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北大学霸拉黑父母6年: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不把孩子当人

北大学霸拉黑父母6年: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不把孩子当人

时间:2020-01-12 22:25:32

相关推荐

北大学霸拉黑父母6年: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不把孩子当人

在很多中国家庭里,越是亲近的人,越不会好好说话。“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你还会干什么?”、“生出你,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在我们不曾关注的童年角落,存在于家庭中的语言伤害隐秘而持久,作为家庭暴力的一种形式长久地扎根在孩子脆弱的心中,而“逃避”或许是普通人能够摆脱家庭语言暴力的唯一有效方法。

一位四川的高考理科状元、北大优秀毕业生、美国知名大学研究生王猛曾拉黑了父母6年,还写下了一封长达15000字的控诉信,回顾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过度控制”和各种语言暴力的行为。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报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喜好包办事情。”对于小时候的王猛来说,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情基本为零。在王猛两三岁时,母亲还自作主张地把他打扮成女孩子。

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就在王猛一位自己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控制时,父母又托了北京的大姨多多照顾孩子。于是大姨总是不是的给他打电话,甚至还悄悄联系他的同窗了解王猛的情况。

就算王猛楚国,父母的“关爱”依旧如影随形,安排“老朋友”照顾他。他和父母反映自己与这位“老朋友”合不来,但父亲却强制要求他学会和有问题的人交往。

在王猛的成长记忆中,自己在父母的眼中从来不是一个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而是可以为父母意愿随意摆布和操纵的机器,不会受伤、没有自尊的木偶,以及被父母拿出去炫耀的道具……

北大毕业之后,王猛进入到对口的专业机构上班,但因为动手能力跟不上,不善交际,沉默寡言,在工作中屡屡碰壁,诸多不顺。

“而立之年,我依旧内心敏感,不善交际,犹如一个情感上的孤儿。”在这一刻,王猛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心理上的“弱点”和自己长久以来接受的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他决定去探索自己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来到美国学习心理学。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他足足讲述了6个多小时关于自己的成长故事,咨询师表示,王猛的身上几乎再现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

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在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看似极端的行为背后,是王猛面对命运最无声的对抗。

为他包办一切,所有事都要按父母的意愿来,父母的“爱”让他感到窒息。王猛的故事解开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暗角,很多人在看完之后都表示感同身受。

在很多的家庭中,父母都普遍缺乏对孩子情绪与情感的关注。从王猛到诸多原生家庭受到语言暴力的人,他们接受的家庭教育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独立人格”,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平等的人来看,而是当作一个家庭的所有物和一个听话的工具。

对于很多中国家庭而言,先学会做父母然后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真正合格的父母,是懂得和孩子有效沟通的,他们之间的对话一定是互相尊重的、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控制。只有把握好爱和控制之间的界限,才能让孩子在规范和自由中茁壮成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