就不那么让人放心了,都是眼高于顶的家伙,一旦两人碰面,总要掐架。

而且诸葛亮有先见之明,他知道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人及其不稳定,互相盼望着对方出事。于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就制定了一系列计谋

自己死后,由杨仪带着部队抓紧时间回国。因为,杨仪一直跟在丞相身边,对于各项事务比较熟悉,所以,由他代理丞相的角色,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但是,魏延不会这么想,他抱怨为什么领兵的不是他。

魏延这种做事比较偏激的人,在政治上简直就是个渣渣,总觉得武力能够解决一切。果真的让他把大部队带回蜀国,没准诸葛亮去世后他带着大部队直接去北伐征讨司马懿去了。而杨仪却不一样,他只是一个文官,在军队中没什么威信,倘若身在军中,也只能靠着丞相的遗威行事。

后来魏延果然想要篡夺军权,取代杨仪的位置。却在作乱时被王平、马岱等人解决了,不仅自己没命,还连累了族人也下了地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