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故事情节相同 谍战剧《面具》和《脱身》的口碑为何截然相反?

故事情节相同 谍战剧《面具》和《脱身》的口碑为何截然相反?

时间:2024-05-16 23:33:11

相关推荐

故事情节相同 谍战剧《面具》和《脱身》的口碑为何截然相反?

文|冷丝栏目|影视文化

无论是性别不同,还是年龄不同,很大一部分观众喜欢看谍战剧,这当然得益于谍战剧独到的观赏性和特殊魅力。

那么,谍战剧的魅力在哪里?更具体地说,同是名角主演,故事情节相似,《面具》和《脱身》为何显现出截然不同的收视效果?

先需要说明,谍战剧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冷丝觉得,谍战剧的魅力主要有两点:

一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工匠精神,在规定的时间与限定的空间里,将叙事最大限度地精细化。

谍战剧就像猜谜游戏,谜面越复杂才越有挑战性,也越能够吸引人。

二是故事被掩盖在日常生活的面具之下,在潜伏中完成抗战救国的壮举。所以其中包含着大量日常生活的描摹,这种隐藏在平静下的极度紧张,表现力比单纯的打打杀杀更加丰富。

一般来说,谍战剧节奏会比较快,让人喘不过气来。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在情节的复杂度上下功夫,兼具快节奏和来回翻转的戏剧性,给观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在看过《潜伏》《悬崖》《风筝》等高水准谍战剧后,又历经多年的同题材高度重复的狂轰滥炸,谍战剧爱好者已经很难再被普通水平的剧作忽悠。

谍战剧《面具》,制作班底没那么星光熠熠,但有擅长谍战题材的编剧王小枪执笔,又有祖峰、侯勇、梅婷、杜志国、于明加等一众演技派愿意花工夫磨戏,才维持了较高的水准。

《面具》剧本有一个好故事的底子,潜伏十年的敌特突然被唤醒,要求他抛妻弃子重拾特务身份,阴差阳错离开的时间被延长至一个月,但敌特的生活却开始展开。双重身份的矛盾,需要突然转变的人物状态,以及倒计时的紧迫感,30天的规定时间像极了电影里“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法则,因为特殊的规定而使得叙事的节奏、剧情的分布都变得极具张力。

曾在《潜伏》中饰演敌特李涯、在《北平无战事》中饰演地下党崔中石的祖峰,也在《面具》中贡献了恰到好处的演技。小人物的烟火气和特务的内敛机智,祖峰展示了人物在不同身份的无缝切换,并在准确的眼神、动作与对手戏中,把这个潜伏十年的情报人员塑造得真实可信。

这也是《面具》一开始吸引观众看下去的最大动力,毕竟现在的电视荧屏,想要看到准确、舒服而不是那种“你看我在用力演戏”的演技,也是一种稀缺的体验。

谍战剧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无法忽视的情感元素。

而由陈坤、万茜主演的谍战剧《脱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故事的单调,又夹杂了其他类型的剧集特点,整个剧集《脱身》不知道在讲什么故事,似乎就是在看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

所以,很多观众看完《脱身》第一集就果断弃剧。

谍战除了扣人心弦的战斗之外,还要容纳一定的情感空间。所以,除了严密的逻辑支撑、智力的投入,还需要谍战剧一定的抒情性,作为情节紧张之余的一种情感慰藉。在这方面主角人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他不是一个适合战斗的人,反而他身上日常生活的特性特别强大,极大丰富了谍战剧的表现力。

比如《麻雀》,李易峰饰演的陈深并不是一个适合战斗的人,但是,他身上特有的气质,以及围绕他一个又一个同志牺牲了,各种矛盾和情感纠葛在陈深这里集中,这大大提高了谍战剧的表现力,也让谍战剧具有了浓厚的情感特色。

尤其是谍战剧故事所流露的某种诗性元素,给故事带来了比较舒缓的节奏,这种变奏恰恰又是谍战剧的另一种魅力所在。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面具》《谍战深海之惊蛰》独特的情节安排,一会儿显得紧张,一会儿又有舒缓的情调,而《脱身》自始至终都让人感觉情节疲沓,提不起观看的兴趣。

由《面具》《脱身》的成功与失败来说,我们应该看清楚一些东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