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高山戏”里的文化幸福年――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新春见闻走笔

“高山戏”里的文化幸福年――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新春见闻走笔

时间:2024-06-23 09:02:38

相关推荐

“高山戏”里的文化幸福年――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新春见闻走笔

原标题:“高山戏”里的文化幸福年

——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新春见闻走笔

记者 崔锦霞 施秀萍 周者军

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鱼龙镇百姓的日子是惬意的,年味是浓浓的。

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八。从陇南市区出发,一路向东北,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我省独有的地方特色剧种之一——“高山戏”的发源地武都区鱼龙镇的地界了。

宁山村:阔气的“文化年货”

到达位于鱼龙镇西北的宁山村,已近午时。先是一座古朴简雅的木质牌坊映入眼帘,上书四个大字“宁家山村”。

马路两边高高悬挂的灯笼“引领”着我们前往村子中心。红彤彤的灯笼,映衬着湛蓝的天空,随着隐隐的青色山脉高低起伏,让沿途奔波的劳累瞬间如白云般飘走,心情也极“晴朗”。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远远就听到了热闹欢庆的锣鼓声,循着声音,转过一个弯,迎面就“撞”上了宁山村自编自导自演的“高山戏”了。

发源于鱼龙镇的“高山戏”,由当地自古盛行的庙会、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孕育、演变、发展而来。除“演故事”外,还包括“踩台”“开门帘”“打小唱”“圆庄”“上庙”“走印”等演出程式。在1959年10月定名为“高山戏”之前,还被当地人称为“演故事”“走过场”等,6月,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00多名穿红着绿的“高山戏”演员先是走街串巷,为家家户户祈福,又来到村文化广场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场地演出”,这才正式登上舞台开始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高山戏”演出。

“锣鼓咚咚响亮天,莺歌燕舞庆丰年;欢欣鼓舞唱和谐,太平盛世万万年。”台上唱得真切,跳得欢快,台下的男女老少或三三两两站在舞台广场周边,或坐在舞台广场摆放的小板凳上,看得认真而投入,一张张满溢着幸福的脸庞在初春的暖阳下感染着整个小山村。舞台广场靠左边半坡上一对父子更是令人开心一笑:半大的孩子输着液,父亲举着输液杆——大约是经不住锣鼓喧天的诱惑,从村卫生室“溜”出来了吧……这宁山村浓浓的年味就在演员的唱腔、舞姿,观众的表情、身姿中肆意流淌出来。

“正月初八‘出灯’,正月十六‘收灯’。”77岁的“高山戏”传承人宁忠孝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流传了几百年的“高山戏”是越来越受村民欢迎了,全村125户自愿集资4万多元筹备今年的“高山戏”,演员的“行头”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就地取材了,而是专门置办的。“你看,演员的胡子不是松柏叶子,而是现代的‘牛尾巴’做的;‘角儿’的衣服也不是羊皮袄,而是各有各的服装……”尽管宁忠孝的方言听着有点儿费劲,可他眼里、话里的喜悦之情一览无余。

“经费充足,我们也准备了充足的节目。”宁忠孝的徒弟、52岁的强建笃告诉记者,今年准备了《双罗衫》等十二个“高山戏”节目,每天不重样地演。

“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宁山村村主任强杰“抢”过话头说,经过政府的帮扶建设,尤其是这两年的精准扶贫,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硬化了,自来水到家了;,宁山村还利用国开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批复资金407万元用于乡村美化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个戏台就花了50多万元。”

难怪呢,一个小山村的“文化年货”这么阔气。

恋恋不舍地离开,脑海中依然浮现着古朴的文化长廊上荡着秋千的孩童、文化广场上悠然散步的老人、坐在凉亭里看风景的村民、起劲歌舞的演员和仰头欣赏演出的观众,以及一排排鳞次栉比分布在山腰的石板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那正是大山里最美的风景!

当然,还有那“高山戏”回旋在山坳、萦绕在耳边的明快唱腔。

王沟村:创新的“文艺汇演”

尽管已经看过“高山戏”了,但到达鱼龙镇王沟村时,还是被“惊艳”到了。

从立着“王沟村”石头的村头起,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王沟村的“高山戏”几百号演员由手执“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牌头”引领,一路唱、一路跳,浩浩荡荡一直演到村委会。

相比宁山村的“原汁原味”,王沟村的“高山戏”更是“生龙活虎”:一对乘风而上的长龙,一双虎虎生风的狮子,伴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鼓点腾跃翻转,将山村瞬间“搅”热了。村民们拿着手机一路拍照,一路跟随演出队伍到达村委会,里三层外三层,自然而然地在村委会广场上围成了一个大圈。

“演出队伍共400多人,村里差不多一半人参与演出。”王沟村“高山戏”导演、俗称“灯头”的王治辉告诉记者,近年来,村民的手头越来越宽裕了,加上政府重视和非遗的相关培训,停演了好多年的“高山戏”近几年又成了村民的“过年大餐”。虽然因为今年开学早,好多打算参演的学生以及陪读的父母离开,演出队伍因而小了不少,“但留在村里的村民还会继续演出,一直到正月十六。”

“亲爱的父老乡亲,大家好,我们王沟村的文艺汇演正式开始!”说话间,舞台上西装革履的主持人将观众的视线转移到村委会对面的舞台上,舞台顶部红底白字的“武都区鱼龙镇‘高山戏·秦腔’春节文艺汇演”横幅很是醒目。

王沟村的文艺汇演除了家喻户晓、家家参与的“高山戏”外,秦腔也是“主角”。此外小朋友表演的舞蹈《感觉自己萌萌哒》、大姑娘小媳妇表演的藏族舞、男声独唱……王沟村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轮番上演,恰似一台“村民春晚”,本土特色浓,甚接地气,赢得一阵又一阵热烈掌声。

“你可别小瞧咱村的村民。”王治辉望着台上正在上演的秦腔经典选段《铡美案》告诉记者,村民王敏珍腊月廿八还在卖洋芋搅团,村民刘海涛长年在新疆打工,可春节这几天那都是舞台上的“角儿”。

果然,唱念做打,王敏珍和刘海涛唱得声情并茂,演得有板有眼,丝毫看不出是业余的秦腔爱好者。

“小朋友的舞蹈精彩不精彩?”“掌声在哪里?”“‘高山戏’已传承了600余年……”主持人王永波一会儿调动现场气氛,一会儿串词介绍非遗背景,一会儿上阵表演,忙得不亦乐乎。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村民的文化需求也是多元化的。”说起王沟村的春节文艺汇演,正在湖北读声乐专业的大一新生王永波很是有点自己的想法:过年了,老百姓唱大戏表达一年的收获喜悦,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但村有男女老少,喜好自然不同,他觉得不能一成不变,“节目要丰富,要创新,更要适合大家的口味。”

“可绝不能因为创新,而削弱了‘高山戏’的原味。”对从小耳濡目染、祖辈传承的国家级非遗“高山戏”,王永波有着更多的情感与思考。高考时,因为喜欢“高山戏”,他选择了声乐专业,打算毕业后继续传承、弘扬“高山戏”。“因为‘高山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内涵。”王永波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