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庸经典解析:中也者 天下之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经典解析:中也者 天下之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时间:2020-11-12 15:32:09

相关推荐

中庸经典解析:中也者 天下之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译文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当七情六欲感应外境而发了出来,都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

二、经典解析

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和”字,是在西周的金文中。当时的“和”已经是一个“口”字和一个“禾”字并列的样子。这个字把一张嘴和一颗谷物放在一起,推究其意,大概是与“吃”有关,这或许可以作为“和”与烹饪密切相关的一个证据,也可以与前面提到的两个故事互相印证。以我们能看到的史料来判断,“和”最初的含义应该就是“调和味道”。

由于“调和”一词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和”的含义很快就不限于烹饪意义上的了,而是进入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人认为,食有五味(甘、酸、苦、辛、咸),乐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人有五常(仁、义、礼、智、信),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把这些元素恰当地配合起来,就可以叫作“和”。从这个角度再作引申,就出现了“中和”“太和”等多种概念。

所谓“中和”,其实就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说法。“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可见孔子对“中庸”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但是孔子没有详细阐述它的含义。后来,据说是孔子之孙孔肿铀迹著的《中庸》给了“中庸”这个词一个定义,并将其与“中和”牵系在一起,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和”,虽然表面上说的只是情感上的“和”,实际上却是由小见大、旁兼万物、一以贯之的,不然也就无所谓“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更谈不上“致中和”以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了。荀子说:“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荀子王制》)这里的“中和”,就专指治国安邦时“宽猛得中”的“和”了。在古人看来,治国与烹饪、奏乐以及其他事情是一样的,都需要对各种元素进行调和,以达到“和”的境地,只不过治国者调和的元素是“宽容”和“严猛”而已。南宋著名思想家叶适解释《中庸》说:“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而吾顺之者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臣也,夫如是,则伪不起矣。”这是对“中和”最好的解读。

“和”的另一个概念是“太和”。所谓太和,最早见于《易传乾卦彖辞》:“保合太和,乃利贞。”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注解道:“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也就是说,“太和”是一种“冲和”的“气”。那么,“冲和”又是什么呢?《老子》说:“冲气以为和。”原来,“冲和”指的是淡泊平和的一种状态。了解了这一点,朱子的话就很明白了,所谓“太和”,其实就是阴阳二气相配得宜、平和冲淡的一种存在状态。因为有了这种含义,所以后来也用“太和”代指太平景象,如曹植在他的《七启》中就说:“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这里“太和”的含义已经是对“和”的再度引申了。

从上文可以看到,我国的古人确实非常重视“和”的因素,将“和”视为一个美好的概念。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的前辈都是“和事老”,他们还认识到了“和”与“同”之间的区别。西周时期的史官伯阳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性质不同的元素融合产生的,若将相同的元素放在一起,则不会有任何新事物的产生,这就是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后来,孔子将“和”与“同”用在区别君子与小人上,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求同存异”,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千篇一律和完全一致,而是允许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存在,强调的是对“不同”进行融合和包容,从而达到和谐的状态。儒家弟子进一步说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记乐记》)通过乐曲的合奏,能体现出人与人的相同点,有相同点,就会变得亲密;通过礼仪的实施,能体现出人与人的差别,能了解到差异,就会产生敬意。还有荀子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和谐才有力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这和谐的力量提到至高。“和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与人的和谐。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立起来,有尊严,就要让别人站立起来,有尊严;自己要发展,就得让别人也发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可见,儒家“乐”的教育,其核心是“求同”;而“礼”的教育,核心是“存异”。这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观点,是我国和谐文化的核心。

三、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内涵与价值

儒家学者区分“和”与“同”,其原因在于“同”有雷同、复制之嫌,而“和”是一种通过调和行为对旧有事物的突破与创造。具体到立身行事之道,“同”是无条件的拥护与附和,“和”则是一种对人、事、物的广泛善意,蕴含着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待,却不强求彼此立场、做法、性质完全一致。有了多样性,事物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而不至于停滞不前。从这个角度来说,“和”最大的价值就是“生发”,也即《中庸》中说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强调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精神的主要目的。然而,“和”的内涵和意义又远不止此,如果对“和”的精神进行细化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和”的精神以“和谐”为根本。所谓“和谐”,最初指的是乐音的协调,即所谓“音韵和谐”。我国古人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意义,认为音律的和谐能够起到安定人心、优化人际关系的作用,故从周代开始就将音乐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也就是《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说的“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通过教育,音乐的“和谐”理念很快进入到社会生活中,于是“和谐”从指代音律协调这一单纯含义,逐渐演化为泛指一切和睦协调的现象。如东汉大儒郑玄注《诗经》,开篇第一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郑玄解释它的含义,说:“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这里的“和谐”就已经是“和睦协调”之意了。这种和谐的理念深入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之中,不仅铸就了中华文明崇尚和睦、和平的传统,而且使我们对暴力和冲突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是一切正当行为的核心,也是所有社会关系良好运行的根本。 其次,“和”的精神以“不同”为表征。中国人很重视“朋友”,根据古人的解释,同师为朋,同志为友,《易传坤卦彖辞》说:“西南得朋,乃与类行。”这是同道之朋,值得珍视。但相应地,我们却反对“朋党”。在我国古代的语境中,“朋党”带有明显的结党营私意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之所以“朋友”与“朋党”有这么大的区别,是因为“朋友”是君子之交,有着共同的理念和志向,或许在一些问题上会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家能够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而“朋党”则如欧阳修所说,是以私利为根本凝聚力的,“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也就是说,“朋党”是为私利而聚在一起的,他们为了眼前利益可以不辨是非、互相庇护,看似和谐,但若涉及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他们立刻反目成仇,完全不能调和和包容,所以说“朋党”之“和”是“伪和”,为正人君子所不耻。真正的“和谐”是建立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理解、尊重和包容。

