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浅谈长城精神的内涵

浅谈长城精神的内涵

时间:2023-01-01 23:29:19

相关推荐

浅谈长城精神的内涵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流传甚广。为什么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个平常故事,演变并普及成覆盖全国的一种巨大文化现象?这就是古代以秦始皇为代表的统治者,以其专制暴政给人民带来了太多、太沉重的苦难,这苦难长久地存留在当时和后代的记忆中,历代民间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人民反秦、反暴政、反专制的思想。这应该是“长城文化”通过孟姜女的故事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深刻地揭示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思想意义,较完整而全面地阐述了中华民族整个“长城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中国的万里长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早已载入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中华民族“长城文化”的精神内涵,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完整而全面的阐释,尽管人们在各个不同时期对它的各个层面、各个组成部分,都程度不同地做了研究和分析。

在人类物质文化史上,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的举世无双的伟大建筑工程,但是,与其说它珍贵的价值是在物质文化层面上,不如说主要是在精神内涵、精神文化层面上。长期以来,人们对其精神文化的外在层面谈论的较多,而对其精神文化的内在层面往往注意不够。正因为如此,人们侧重于赞颂它的雄伟壮观,外观上的巍峨、险峻和壮美,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中国历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和无比的创造精神,同时也看重它在抵御侵略、反抗外敌、保卫和平生活方面的伟大意义。因而用“万里长城永不倒”来象征、比喻中华民族地生生不息,数千年一直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形象。这是多年来歌颂万里长城的主旋律。首先赋予长城这一精神内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正确的。正因为如此,就把长城的这一精神内涵,同修筑长城倡导者的功绩联系到了一起。万里长城虽说是自春秋齐国,经秦汉、南北朝到明代戚继光,倾历朝历代之功,动万民百姓之力,竭举国之财修筑而成的,但因主要同秦始皇的名字联系在一块,所以,每提及万里长城,都忘不了要谈秦始皇。加上秦始皇曾吞八荒,制六合,威震四海,在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统一中国上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对秦始皇的歌颂和赞扬历久不衰,甚至把他颂扬成了千古一帝、“为国为民”的“大英雄”。如此这般,阐释万里长城的文化意义,显然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固然,巍巍长城,蜿蜒万里,雄居峰峦,其雄伟壮美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反侵略、爱和平,勇于创造的高贵品质,也反映着中华民族历代以防御为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向来安边戍守、不威胁侵犯邻邦的战略思想和文化主题。但是,对统治者而言,用修筑长城这一战略工程来御敌守国的做法,也同时体现着他们横征暴敛、惨无人道、拉兵征夫、草菅人命的专制暴政;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两千多年来的演变,经久不息的传诵,深入全国民间,妇孺皆知。这种文化的深厚底蕴,反映了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反暴政、反专制的中心思想。

全面而完整地阐释中华民族的“长城文化”,既要把万里长城作为人类巨大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待,也要将它作为“孟姜女哭长城”所体现的人类巨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待,既看到万里长城壮美伟大及其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要考察其充满血泪苦难和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情方面,看到统治者利用这一工程所强加给劳苦人民的血腥和暴虐。现在,我国的“长城文化”已分解为二,以长城本身作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以“孟姜女哭长城”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申报成功,也分别载入两大文化名录。应该以此为基础,将这两部分文化遗产加以综合研究,做出综合分析和阐释。只有这样,才能完整而全面地把握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长城文化”。

中国新长城组委会编辑部出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