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北大学霸不归 拉黑家人6年: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不把孩子当

北大学霸不归 拉黑家人6年: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不把孩子当

时间:2021-06-12 22:48:39

相关推荐

北大学霸不归 拉黑家人6年: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不把孩子当

图片来源自红星新闻

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王猛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严重的情感忽视,小到穿衣服,大到读书留学,父母的“控制”如影随形,这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社交障碍和创伤性应激障碍,很难与人正常交往......

长大之后,王猛狠心与父母决裂,却招来无数人的质问:“你想过他们的感受吗?”

王猛没有犹豫,他说:“那是他们自作自受。”

北大学霸不归家,

拉黑父母长达6年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对于小时候的王猛来说,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情基本为零。

因为母亲没有完全接纳儿子的性别,在王猛两三岁的时候,总是自作主张地把他打扮成女孩子,给他穿裙子。当他在学校受到欺凌时,母亲要求他“去给老师讲,而且要哭着讲。”

小学一二年级时,有次班里搞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母亲不由分说地让他穿长裤。

夹在老师和母亲中间,王猛倍感为难,他畏惧母亲的权威,更害怕老师的训斥,于是小心翼翼地提出要带一条短裤备用,但仍被母亲严词拒绝。

王猛是大院子弟,高中毕业前,他所有的社交圈子几乎都是在大院里:“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

好不容易考上北大,就在王猛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控制,过上自己喜欢的轻松日子时,父母又托了北京的大姨多多照顾孩子。于是大姨总是不时给他打电话,甚至还悄悄联系他的同窗以了解他的在校状况。

就算王猛出国,父母的“关爱”依旧如影随形,安排“老朋友”照顾他。他和父母反映自己与这位“老朋友”合不来,但父亲却强制要求他学会和有问题的人交往。

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

虽然父母疯狂介入王猛的生活,但却对他成长中的“求助”视若无睹,对孩子遭受的心理创伤近乎冷漠无情。

小学时,王猛因为不会剥鸡蛋而遭到二姨的多次嘲笑,但父母从来不站出来阻拦。王猛因此陷入焦虑:“这次,父母依然没有保护我,也没有对亲戚说不。”

因为痛苦和无助的心理长时间无处发泄,王猛开始抑制不住地扣自己的手指,而父母的反应只是他沾惹了坏习惯,多说两次就好了。

在王猛的成长记忆中,自己在父母的眼中从来不是一个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而是可以为父母意愿随意摆布和操纵的机器,不会受伤、没有自尊的木偶,以及被父母拿出去炫耀的道具......

图片来源自网络

北大毕业之后,王猛进入到对口的专业机构上班,但因为动手能力跟不上,不善交际,沉默寡言,在工作中屡屡碰壁,诸多不顺。

“而立之年,我依旧内心敏感,不善交际,犹如一个情感上的孤儿。”

在这一刻,王猛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心理上的“弱点”和自己长久以来接受的家庭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他决定去探索自己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来到美国学习心理学。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他足足讲述了6个多小时关于自己的成长故事,咨询师表示,王猛的身上几乎再现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

图片来源自网络

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

看似极端的行为背后,是王猛面对命运最无声的对抗。

中国式父母的“人格摧残”

为他包办一切;所有事都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进行;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一举一动甚至受到变相监视……父母的“爱”,让他感到窒息。少年的王猛在等待父母的一句道歉,而无知无觉的父母还在等孩子的一句道谢。

王猛的故事解开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暗角,很多网友在看完之后,都表示感同身受。

有人因为父母的责骂,有了马路恐惧症,看到车辆冲过来就会下意识地僵住,或者往回跑。

图片来源自微博评论

有人因为争执被爸爸扇巴掌,说“要他养,被他打是应该的”。

图片来源自微博评论

有人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一句肯定或鼓励,有的只有打压和攀比。

图片来源自微博评论

在很多的中式家庭中,父母都普遍缺乏对孩子情绪与情感的关注。

从王猛到诸多在原生家庭中受到语言暴力伤害的人,他们接受的家庭教育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忽视孩子的“独立”人格,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平等的人来看,而是当作一个家庭的所有物和一个听话的工具。