最后,“和”的精神以天人之和为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是儒家的传统话题,儒者认为“人”与“天”具有相同的本性,能够互相感应、互相影响,因此,儒家学者倡导人与自然的合作与协同,提出“人”要与“天”保持一致,追求与“天道”的契合,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规律行事,从而实现于与自然乃至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天人之和的内涵。

还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我国的和谐之道能够长存,是有其历史因素的。儒家学者强调,只有不断发生变化(即所谓“易”)、不断适应变化,才能实现稳定的“和”(即所谓“不易”),这就是《易经》所倡导的“变易”与“不易”的辩证关系。这种在动态发展中实现稳定的智慧,也是先贤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之一。

总之,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精神,是一种重视和睦、和平,却又不苟同、不附和的精神,也是一种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精神。这种精神适用于从个人到群体,从国家到全世界的各个领域,是一种真正的“普世价值”。

四、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当代应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随着新的通讯方式与交通工具的应用,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1872年底,凡尔纳发表了《八十天环游地球》,而对当时的读者来说,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进行一次环球旅行,简直不可思议。到了20世纪末,民航航班已经将环球飞行的最快纪录刷新到了31小时27分46秒。然而,“地球村”的出现,没能消除国与国之间的战火;科技的进步,也并没能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仍然需要从“和”的精神这一传统文化中获取养分。

首先,“和”的精神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弥合人际关系的裂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难免与人发生冲突,至于冲突的原因,往往是觉得对方不通情理、不讲道理、不负责任……然而,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冲突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双方的利益有了矛盾,又没有进行恰当的沟通所致。我国古代的儒家学者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中秉持“和”的精神,他将会尽量去了解他人的需要,理解他人的做法;同时,他也会用自己的行为去关怀人,用自己的道德去感染人。当一个人以和谐相处为处世原则时,他的内心是平和的,外在表现也会因此变得平和,而这种内心的平和宁静会在不知不觉中浸染到他身边的人,使他的亲友、邻里、同事都跟着平和起来。著名的“六尺巷”故事,其实就是一个以“和”的精神感染人的生动事例。在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当代社会,“和”的精神是极为必要的润滑剂。

其次,“和”的精神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合作来寻求发展进步。当代社会既是一个强调个人能力的社会,更是一个重视团队协作的社会。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没有团队的协作,再有能力的个人也很难取得成就;反过来说,一个团队缺乏有能力的成员,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从历史经验来看,个人的成功往往与一个好的团队紧密相关,即使是那些看似独自做出重大成果的个人,背后也往往有家庭乃至社会的支持。时至今日,小到科学实验,大到国家工程,没有哪一项是能够以个人之力独立完成的,如果领会不到“和”的精神中合作、协同的因素,人类社会就很难取得大的发展。此外,有合作就会有意见的不同和观点的分歧,这就要求团队的每个成员懂得“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的道理,协调统筹不同的声音,实现团队内部的和谐,这是一件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如果纷争不断,互不相让,则团队迟早要解散。

第三,“和”的精神告诉我们,要善待自然,不要把自己当作自然的征服者,而要以平等交往的方式与自然对话。在过去的两千年中,“改造天地”与“天人合一”两种思想始终在我们的头脑中盘旋。从改造自然、建设物质文明的角度来说,“改造天地”的思想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我们的先人没有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恐怕现在还住在山洞里,用燧石取火。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改造不可一味蛮干,更不可率性而为,而是应当在了解大自然的规律的基础上顺势而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人类不致因破坏自然环境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种和谐的思想一直在历史的长河里起着中流砥柱般的作用,不管风大浪高,和谐一直是保证中国人自身繁衍、与外部交往的最基本的信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丝绸之路。古道风沙中,那些开拓者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也锤炼出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人类的发展,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但只有竞争,就会滋长戾气,让战争、极端思想的獠牙戳伤人类。竞争中合作,合 作中竞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有活力又安全。致中和,这古老的思想,对迎接当下世界遇到的挑战、解决当下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不无裨益。

如今,“和”的概念和精神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多人开始重视“和”的意义与价值,并开始将“和”的思想贯彻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为人处世中。这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