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声音带回那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声音带回那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时间:2023-03-25 23:35:21

相关推荐

声音带回那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一次对自己电影语言做了总结:“我认为有一种导演是优秀的——生活中很多感受或状态,我们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形容,但他却能用电影语言这种形式准确地表现出来,并触动人的心灵。”,他的电影从来不缺少惊喜,他的电影语言和他的人一样,充满了让人无法忽视的果敢和柔情。这果断和柔情表现在镜头上,是毫不拖泥带水的快速节奏与阳光般灿烂的都在声音中的人物和场景。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的处女作,也是他导演标签的一大印证。电影讲述了一个在特殊时期,一群青春、调皮甚至顽劣的孩子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回忆录,孩子们也在混沌中长大了。影片中的声音与影片配合得相得益彰,增强了“大革命”时期的年代感,笼罩着浓郁丰富的时代氛围,既充斥着猛烈的青春荷尔蒙气息,又有幻觉与理性交织的通透感。

人声:旁白不苍白

“北京变得这么快,二十年的功夫它已经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记忆中找不到任何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发生在夏天……”以无丝毫复杂情感的第一人称自述,交代故事发生在70年代初的北京,当时大人们都忙着“闹革命”。中期和后期不断在用旁白的方式,质疑着自己的叙述:它是真的吗?它真的发生过吗?当你沉浸在马小军美好的叙述时,画外音再次出现:嘿嘿,千万别相信这个,我从来就没有这样勇敢过、这样壮烈过…其实过生日那天,根本没发生什么不愉快…反反复复地推敲和撞击你的思绪,画面很美好,画外音自嘲是幻觉,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更加推进观众对情节的梳理和思考。

音乐:欢悲的叙述者

音乐一升起,我们的情绪总是被勾起,往往能从故事的迷宫中走出。打架的时候背景是节奏高昂的《国际歌》,好似完成什么正义且伟大的事业,充分展现了青春的热血肆意。在影片这里,我无法很好地把握住,我猜测导演或许有调侃孩子们过于鲁莽行事的意味;在马小军终于找到了那个梦寐以求的人,勇敢又有所保留地跟上去,自己脑海里的那个人终于出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期待已久,带有爱情味道的弦乐响起,但不是轻快喜悦的,有种惆怅和苦涩,同时也是马小军与米兰之间的爱情悲剧落幕做铺垫。

音响:借物拟人

音响在影片中烘托气氛的效果极为显著。背景音响是文化大革命,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崇拜与追逐,强烈烘托了时代氛围,增强感染力。一帮小伙子讨论要去打群架的时候背后的中央广播声音,随着红色革命广播的结束,一帮人也出境;甚至在女主角米兰洗头的时候,水流声还伴有革命女声歌曲,也是在暗地里释放出时代的信号。“马猴们”到了约了打群架的火车架桥底下的时候,一节一节铁轨的声音放大,马猴们拿器械、分发砖头的声音混杂其中;在“小坏蛋”和要殴斗的双方谈话时,环境音被安静取代。镜头在马小军等人的脸上、满车的砖头铁棍上停留着,远处的三个人不知道在谈什么,紧张的情绪随着大蚂蚁的枪走火而引向高潮。此时正巧一辆火车经过铁轨,火车行进的声音成功营造了慌乱的情绪,让观众随着人物一起跌入紧张的情绪之中。

姜文通过马小军的自述一再地质疑自己幻想式回忆,让观众怀疑前面所展现的情节是事实。他让观众保持理性地思考,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一个结论。采用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间离效果”的处理方式,这种“陌生化效果”就是通过制造“间离效果”。即建立一个世界,再打破一个世界,在观众每每就要沉浸的时候,站出来提醒他们,这不过是一场戏。没有规矩的青春之歌,像阳光般灿烂,这也许是姜文想要用电影告诉你我他最阳光灿烂的日子所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