在此基础上,父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实施精神暴力,让孩子丧失自我选择的权利,顺从父母的意志。小到选择一件你不喜欢的衣服,吃一道你不喜欢的菜,大到选择你不喜欢的专业,和不喜欢的相亲对象结婚,这种掌控欲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变本加厉。

中国版天台告白

用尽全身力气拒绝苹果和鸡蛋的男孩

在王猛的例子中,他以亲情为代价换取自由,可在九年前震惊海内外的一起“华裔乖乖女杀害双亲”事件中,这个代价却是鲜活的生命。

加拿大华裔夫妻潘汉辉和何碧霞和许多典型的中国家长一样,对女儿詹妮弗寄予厚望。他们严格地控制着女儿的学业、社交与兴趣爱好,只为让孩子成长为他们最满意的模样。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父母的管束与规划下,詹妮弗每天上学、参加补习班、学钢琴和滑冰,忙到深夜才能睡觉,全年无休;但不允许化妆打扮,不允许随意外出和同学玩耍,更不允许谈恋爱。

詹妮弗的父母用不容质疑的威严把女儿禁锢在理想的轨道中。可过度的关爱和保护,却在不知不觉中变为牢笼,扭曲着孩子的心灵。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无从反抗的强烈控制中,詹妮弗慢慢学会了自残、伪装与撒谎,直至最后竟雇凶杀人,想要用父母的死亡来换取毕生渴望的自由。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令人心碎的,母亲被杀、父亲重伤,而詹妮弗,终究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讽刺贬低的“打压式教育”

控制、比较、挖苦、嘲讽、贬低,在中国式教育里,这样的亲子相处模式并不罕见。

根据自媒体“湃客工坊”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能够识别出的语言暴力施暴主体中,“妈妈”、“爸爸”、“父母”这三类身份出现的次数最多。也就是说,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接收到更多来自父母和家庭的语言暴力。

图片来源自网络

“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也不看看别人,怎么就你不会?”

“你个猪脑袋,干什么都不行!”

这样的责怪本质上是一种情绪虐待,孩子不会表达,也无法反抗,在所谓“爱的教育”的名义和捆绑之下,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悲伤变得麻木,甚至痛苦。于是这种虐待就变得诡异地合理化了。

在电视节目《少年说》当中,初一女孩袁璟颐就吐槽了妈妈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

妈妈的回答看似很有道理:“你的性格就需要打击,不打击可能就有点飘。” 但这样的观点完全立足于妈妈心中“有比较才能认识到差距”的假想上,忽视了孩子的情绪和努力的事实,她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信心也在被妈妈质疑的那些瞬间消磨殆尽。

图片来源自网络

而在家庭暴力中,带有“贬低”性质的语言暴力出现的次数最多,也最为常见。

“废话、胡说、瞎扯。”

“你怎么这么笨呢?教了也不会。”

“早知道就不生你了。”

带有侮辱和贬低性质的句子,就像是一把刺向孩子内心的利刃,父母们无知无觉,孩子内心的伤口却在漫长的岁月里反复流血,难以愈合。

图片来源自网络

演员宋丹丹也曾因为对儿子的打击式教育而饱受诟病。在《向往的生活》里,她频频在众人面前吐槽儿子巴图。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为大家做早餐的时候,她批评道:“我生了一个废物,你啥都不会,你看看人家。”

又在巴图主动想要帮忙搭鸡窝时刻意贬低孩子的能力:“你要是能把这鸡窝做起来,我觉得你这孩子没有白养。”

图片来源自网络

做与不做都是批评,是与不是都是贬低,巴图说:“妈妈的吐槽比烟雾还呛人。”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在《中毒的父母》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小孩子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观念。所以在打击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更多地感受到自卑和不自信,和父母的关系也较为疏远。

链式传递的恶性循环

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钱铭仪曾提出一份《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报告》,指出父母的负面教育会直接影响子女以后的性格。

图片来源自网络

具体而言,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越多,子女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冒险等特征。

