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云南春节年俗大盘点二 : 带您回味浓浓年味 感受各地春节年俗!

云南春节年俗大盘点二 : 带您回味浓浓年味 感受各地春节年俗!

时间:2020-08-01 17:39:14

相关推荐

云南春节年俗大盘点二 : 带您回味浓浓年味 感受各地春节年俗!

我们大云南气候独特,方言不同,饮食丰富,过年过节的风俗也有自己的特色。臻臻给大家盘点了云南各地的过年习俗,让大家再回味一下浓浓的年味!

德宏年俗

打靶、酿酒水

除了傣族的春节习俗,在景颇族聚集的地方,春节期间还会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哪个小伙子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

象脚鼓比赛

初二、初三,一些傣族村寨会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

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极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只要有场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进行目瑙纵歌,它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集体歌舞。

西双版纳年俗

托球比赛、敲大木鼓

西双版纳州除了傣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布朗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西定、巴达山区,那里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春节期间,许多地方都会开展托球活动,活泼有趣。参加者围成圆圈,先由一人将一只用竹片做成的小球托上空中,然后按顺序接球,并用手心将球托向空中,接不到球的人,要罚唱一首歌。

过年也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前,家家户户都要酿酒、杀猪宰牛,准备丰盛的食品,并邀请附近村寨的亲戚朋友前来欢度新年。春节期间,大家盛装打扮后聚集于广场,除共同唱歌跳舞外,还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儿童最喜爱的是耍箭枪和陀螺;妇女荡秋千和玩鸡毛球;小伙子掷标枪、踢球、踩高跷。男女青年还可以一起翻竹杠。节日里还有一项独特的活动是敲大木鼓,大木鼓是基诺族人民视为最神圣的器物,平时挂在“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家里,严禁动用,只有过年节时才能敲击。

而傣族人民春节期间的习俗也十分讲究,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

曲靖年俗

熏肉烤酒贴门神

在罗平、富源县的布依族地区,居住着勤劳勇敢的布依族人。除夕前期,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除夕前还要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

祭祖宗、守太岁

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整夜守岁。

挑水、扎彩灯

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

串门拜年、打花包

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

思茅年俗

做糯米粑

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抢“新水”、访亲问友

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观看“耕作戏”、寻意中人

节日期间,墨江地区的瑶族同胞们会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

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云南春节年俗大盘点第二期就到这里,咱们下期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