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

时间:2019-07-10 08:41:29

相关推荐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

门阀是门第阀阅的意思,指世代显贵的家族。门第的观念在东汉时已经出现,大官僚和名士的家族宗党往往官宦不绝,如弘农华阴杨氏四世四人官至三公,汝南汝阳袁氏四世五人官至三公,汝南平舆许氏三世三人位至三公,皆为世所羡,成为高门望族。

高门望族的子孙即便迁徙外地,习惯上仍举原籍的郡名作为标识,后世称之为郡望。一姓常常不止一望,举郡望成为区别宗支的一种方法。高门望族与强宗大族是二位一体的,门第高,族望隆,正是强宗大族的标志。它们在社会上的势力和声望累代延续,各以门阀自诩,而且互相标榜,组合为一种具有特殊身份、享有特殊权利的集团,在魏晋南北朝时被称为“大姓”、“著姓”、“右姓”、“高门”、“冠族”、“士族”、“世族”、“势族”等等。

与此相对,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单家”、“寒家”、“寒门”、“庶族”,它们即使也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其成员也有入仕的机会,但总的说来,在政治生活中受到压抑,社会地位无法同门阀士族相比。当时用以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随着门阀制度而产生的。这种选举制度形式上是由各地中正官采纳乡里舆论,根据家世才德,把人才分为九个等级,进行推选,也就是以九品官人。

但是,以家族为基础而盘踞于地方的门阀士族,很快就完全垄断了选举权,结果只论家世,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无德无才,总是被列为上品,优先入仕,得受清贵之职,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群,也总是被列为下品,如能入仕,也只可就任士族不屑为的卑浊之职,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途之昆弟”。这样,九品中正制反过来又巩固并发展了门阀制度。

门阀士族不仅各自在本乡本土控制权力,其联合势力又能左右朝政,皇室不得不与它们“共天下”。国家法令明文规定士族有荫族、免役等特权。士庶之间有严格的区别,“士庶之间,实自天隔”,“士庶之别,国之章也”。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姻。如果士族中人与庶族结为姻亲,或者就任一般由庶族中人出仕的卑浊之职,当时称为“婚宦失类”,是十分耻辱的事,会因此而受到排挤。

在士族集团中,不同的宗族也高下不一。唐代柳芳的《姓系论》讲到在南北朝时,“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选”。

所谓“郡姓”,完全是“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别贵姓,分士庶,习俗既久,被视为理所当然,“不可易也”。

门阀制度不仅在不同的宗族之间区别高低贵贱,在各个高门士族内部,同样也有尊卑上下之分。门阀士族族大宗强,往往拥有众多的宗族成员,分别属于许多支派和家庭。族内官职最高,财富最多的显贵人物成为首领,他们凭借财富和权势控制宗族,对于宗族成员来说,处于父家长的地位。此外,门阀士族的首领又通过招诱、逼迫等手段收纳门生,庇护逃亡者,并把许多农民当做自己的“荫户”、“附户”、“宾客”、“部曲”,对他们具有号令不二的权力,平时榨取他们的劳动力,战乱时又把他们同宗族子弟一起编为家兵,体现了十分严重的人身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

宗族中不同支派,不同家庭之间,也因本身财富的多寡,代表人物官职的高低而地位不同,“一姓之中,高下悬隔”。《晋书·阮咸传》说阮籍、阮咸叔侄“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南朝王氏是第一等的高门大姓,但“王氏以分枝居乌衣者,位官微减”,声望不如其他分枝。博陵崔氏是著名的山东士族,而其中被称为“东崔”的一系却“地望寒劣”。可见,就算同是高门大户,若是财产薄弱,官位低下,同门高低贵贱也就显现出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