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搬出深山 搬来幸福?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见闻

搬出深山 搬来幸福?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见闻

时间:2021-03-12 06:55:17

相关推荐

搬出深山 搬来幸福?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见闻

【脱贫攻坚奔小康】

搬出深山 搬来幸福

——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走进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新区,流水潺潺,远山含黛,一栋栋藏式小楼错落有致,一套套住房宽敞明亮,一张张脸庞喜笑颜开。

“住在深山林,人背马驮路难行”,是坪垭人曾经的生活写照。精准扶贫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为坪垭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坪垭人走出了一条整乡易地扶贫搬迁的新路子,全乡1236户5731名群众搬出大山,也搬来了幸福。

从大山深处搬到交通便利的白龙江畔生活,从四处漂泊打工到实现家门口上班,是坪垭乡坪垭村孟红美、孟红燕姐妹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记者见到她俩时,两人正在坪垭乡安置新区的扶贫车间里,熟练地用缝纫机缝制酒店用品。车间里“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的标语格外显眼。

“去年以前,我和妹妹在青海一家饭店打工,每个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除去生活开销,基本所剩无几。”姐姐孟红美告诉记者,扶贫车间离家只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姐妹俩顺利实现了就业“不离乡不离土”。

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问题,坪垭乡依托合作联社引进龙头企业,于今年3月在安置新区办起了扶贫车间,首批包括孟红美姐妹俩在内的130多名搬迁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扶贫车间实行‘底薪+绩效’工资制,员工每月可以拿到2400元的底薪。同时,我们还根据加工数的超额部分发绩效奖金。”扶贫车间负责人郭兆建介绍,除了这些劳务收入外,员工还可以在年底按照入股比例参与分红。

26岁的李吉地卓玛是坪垭乡四村的村民,也是一个6口之家的“顶梁柱”。

,李吉地卓玛的丈夫由于脊柱摔伤瘫痪在床,照顾丈夫、3个孩子以及老人的重任全压在了她瘦弱单薄的肩上。

“我们家以前住在海拔2500米的半山上,坡很陡,公路也不通,之前一直靠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活。”李吉地卓玛说,丈夫摔伤后,坪垭乡包村干部主动为她申请了低保,动员她家搬到了山下的安置新区,还帮她办起了小卖部。

“我现在除了打理小卖部外,还在扶贫车间上班,一个月能拿2000多元的工资。最重要的是,每天还能回家做饭、照顾家人。”从穷山窝里搬出来后,李吉地卓玛心满意足、干劲十足。她说:“这样的生活虽然累,但我心里很充实。脱贫关键还要靠个人,只要我坚持下去,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与李吉地卓玛一样,村民赵张次也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记者在赵张次家看到,新房子上下两层,面积近120平方米,屋内的藏式桌椅一应俱全,墙上挂着液晶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应有尽有。

“以前我们住在山上,进出只有一条泥路,出行基本靠走,吃水要到山沟里挑,生活很不方便。丈夫常年在青海打工,为了孩子上学,我只能在山下租房子照料。现在搬到山下,不管出门打工,还是娃娃上学都方便了很多,真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和丈夫也要把劲鼓起来,争取今年下半年实现脱贫!”赵张次的妻子说。

当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时,搬迁就成了解决深度贫困的有效途径。

坪垭藏族乡自然条件恶劣,就地实现脱贫难度非常大。为了让群众早日脱贫,,陇南市、武都区两级党委、政府实施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这一项目亦被列为全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重大项目,总投资4.694亿元,规划建设用地754亩,项目充分融入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旨在打造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而培育致富产业是稳定脱贫的关键环节。从开始,坪垭乡积极筹划组织群众在迁出区种植花椒,并采用“双椒”发展模式,动员群众在花椒地套种订单辣椒。同时,坪垭乡大力扶持发展扶贫车间,预计今年扶贫车间就业人数将增加到500人左右。此外,坪垭乡还将投资建设养鹅产业基地,培育发展养殖业,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此基础上,坪垭乡还聚焦培育文明新风,聚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增强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今,白龙江畔的这个藏乡新区,已成为搬迁群众逐梦前行的新起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