当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的倾向越严重,其子女更可能多地出现焦虑、担忧、郁郁不乐以及强烈的情绪反应。

而面对孩子的求助,父母的惩罚及拒绝可能会造成子女对人对事过于敏感、易于出现消极情感且反应强烈,形成敏感及情绪性的特征。就比如因为被嘲笑不会剥鸡蛋而产生心理阴影的王猛。

根据“湃客工坊”的调查研究显示,

那些长时间遭受家庭语言暴力的人,

很大概率会在潜移默化中被传染,

这样教育方式会在无形之中代际传承

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母之间相处的模式成为了我们观察和学习的模版。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上提出了一个理论——“相似而又不同”效应,它指的是:人在处理某种东西时,会倾向于在熟悉的地方作出相似的选择,以增加安全感,导致大脑对新事物加工程度降低。

这一点放到家庭教育中也是一样,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模式会在无形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在成年后,孩子会下意识地习惯和接受使用父辈的方式去处理家庭问题。这个过程缺乏理性思考,却达成了行为模式的传递。

比如童年时一直生活在妈妈严格教育下的偶像剧女王陈乔恩。

从小到大,只要考试考的不好,回家就免不了一顿毒打,用枯树枝捆成一把,打在腿上就见血,也因此,陈乔恩的性格相对封闭,不喜欢跟人沟通交流,更多的时候喜欢独处。

好朋友安以轩都说陈乔恩是个怪胎,回到台北可以三个星期不出门。

图片来源自采访视频截图

陈乔恩说自己小时候并不怕坏人,但是她怕回家,每次听到妈妈上楼的脚步声都会害怕,总觉得妈妈下一秒就要来打自己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创伤性应激反应。

图片来源自采访视频截图

因为长期生活在恐惧的扭曲心理之下,陈乔恩不仅自我、内向、敏感,也沾染上了母亲的暴脾气,十分容易暴躁。原生家庭带来的匮乏感,在陈乔恩的身上得到了近一步的延续。

陈乔恩在刚刚出道的时候,就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是“臭脸女王”。

图片来源自采访视频截图

在参加节目的时候,陈乔恩因为搞不定洗衣机,恼羞成怒,直接放弃用暴力踢门,声音之大吓了几个摄影师一大跳。

拍话剧时给她安排助理,结果因为助理受不了她的暴脾气,主动提出辞职,说自己跟陈乔恩待在一个屋子里就害怕。

图片来源自网络

即使现在陈乔恩自己独立生活,但她的内心对于妈妈这些年施加的伤害依旧不能释怀,这些负面情绪甚至驻留在她的内心,成为她自身的一部分......

和陈乔恩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家庭中来,我们身上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或好或坏,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如果儿时经历了太多父母的争吵,总是挨骂、惶恐不安,缺乏安全感,也许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心思敏感、内心脆弱的人。

图片来源自网络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语言暴力带来的打压和伤害,不是深沉的爱,而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对平等沟通的轻视,以及对培养正确亲子关系的忽略。

为人父母,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鼓励并不会让孩子脆弱,尝试去相信孩子,才是孩子自信心的最大来源。

蔡康永说:“好好说话是一门学问”,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来表彰人际交往中的高情商,更能很好地运用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维系当中。

对于很多中国家庭而言,先学会做父母,然后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真正合格的父母,懂得如何和孩子产生有效沟通,他们之间的对话,一定是互相尊重的、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一昧的指责和控制。只有把握好爱和控制之间的界限,才能让孩子在规范和自由中茁壮成长。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erence:

王猛: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控制与伤害”

北京大学心理系钱铭仪、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VISTA看天下:北大学霸拉黑父母 | 爸妈早已忘了的打骂,孩子一生都记得

湃客工坊:窒息!中国式“不好好说话”,主力军居然是……

凤凰WEEKLY:北大毕业生:我才拉黑父母6年,他们控制了我30年

精英说:孙俪被母亲勒索100万:逃不开的“吸血式”寄生家庭,成为下一代的教育隐患

精英说:明星恐怖“PUA式”育儿被骂上热搜,求求你别毁自己的儿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